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国初有40多个“国”字,个个富含深意,郭沫若为何选择了“国”

 吕剑藏书 2019-05-11

汉字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6000年的历史,而且作为一种象形文字,汉字还是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我们如今所使用的汉字,依稀还有当年甲骨文的影子,一些甲骨文字并不需要多么深厚的文史知识,只要是懂汉字的人,大概都能猜出它们的意思。

建国初有40多个“国”字,个个富含深意,郭沫若为何选择了“国”

象形文字或者表意文字有一些表音文字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它可以传达价值观,传达文化,比如“愛”字,什么是爱?古人显然认为用心的爱才是爱。这样的富有深意的文字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个字——国,也是如此,直到建国之初,国字的写法依旧有40种,这些写法都传达着不同的价值观。

建国初有40多个“国”字,个个富含深意,郭沫若为何选择了“国”

我们都知道,最初的“国”是“口”中加一个“或”(國),“或”是“域”字的古代写法,那时候人们的理解显然是有了地盘才能有国家。但是,这么一来,笔画就太多了,书写起来很不方便,于是到了后汉,就有了简化版的国——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国中的字并不是“玉”,而是“王”,意思大家也都能猜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朝。这个字的出现,显然伴随着封建制度的成熟。太平天国的“国”就是这个“囯”,而且它的“天”并不是上短下长,而是上长下短,这也是出于他们对神,对天,对王权的认识。

建国初有40多个“国”字,个个富含深意,郭沫若为何选择了“国”

魏晋年间,还曾出现过一种国,这个国的口中并不是“王”,也不是“或”,而是“民”,也就是这个样子——囻。这个思想毫无疑问来自孟子那里,孟子和孔子一样,都强调社稷和百姓,孔子说“君君”就是君王要像个君,臣子才像个臣子。孟子进一步发扬了这一思想,提出了“民为重,君为轻”的思想。这不得不说是诸子百家政治理念中非常超前的地方。这个“囻”是和“囯”针锋相对的。

建国初有40多个“国”字,个个富含深意,郭沫若为何选择了“国”

还有一种国,它的写法来自“造字大王”武则天,武则天不仅造了一个日月凌空的“曌”字,还造过一个国,这个国的写法用电脑是打不出来的,它是一个口,里面有一个“武”,这就是家天下的思想的体现。不过,她的大臣告诉她,陛下这不是把自己关起来了吗?武则天才换了一个写法。后来人们甚至直接用“口”作为国的简化字,但是很显然它太容易和“口”混淆。

到了建国之后,汉字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副主任郭沫若在全国40多种“国”的异体字中最后挑选了现在的这个国,意思是国家美好如玉。从前的“囯”、“國”、“囻”,“口”,都被取消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