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眩晕偏方7则

 默 语 2019-05-11
                                                                                                     传承中医精髓 

       昡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即感覽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可见西医的梅尼埃病、迷路爽、内耳药物中毒、前庭神经元炎、位置性昡晕、晕动病、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阵发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贫血、中毒性眩晕、眼原性眩晕、头部外伤后眩晕、神经官能症等。

一、黄芩泻火汤
     【方剂】黄芩、山栀、制军、白芍、甘草、生地、钩藤、淮牛膝各适量。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功效】清肝泻火。
     【主治】高血压初起,患者体盛性刚,烦躁易怒,口苦烘热,目赤,头痛头胀、大便干结、脉弦劲、舌红、苔黄、血压常有波动,且以收缩压为主
     【来源】浙江省中医院魏长春主任医师验方。

二、降压膏
    【方剂】熟地30克,女贞子20克,牡丹皮15克,槐米15克,夏枯草30克桑寄生24克,牛膝15克,生石决明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功效】滋阴潜阳,降压止眩。
    【主治】肝肾阴虚,髓海失充所引起的眩晕症。对年老阴阳失调面引起的高血压症,尤为适应。其降压效果可靠,且不易反复
     【来源】河南临汝县中医院老中医桂清理验方。

三、清泻肝胆方
     【方剂】柴胡9克,黃芩15克,半夏12克,青皮9克,积壳9克,竹茹9克,龙胆草9克,栀子9克,蔓荆子12克,苍耳子9克,大青叶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功效】清泄肝胆。
      【主治】内耳性眩晕,症见头晕目眩,羞明畏光,耳胀耳鸣,口苦,甚则汗出呕吐,苔白腻,脉弦。
      【来源】北京中医学院印会河教授验方。

四、降压汤
     【方剂】川芎12克,菊花20克,地龙10克,川牛膝15克,夏枯草30克,地骨皮30克,玉米须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功效】平肝清热,通络止痛
     【主治】因肝胆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耳鸣、脉弦实等证。
     【来源】重庆市中医研究所研究员龚志贤名老中医验方。

五、定眩汤
     【方剂】党参30克,白术30克,茯苓24克,当归24克,白芍30克,川芎9克,陈皮6克,半夏6克,泽泻15克,赭石粉18克,柴胡9克,荷叶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补气养血、健脾祛痰、升清降浊。
     【主治】耳源性眩晕(梅尼埃病)。
     【来源】山东中医学院附院院长主任医师吕同杰验方。

六、平肝清晕汤
     【方剂】生白芍12克,石决明15克,白蒺藜12克,菊花9克,生地12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滋阴平肝,潜阳清晕
     【主治】肝阳上元之眩晕

     【来源】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名老中医张子琳

七、气虚眩晕煎

     【方剂】炙黄芪20克,别直参10克,老鹿角15克(先煎),桂枝10克,川芎10克,酒炒柴胡10克,炙甘草5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容器内,加冷水浸过药面,浸泡15分钟后进行煎煮。待沸后改用微火,再煎15分钟,滤取药汁;药渣再加少量冷水,如上法前沸后15分钟滤取药汁倾入前药汁中,分2次服(1日量)。
     【功效】益气壮阳。
     【主治】气虚眩晕。

     【来源】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施治全验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