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大概念思维解一道数学题

 书童的主人 2019-05-11

一、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引发的讨论

朋友提供了一道数学题非常有意思,如图所示: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接到了爸爸的电话。他刚好下班,可以开车在中途带上你回家。

问:你为了更快到家,应该往回走快点坐上车,还是在原地等待,还是继续朝着家的方向走呢?为什么?

首先,这个题目极具生活气息,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这个问题也非常有意义,到底这个行走的行人如何行动才能尽快到家呢?

我在“基于大概念教学设计优化研究”课题组的工作群里转发了这张图片,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门。

老师1说:最快的到达方式是不是行走—同行—抵达目标。

这不是一种理科的思维方式,回答是文不对题的,我说题目问的是人的三种走法,哪个到家快些。备课中,文不对题是最要命的问题,是一定要纠正的。

老师2说:我觉得朝着家的方向走,应该是快的。

我要求说出理由,老师回答说:“有目标不停止行走就是最快的方式。”

这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我提示说:“大概念教学的思维是抓住重点,忽略其他。在这个问题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时间t等于距离s除以速度v。”

老师2继续说:“因为车比人快,那么人先朝着目标走,离家就近,也就是距离短呀,那么等车接到人的时候,开车再回家用的时间自然少。”

我说:“好像有问题,因为车走、人走都是要计时的呀。”

老师2说:“好像真有点不对。”

我说:“您有思路距离s是谁,速度v是多少?”

老师2说:“好像应该是一样的。”

我说:“重点是什么?”

老师2说:“重点是看他离家的路程有多远?如果在他爸没到时候,他就走回家了,那就是第三种。”

我说:“题目中说的是‘中途’。”

老师2说:“那就是中途离家的距离。”

我说:“我想主要考虑的不是这种情况,是有可比性的。假定车是一定要接上学生的。”

老师2说:“我总感觉方向是一致的,对的,走总比静止强吧。但又不知道理由如何。又感觉一样。”

这种凭感觉的思路其实是靠不住的。这个题目设置的干扰因素非常厉害,遮蔽了问题的主要矛盾。哲学告诉我们思考问题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要抓住重点。

这时,老师3说:“学生尽快到家,是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路程s和他的速度v的比值t=s/v就是时间。应该研究他走的路程和他自己的速度间的关系,与汽车无关。若乘上汽车,学生的速度就是汽车的速度。”

这完全是用理科的思维在思考问题,而不是凭感觉。但是,“与汽车无关”的论断是有问题的。

我说:“车要接人的,怎么会与汽车无关?这样分析速度好像很复杂。”

老师2又说:“汽车如果要是一个速度的话,接上孩子就是一个点的事,在哪接?到家的时间是不是都一样呢?”

老师3说:“作为一个运动模型,学生接到电话时,到家的位移是个定值,到家的时间只有速度决定,学生的速度有可能有两个值,一是自己走路的速度,二是坐上车就是汽车的速度。”

从运动模型的视角思考问题,我感觉路径很对。我感觉已经接近问题的本质了,我再强调说:“假定车一定会接上人,情况怎样?”

老师3说:“以汽车为运动模型,中途一定接上学生,时间就由汽车的路程和速度决定,与学生向哪走没有关系。”

老师2也说:“到家的时间应该是一样的吧。”

至此,结论已经出来了。

二、从抓住关键因素方面对这道数学题反思

在这道题目中,出题人成功地设置了干扰因素——学生的三种选择:快点坐上车,还是在原地等待,还是继续朝着家的方向走。

从数学建模或物理模型的角度出发,这个案例中,因为需要求的是时间t,我们最需要分析的,要抓住的关键就是距离s和速度v。距离s和速度v就是我们要瞄准的两个核心概念,只有把核心概念找准了,解题路径才可能正确。

这个题目更科学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如果人与家的距离足够短,人能够不等车追上来就回家了,当然就是最快的。这里,我们假定车一定能接上人,人上车的时间忽略不计,堵车忽略不计,假定车是匀速运动的。那么,假定车离人的距离是S,车的速度是v1,人的速度是v2,相遇之前的时间是t1,相遇之后的时间是t2,我们要求的从接电话到回家的整个时间是t。人往回走,就是t1=S÷(v1+v2),人原地不动,就是t1=S÷v1,人朝着家的方向走就是t1=S÷(v1-v2)。t2=(s-v1t1)÷v1这样的算式看起来比较麻烦。我们直接从时间的角度思考,则时间t等于人车相遇前用的时间加上相遇后用的时间。那么t=t1+t2=t1+(s-v1t1)÷v1=s÷v1,则只跟车速有关。

抓住问题关键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却比较难,所以,有朋友不客气地说:“你跟学生说一百遍抓住关键概念解决问题,学生也是不会的。”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是:抓住关键因素的方法是什么,如果这些不明确,那么,抓住关键因素的问题就是一句落不了地的空话。这里借用北京师范大学吴金闪老师给出的路径,这是吴老师在2019年4月30日在他的微信公众号里发布的一篇关于《数学模型与科学》一文中写到的,如下:

数学模型就是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变成一个数学问题:把实际问题中的因素变成数学的概念和量,因素之间的关系变成概念和量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经常我们需要忽略一些因素,简化一些因素。有了模型之后,我们可以对这个模型做计算,得到一些结果。最后,我们可以对比实际问题和得到的结果,如果不符合则再一次修改模型:可能某些其他因素要包含进来,可能某些关系错了或者还需要包含进一步的关系,也可能是求解过程出了问题。

而数学建模,就是这样的一个从具体问题到数学模型的过程,典型地包含:

1.面对现象,提出初步问题。

2.问题明确化的思考:目标做明确,条件搞清楚,然后抓住最主要的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和目标的关系),扔掉其他一切。有必要将来再捡起来。

3.建模型,抽象:提出合理的假设,问题简单化,把目标和条件数学化,定义合适的量,数学化这些量之间的关系。

4.算出来,用一下试试,继续改进。

这个方法对我我们具有很好的启发。

三、基于大概念视角对这道数学题反思

抓住关键因素就是大概念的思维方式。

这道数学题的核心概念是时间等于距离除以速度。

下面讨论关于大概念视角下的哲学观念和共通概念

哲学观念方面,我理解为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共通概念,也就是跨学科概念中,首先考虑“模式”问题,数学家正是通过模式的建构与研究进行工作的。数学是模式的科学。用公式来解题就是一种利用模式的思维方法。

其次是系统与系统模型,运动是一个系统,匀速直线运动是有运动模型的。

再次是原因和结果(机制和解释),假若车是一定能够接上人的,那么,时间决定于车的速度而与人的行动无关,这是问题的主要原因,导致的结果就是,关于人的三种选择都可以看作是干扰因素。

第四,尺度、比例和数量,是时间、速度、距离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只是这道题的复杂性在于时间、速度、距离有很多个,要用哪个,舍弃哪个,思维的力度正在此。

第五,稳定和变化,人的走动与不走是一种变化的量,然而却对结果没有影响,变化中蕴含着稳定,稳定中却有变化,这种辩证的表现方式使这道题充满了魅力。

以上是一家之言,希望朋友们讨论与争鸣,微信号:18853117596。

(2019年5月11日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