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贺被称为'诗鬼',为何不如李白、杜甫有名?

 昵称32901809 2019-05-11

与李杜二人相比,李贺不太出名,还是与李他英年早逝、诗作内容晦涩难懂、诗歌格调略消极有关。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和《李凭箜篌引》被选入中学课本,这两首诗也是李贺本人的经典之作。但是提起李、杜,两人的经典作品多不胜数,清人赵翼就曾说过:'李杜诗篇万口传。'

那么李贺的'诗鬼'称号是由何而来的呢?他的大部分诗歌含有鬼神的意象,充满了荒诞和奇幻的想像。早在唐代,杜牧就在《李长吉歌诗叙》中评价李贺的诗歌'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后来著名的诗论家严羽也说到'太白仙才,长吉鬼才',而这也是长吉体的特色所在。其次,《旧唐书》中记载了李长吉的外貌:'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类似鬼一样的样貌和大量的写鬼诗作,诗鬼的称号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李贺被称为

英年早逝

李贺生于没落的宗室,位于洛阳宜阳县,父亲李晋肃。长吉虽然因为自己高贵的血统而自豪,但是家道中落,李贺的《送韦仁实兄弟入关》就描写到他困顿的家境:'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在这种情况下,李贺自然想过科举来改变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在元和五年,二十一岁的李贺去长安应进士举,但是有人因为李晋肃的'晋'与'进'范了避讳未取中李贺,这对李贺是个不小的打击。虽然后来又返回长安,荫官奉礼郎,从九品,但是升官很难,晚年又开始漂泊,再加上自己的妻子病卒,李贺更加抑郁伤心。这一系列的坎坷使他心力交瘁,身体健康堪忧,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开人世了。在作诗方面,他经常骑驴觅句、冥思苦想,随时把灵感中得来的诗句写好装进随身携带的袋子里。但是,由于他的英年早逝,自然没有时间来研磨作诗技艺,而且也没有更多、更丰富的人生阅历作为写作的积淀,写出更多的经典诗作。

诗作风格幽僻晦涩

李贺的经典名作如《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两首诗除了有高超的艺术技巧之外,题旨鲜明、深刻,前者表现的是边关将士杀敌报国的决心,后者是通过对音乐富有想象力的描写赞叹李凭的箜篌演奏技巧的高超。但是,李贺的大多数作品未能像这两首作品题旨鲜明、简洁易懂。在中唐时期,李贺和韩愈、孟郊三人都可以算作是苦吟诗派的诗人,他们讲究诗歌字句的推敲和艺术技巧,把丑、怪的意象大量引进诗歌之中,营造出怪诞、虚幻的意境,就不免把诗句写得晦涩难懂。比如李贺的《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中写道:'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还有'荒沟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蛴螬。'诗中马头、兔目、荒沟、蛴螬等意象并不会给人赏心悦的感受,反而营造出幽冷怪僻的意境,如果不仔细读诗的话也并不能完全明白诗人为何要这样进行意象的构造。与此相比,李杜的大部分诗作如《将进酒》、《行路难》、《春望》、《登岳阳楼》等都很好读,而且朗朗上口,多少具有殷藩所说的'兴象玲珑'、'文质半取、风骚两协'的盛唐气象,并没有像李贺的诗歌这样幽僻晦涩。

李贺被称为

诗歌格调略消极

李贺家境贫寒,之后又科场失意、仕途不顺,他的人生态度也是比较消极的。他曾在《赠陈商》中写到:'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也曾在《开愁歌》中说:'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多重的苦难让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个人来背负,确实能够摧垮李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李贺虽然也有表现自己雄心壮志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名并没有多少,唯一比较有名的是他的《雁门太守行》了。另外,他的一些神鬼题材的诗作运用大量的神鬼意象,更多地表现出虚幻的想象,而具体所指并不明朗,再加上李贺内心抑郁,诗中更多地表现的是他的这种消极心理,他的诗有时完全将自己幽闭起来,一味地探寻自己的内心世界,放弃了对外界的观察。与李白相比,两人虽然都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但是中唐的他没有李白开阔的盛唐气象和'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积极进取的态度。与杜甫相比,两人的人生经历都很坎坷,甚至杜甫还经历了安史之乱这样的国祸,但是他没有杜甫那样大量的关注民生的诗作和深厚的人文关怀,而是一味地停留在自己不幸的痛苦回味之中。比如他的《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这首诗通过描写苏小小墓旁边的景物以及夜里阴间的车马器物营造的是一种恐怖凄凉的气氛,具体的内容所指并不甚明朗,格调与李杜的诗篇相比比较消极,自然与特别优秀的经典之作有一定的距离。另外如他的《天上谣》、《梦天》等诗歌上天入地,展现的是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具体的内涵是多样的,并没有像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那样表现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深刻道理。

李贺被称为

总之,李贺因为英年早逝、诗歌晦涩、格调略低,他的经典之作并不算多,与李杜相比,后世的认可度相对较低。唐宋以后,后世诗人普遍以李杜两人的诗歌作为诗歌学习的两大板块,李白为唐诗代表,杜诗作为具有宋诗的风格得到了后世人们普遍的模仿和学习。李贺的诗作虽然经典很少,但是他的长吉体有着自己独特风格,增添了中国古代诗歌风格的多样性。他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也曾被毛泽东点化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