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图”、“洛书”的数理是在揭示太阳系的运转法则吗?

 tjboyue 2019-05-11

河图洛书是贯通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桥梁”,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内容。所以,河图、洛书又被人视为中华文明之源。现在我们所称的图书,图书馆源自于此,它的影响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它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都是深远的。西方人认为洛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最本质的东西。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有洛书的一席之地。前苏联D.J.斯特洛伊克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写的《数学简史》,称洛书纵横数字图是“最著名的数学贡献”。

河图洛书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起源。相传在七千多年前的远古伏羲时代,有一种神奇的龙马背负着一张神秘的图,出现于孟水水面上,象征吉庆,后世称为“河图”,也被称为广义宇宙图。河图中共有五十五个黑白点,代表“天地之数”五十五。其中白点为单数,一、三、五、七、九,代表阳,又代表天,称为“天数”;黑点为双数,二、四、六、八、十,代表阴,又代表地,称为地数。天数加起来为二十五;地数加起来为三十。天地之数相加共五十五。因此称“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一至五为“生数”,六至十为“成数”。表示天生地成。

“五”这个数对于“河图”特别重要。所以《图》的核心是“5”,是5个“阴阳对”组成的图样。而且每个“阴阳对”的“阴阳点符”数目之差,都是5!

五行之数,五行之“气”,各有阴阳,总共10“气”。这10“气”,就是把一个太阳年分为10个“月”(上古时代称“日”,当时“日”“月”相通)。

上古时代,先人把一个太阳年分为10个相等的时期,类似今人把一年分为12个月。上古时代的一岁10个相等的时期叫“日”。也就是把一年分为10个“日”。10日历在中国流传了一万四千多年。“10日历”的每“日”是36天,10“日”共计360天。岁末有5~6天为过年期。

顺便指出,与一年10个“月”相应的,还有过把一昼夜10等分的“十辰制”。流传至今的十二辰制是后来出现的。

五行、十日(月)是《河图》核心要素,是构成原始历法的基本框架。

《河图》的哲学思想是“宇宙五方,万事万物负阴而抱阳”。它的基本功能是充当最原始的“太阳历法”。

《五体启示录》里面有关于上古河图、洛书的本质说明,初步草稿已完成,目前正在整理中,将全面颠覆你的认知,请保持关注,或许在里面能找到你要的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