进攻型手雷和防御型手雷是个不常被提到的词,可一旦有人提及,大概一些对军事一知半解的人就会打个问号,手雷还分进攻和防御?不就是丢出去等炸么?其实没有那么简单!所以接下来咱把两种手雷分开解读一下。 进攻型和防御型,如果我把它换个名字会让人更好懂一点,就是高爆手雷和破片手雷。高爆手雷的代表就是德国二战以及之前的M24手雷,170克左右的TNT装药。金属弹体就是靠一个破铁皮包着,基本不产生碎片。 除了德国的这个M24手雷外,其他还包括诸如MK3手雷、GHO-2手雷等等。有些甚至连铁皮都没有,直接用塑料或者硬纸板做弹体。所以可想这种手雷基本就是二踢脚的加强版,虽然装药大,但是没破片,导致其杀伤半径很小(MK3就两米)。 这么弱也配叫进攻型手雷?实际上进攻型手雷就是拿来进攻的,咱们不妨设想个场景。当MG42架起,压的对面简易工事里的法军抬不起头,然后五个98K德军步兵偷偷的从侧面绕过去。之后掏出腰间的M24,拉开引信,等待三秒之后丢入工事。 法国人在一阵巨响之后整个人陷入忘我状态,等从晕眩状态恢复过来。发现边上离手雷近的法军甲已经是七窍流血的惨状,离手雷较远的法军乙已经被冲进来的德军毙了,而自己面前黑漆漆的指着三支98K。接下来,这名法军用最标准的姿势行起了法式军礼。呵呵! 而防御型手雷也叫破片型手雷,其装药一般都在50克左右(对标德国的170克),他的杀伤主要就是靠破片了。之所以叫它防御型手雷的缘故就是:破片不长眼啊! 像美军二战时期的破片雷,丢个30多米顶天了吧。但是破片半径有时候能飞个四十米,你不找个掩体是不是傻。所以说,你丢这玩意的时候最好得有个掩体。 我再打个比方吧,你是个美军,在机枪工事里时刻待命。结果你忽然听到一阵德语传来,你立马掏出个破片菠萝雷。从射击孔里丢出去,然后你趴下,一声闷响之后,传来德国鬼子凄厉的叫喊声。反之你要是在平原冲锋的时候丢个破片雷,那你丢出去后必须立刻迅速趴在地上!这也是为啥现代的破片雷的弹片越来越细小的缘故,越小的弹片(或者钢珠)杀伤密度更大,但杀伤半径则缩小了不少。 所以说,进攻型手雷其实说白了更像是一种控制技能,甚至和闪光弹有点类似。它讲究在小范围内爆炸之后产生的冲击波对人造成晕眩,因为没有破片,因此不容易伤及进攻人员。而防御型手雷的破片杀伤力大是大,但不长眼睛,爆炸产生的破片难保不伤到自己人,所以说最好在有掩体的情况下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