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丽莎白·毕肖普《鲁滨逊在英格兰》

 红豆居士 2019-05-11

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美国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女诗人之一。1911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1934年毕业于瓦萨学院后,在纽约文学圈里的生活为其日后事业奠定了基础。后与大学同学路易斯·克兰在南方佛罗里达的基维斯特岛,同居了5年。她的一生很多时候都在旅行,游离于美国的文化生活之外。1950年定居巴西。最后返回马萨诸塞州,住在波士顿,任教于哈佛大学。1979年突然去世,享年68岁。

毕肖普立足于美国的诗歌传统,继狄金森、斯蒂文斯、玛丽·摩尔之后,用同样可靠的技艺,较之同辈诗人如洛威尔、贝里曼等,更清晰地表达了一种个人化修辞立场。她的诗歌富有想象力和音乐性,能够借助语言的精准和形式的完美,使道德寓意和新思想两两结合,表达了诗人的正义感与责任心。

1946年, 出版诗集《北方·南方》,一举成名;

1949-1950年,成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 也即桂冠诗人;

1955年,《北方·南方》和另一部诗集《一个寒冷的春天》合编为《诗集》,获普利策奖;

1965年,出版诗集《旅行的问题》;

1970年,《诗歌全集》获全美图书奖;

1976年,诗集《地理学Ⅲ》在纽约出版。

1983年,《诗全集,1927 -1979》在其身后,于纽约出版。


毕肖普朗诵《鲁滨逊在英国》 来自外国诗歌精选 00:00 24:11

(此处朗诵的第二首诗,即为《鲁滨逊在英格兰》,1974年录音于国会图书馆。)

Crusoe in England 

by Elizabeth Bishop 


1

A new volcano has erupted, 
the papers say, and last week I was reading 
where some ship saw an island being born: 
at first a breath of steam, ten miles away; 
and then a black fleck—basalt, probably— 
rose in the mate’s binoculars 
and caught on the horizon like a fly. 
They named it. But my poor old island’s still 
un-rediscovered, un-renamable. 
None of the books has ever got it right. 


2

Well, I had fifty-two 
miserable, small volcanoes I could climb 
with a few slithery strides— 
volcanoes dead as ash heaps. 
I used to sit on the edge of the highest one 
and count the others standing up, 
naked and leaden, with their heads blown off. 
I’d think that if they were the size 
I thought volcanoes should be, then I had 
become a giant; 
and if I had become a giant, 
I couldn’t bear to think what size 
the goats and turtles were, 
or the gulls, or the overlapping rollers 
—a glittering hexagon of rollers 
closing and closing in, but never quite, 
glittering and glittering, though the sky 
was mostly overcast. 


3
My island seemed to be 
a sort of cloud-dump. All the hemisphere’s 
left-over clouds arrived and hung 
above the craters—their parched throats 
were hot to touch. 
Was that why it rained so much? 
And why sometimes the whole place hissed? 
The turtles lumbered by, high-domed, 
hissing like teakettles. 
(And I’d have given years, or taken a few, 
for any sort of kettle, of course.) 
The folds of lava, running out to sea, 
would hiss. I’d turn. And then they’d prove 
to be more turtles. 
The beaches were all lava, variegated, 
black, red, and white, and gray; 
the marbled colors made a fine display. 
And I had waterspouts. Oh, 
half a dozen at a time, far out, 
they’d come and go, advancing and retreating, 
their heads in cloud, their feet in moving patches 
of scuffed-up white. 
Glass chimneys, flexible, attenuated, 
sacerdotal beings of glass ... I watched 
the water spiral up in them like smoke. 
Beautiful, yes, but not much company. 


4
I often gave way to self-pity. 
“Do I deserve this? I suppose I must. 
I wouldn’t be here otherwise. Was there 
a moment when I actually chose this? 
I don’t remember, but there could have been.” 
What’s wrong about self-pity, anyway? 
With my legs dangling down familiarly 
over a crater’s edge, I told myself 
“Pity should begin at home.” So the more 
pity I felt, the more I felt at home. 


5
The sun set in the sea; the same odd sun 
rose from the sea, 
and there was one of it and one of me. 
The island had one kind of everything: 
one tree snail, a bright violet-blue 
with a thin shell, crept over everything, 
over the one variety of tree, 
a sooty, scrub affair. 
Snail shells lay under these in drifts 
and, at a distance, 
you’d swear that they were beds of irises. 
There was one kind of berry, a dark red. 
I tried it, one by one, and hours apart. 
Sub-acid, and not bad, no ill effects; 
and so I made home-brew. I’d drink 
the awful, fizzy, stinging stuff 
that went straight to my head 
and play my home-made flute 
(I think it had the weirdest scale on earth) 
and, dizzy, whoop and dance among the goats. 
Home-made, home-made! But aren’t we all? 
I felt a deep affection for 
the smallest of my island industries. 
No, not exactly, since the smallest was 
a miserable philosophy. 


6
Because I didn’t know enough. 
Why didn’t I know enough of something? 
Greek drama or astronomy? The books 
I’d read were full of blanks; 
the poems—well, I tried 
reciting to my iris-beds,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which is the bliss ...” The bliss of what? 
One of the first things that I did 
when I got back was look it up. 


7
The island smelled of goat and guano. 
The goats were white, so were the gulls, 
and both too tame, or else they thought 
I was a goat, too, or a gull. 
Baa, baa, baa and shriek, shriek, shriek, 
baa ... shriek ... baa ... I still can’t shake 
them from my ears; they’re hurting now. 
The questioning shrieks, the equivocal replies 
over a ground of hissing rain 
and hissing, ambulating turtles 
got on my nerves. 


8

When all the gulls flew up at once, they sounded 
like a big tree in a strong wind, its leaves. 
I’d shut my eyes and think about a tree, 
an oak, say, with real shade, somewhere. 
I’d heard of cattle getting island-sick. 
I thought the goats were. 
One billy-goat would stand on the volcano 
I’d christened Mont d’Espoir or Mount Despair 
(I’d time enough to play with names), 
and bleat and bleat, and sniff the air. 
I’d grab his beard and look at him. 
His pupils, horizontal, narrowed up 
and expressed nothing, or a little malice. 
I got so tired of the very colors! 
One day I dyed a baby goat bright red 
with my red berries, just to see 
something a little different. 
And then his mother wouldn’t recognize him. 


9
Dreams were the worst. Of course I dreamed offood 
and love, but they were pleasant rather 
than otherwise. But then I’d dream of things 
like slitting a baby’s throat, mistaking it 
for a baby goat. I’d have 
nightmares of other islands 
stretching away from mine, infinities 
of islands, islands spawning islands, 
like frogs’ eggs turning into polliwogs 
of islands, knowing that I had to live 
on each and every one, eventually, 
for ages, registering their flora, 
their fauna, their geography. 


10
Just when I thought I couldn’t stand it 
another minute longer, Friday came. 
(Accounts of that have everything all wrong.) 
Friday was nice. 
Friday was nice, and we were friends. 
If only he had been a woman! 
I wanted to propagate my kind, 
and so did he, I think, poor boy. 
He’d pet the baby goats sometimes, 
and race with them, or carry one around. 
—Pretty to watch; he had a pretty body. 
And then one day they came and took us off. 


11
Now I live here, another island, 
that doesn’t seem like one, but who decides? 
My blood was full of them; my brain 
bred islands. But that archipelago 
has petered out. I’m old. 
I’m bored, too, drinking my real tea, 
surrounded by uninteresting lumber. 
The knife there on the shelf— 
it reeked of meaning, like a crucifix. 
It lived. How many years did I 
beg it, implore it, not to break? 
I knew each nick and scratch by heart, 
the bluish blade, the broken tip, 
the lines of wood-grain on the handle ... 
Now it won’t look at me at all. 

The living soul has dribbled away.

My eyes rest on it and pass on.

12

The local museum's asked me to

leave everything to them:

the flute, the knife, the shrivelled shoes,

my shedding goatskin trousers

(moths have got in the fur),

the parasol that took me such a time

remembering the way the ribs should go.

It still will work but, folded up,

looks like a plucked and skinnny fowl.

How can anyone want such things?

-- And Friday, my dear Friday, died of measles

seventeen years ago come March.

鲁滨逊在英格兰

伊丽莎白·毕肖普/著

昨非/译

1①

报上说,一座新的火山已经爆发,

上周我读到一篇文章,

说有船员看到新的岛屿诞生:

开始时一缕青烟,方圆十里之外,

最后一个小黑点 -- 也许是玄武岩--

在大副的望远镜中出现,

像一只苍蝇被地平线捕获。

他们给它冠以名字。可是我那可怜的小岛,

至今尚未被重新发现,或被再次命名,

也没有哪本书,对它有正确的记载。

2

好吧,那时我有五十二座

可怜的小火山需要翻越,

有好几次我差点滑倒--

死火山上,灰尘层叠。

那时,我总坐在最高的火山边缘,

清点周围的山川,

它们赤裸、悲哀,被削去了脑袋。

如果火山就是这个尺寸,

我认为火山就是这般大小,那么

我就是一个巨人;

如果我是一个巨人,那么

我将无法想象,山羊和海龟

或海鸟,或连绵的水波,

会有多么庞大。

-- 闪光的六角形巨浪

一步步将我包围,却永不抵达,

它们熠熠生辉,虽然天空

几乎被云朵遮盖。

3

我的小岛像是

云朵的仓库,半个地球的

残云都到此汇集,悬挂在

火山口上方 -- 像烧焦的咽喉,

滚烫,让人不敢碰触。

这就是为什么天上大雨滂沱?

这就是为什么地上嘶嘶作响?

海龟在缓缓移步,高耸的龟壳

像煮开的茶壶,咕噜作声。

(当然,我宁愿少活几年

来换取任何一把茶壶。)

熔岩,一圈圈向大海蔓延,

嗞嗞发声。我转身,发现

有更多的海龟出没。

海滩已被熔岩占领,

黑,红,白,灰,一片斑驳,

大理石的色彩,在尽情炫耀。

哦,我还有海龙卷水柱,

每次喷出六七支,在远方

生成又幻灭,来去自如,

头枕白云,脚踩白色的水簇,

游移时也在损落。

玻璃的烟囱,忽大忽小,

它们是玻璃的僧侣......

向上盘旋的水花,如烟的存在,

是的,美,但是孤独。

4

那时我总是顾影自怜。

“是我活该如此?答案:是的。

否则,我怎会流落至此?是否

我曾在某个瞬间,选择了这种生活?

不清楚。但似乎也有可能。”

可是,自我怜悯又有何不好?

我的双腿搁在熟悉的火山口边缘

一边晃动,一边自言自语:

“怜悯的感觉应从家开始。” 于是

我越是怜悯自己,便越感到安适。

5

海上落日;奇异的同一个太阳

日升时从海面跃出。

岛上的一轮红日,一个我,

以及这里的每一个物种:

树生的蜗牛,明亮的蓝紫色,

轻薄的外壳,覆盖全岛,

爬行着,遍布某一树种,

那是一种乌黑的灌木。

树下漂浮的蜗牛壳,

远远望去,

如同鸢尾花圃。

一种绛红的野莓,

我一一尝过,每隔几小时吃上一顿,

稍带酸涩,不会致病;

于是我开始酿酒。我喜欢

啜饮,美味、强劲,泛着泡沫,

酒味直冲脑门。

我总会吹响自制的笛子,

(它有世上最古怪的声音。)

我在晕眩中喃喃自语,并与山羊起舞。

家酿,自制!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岛上的各行各业,虽是最小规模,

我全都心怀敬慕。

不,实际上并非如此,

因为最最微不足道的行业

其实是我可怜的哲学。

6

因为我知之甚少。

为什么我对事物不够深入?

古希腊戏剧,或者占星术,

我阅读的这些书籍一片空白;

诗歌 -- 好吧,我试着

向鸢尾花圃朗诵:

“它们的眼眸在内心闪烁,

那就是幸福......” 什么幸福?② 

后来我返回大陆,

第一件事便是查找幸福。

7

岛上弥漫着山羊与鸟粪的气味。

白色的山羊,白色的海鸥,

它们都过于温驯,或者认为

我就是一只山羊,或是一只海鸥。

叭,叭,叭,尖叫,尖叫,尖叫着,

叭.......尖叫着......叭......这呼唳

至今还在穿刺我的耳膜,挥之不去;

这尖叫,一声声质疑,一声声回响,

连同大雨的岛屿嘶嘶作响,

连同海龟的挪动嗞嗞不绝,

一切,让我多么焦灼。

8

当所有的海鸟一起飞离,巨响

就如一棵大树,它的叶子被狂风击中。

我总会闭上双目,想象一棵树,

比如某处的一颗橡树,有着真正的浓荫。

我常听人说,岛上的牲口也会晕眩,

那里的山羊就是如此。

当一只公羊站上火山口,

我为它施洗,命名为“希望之山”③ 或“绝望之所”

(我有的是时间,可慢慢琢磨它的姓名)。

它咩咩叫唤着,用鼻子四处探嗅,

我会抓住它的胡子,四目对视。

它的瞳孔,与海平面齐平,正在缩小,

没有任何表情,或仅有一点怨怒,

这眼眸的颜色,多么平淡无奇!

于是有一天,我用野莓汁

将它的眼球染成鲜红,仅为了

使之稍稍与众不同,

结果呢,连母羊也认不出它的孩子。

9

最糟糕的是做梦。当然我会梦到

食物和爱情,总是那么愉悦;

可我也梦到其他事物,

比如割断一个婴儿的脖子,误以为

自己在杀死一只羊羔。我总是

梦到其他的岛屿

从我的小岛延伸出去,无穷

无尽,岛屿之外还有

岛屿,就像蛙卵变为蝌蚪,

并且知道,最终我将被迫

在每一个岛屿一一生活,

长年累月,一一记录岛上的植被、

动物、还有地理学。

10

正当我忍无可忍之时,

野人星期五来了。

(你们对他的描述都是错误的。)

他友好,善良,

所以我们相濡以沫。

要是他是一个女人,那该多好!

我渴望繁衍后代,

他也一样,可怜的人儿。

有时他会把羊羔当成宠物,

与之赛跑,或抱着其中的一只走来走去。

-- 观看这一切多么赏心悦目,他有健美的身姿。

可终于有一天,他们将我们遣回大陆。

11

如今我困居英格兰--其实也是一个岛屿,

尽管看似不是,可到底谁说了算数?

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岛屿,脑海里不断

滋生新的岛屿。可我心中的那个半岛

已逐渐消失,我也靡靡老去。

总算喝上了真正的茶水,可有什么意思?

当我整日埋首于无聊的废旧事物。

搁架上的那把刀子 --

一如十字架,指向某种意义,

它已见证过了。多少年来

我曾哀求,苦苦哀求它不要腐朽。

它的每一个刻痕剐蹭,我都了如指掌;

幽蓝的刀锋,破裂的刀口,

以及刀柄上的木头条纹......

现在它对我不顾一屑,

鲜活的灵魂已无迹可寻。

我的目光,在刀口久久停留。 

12

当地的博物馆提出

要我将一切都赠予他们:

我的笛子,刀,破旧的鞋子,

褴褛的山羊皮长裤

(早已被蛀虫侵蚀)。

还有那把太阳伞,曾花去我多少时间,

仅为了牢记如何安装伞骨;

它还能凑合使用,可是折叠后

如同被拔毛的家禽,瘦骨嶙峋。

为什么有人要留有这样的遗物?

--还有星期五,我亲爱的星期五,他死于麻疹,

到今年三月,已整整十七个年头。

译注:

①为方便说明,在每诗节的前面添加了数字标注。

②参见华兹华斯诗作《咏水仙》,原句为“它们的眼眸在内心闪烁/那是孤独的幸福”。此处诗人发问“什么幸福?”答案其实是“孤独的幸福”。

③此处原文为法语。

博物长诗《鲁滨逊在英格兰》

文 | 昨非

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6) 在世出版的最后一本诗集(她一生作品甚少)《地理学III》,体现了她把诗歌当作博物志的宏伟构想。博物志在西方有悠久的历史,它对文明的贡献毋庸置疑,尤其在学科细分之前。博物在当下仍有其意义。博物的基因人皆有之,只不过执行的深浅不同;操作的方式大致有两种:在家博物,以及出行博物。在家博物的比如达芬奇,比如莫奈,自建花园,研究万物;出行博物的比如达尔文,比如毕肖普,不惜遍历山川,考察自然与俗世。

毕氏的这个诗集在我手上已有多年,最初由友人自西海岸的“城市之光”书店购得。年前自己写了一组有关鲁滨逊的组诗,也是基于印象中毕氏写过类似的主题。但今日细读她的作品,并试图译出,才知自己的想法与她有很大出入。毕氏博物的视野,不愧使之被称为二十世纪仅有的几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这本诗集的首页,附有James Monteith(首版于1884年的地理学系列教材之编者)所撰写的文字,用寥寥数语解释什么是地理学,地球,地图等。该教材共分三部分:入门,中级,高级。比氏将她的这本诗集命名为《地理学III》,意指地理学的高级阶段。这本薄薄的诗集仅收诗作十首,其中包括短诗八首,如著名的“在候诊室”,以及广为传颂的'一种艺术”;长诗二首,即“麋鹿”和“鲁滨逊在英格兰”。

上述这二首长诗,是有共同之处的,都是探讨“人在旅途”/“出行博物”的状况。“麋鹿”描写的是长途汽车上的所见所闻;而“鲁宾逊在英格兰”则书写了鲁滨逊记忆中的岛屿生活(并非如标题所示的以英国本土生活为重)。这也体现了毕氏“出行博物”的思路,目的是探索个体在时空中的存在问题 -- 毕肖普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行走中,不断拓宽世界的定义,不断追问个体的归属。

无论是博物志,还是“地理学”,都是让个体去考察他的生存环境,也即对存在的一种思考。“麋鹿”中的长途汽车,从白天到日落到暗夜,穿行于大陆的漫长地带,中途不断有乘客上车下车,不断叙及生老病死的故事。这似乎不是重点,重点是在月下突遇一只麋鹿,一种来自“彼岸他乡”的生物。乘客由此而来的顿悟感,欣喜感,才是遇见麋鹿的至高收获。在“鲁滨逊在英格兰”一诗中,个体与世界是一种“平视”的关系。个体不断冲撞、交互、改造世界,在困苦探知的过程中获得存在的意义。而在“麋鹿”中,个体与世界是一种“仰视”的关系。麋鹿可视为宗教或其他形而上的事物,它对个体的世界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照。个体通过遇见麋鹿,或可获得救赎。

从这个角度来说,“鲁滨逊在英格兰”可看作个体生存的初级阶段,即形而下的阶段;而“麋鹿”则是形而上的阶段。从两诗在诗集中的编排上,也能看出来毕氏的某些意喻:“鲁”诗在前,“麋”诗在后,可见其用心良苦。

另外,“鲁”诗描述的岛屿生活,实际上是一种“非主流”生活;“麋”诗表现的大陆生活,应是一种“主流”生活。就毕氏自己来说,她更倾向于前者的岛屿生活。她自己不仅身体力行,远离北美,也曾避居岛上多年,而且在“鲁”诗中,毕氏也借鲁滨逊之口,表达了对大陆生活的鄙弃。

1926年元旦前夕,里尔克死亡,自认为是他灵魂伴侣的茨维塔耶娃写下了《新年问候》一诗。身为海外流亡人士的布罗茨基阅后深为震惊,撰写了长达七十页的宏文《对一首诗的注解》,力赞此诗的里程碑式意义,并试图对该诗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

无独有偶。日前细读毕肖普的“鲁滨逊在英国”一诗,我也有类似冲动,只可惜提笔之后,仅得了一些只言片语。毕氏的诗歌以意义深邃、结构严谨著称(比如“麋鹿”一诗,仅修改就长达十年)。“鲁滨逊在英格兰”一诗,体现了她把诗歌当作博物志的想法,自然值得我去细细考察。

所谓博物,就是对个体生存环境的考察。这个环境,即包括大自然,也包括人类文明。前面提到,此诗选自毕氏出版于1976年的诗集《地理学III》,这个标题,意寓着毕氏企图考察世界的决心。

全诗一共十二节(我特意用数字标出,以方便说明)。前十节都是叙述鲁滨逊的岛上生活,只有最后二节才涉及英国场景。诗的标题,并不说明此诗的重点在英国,而是强调鲁滨逊的现状:他在英国回忆岛上生活,心如止水,死之将至,所以其言亦善,可谓催人肺腑。

之一:命名

该诗开篇就提到,到目前为止,鲁滨逊漂流过的小岛,尚未被世人再次发现或再次命名。对他来说,命名非常重要。这一点可以回归到旧约全书的创世纪。“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 

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不亚于要进行创世纪的活动。首先,他很执着地要对事物进行命名。如第八节,提到他要把一座火山命名为'希望之山”或者“绝望之所”。另外,诗歌第五节,一一列举岛上的物种,如太阳、蜗牛、灌木、红莓等,当然也包括“我”——一如诺亚方舟中的物种,如此这般进行罗列,这也对应了旧约开篇提到的:神在造物时,使用“各从其类”的做法。命名仪式是造物的开始,也是语言的诞生之时。基于语言的诗歌,因此有了神圣的意义。

之二:自然博物

对自然的考察,体现了毕氏要考察地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的野心,比如“什么是地理学?地球?地图?” “东方、西方、北方、南方有什么?” “哪里是火山?海角?海湾?湖泊?海峡?山脉? 地峡?”(参见毕氏在诗集首页附录的十九世纪地理初级教材内容。)

该诗第二、三、五节,描述了鲁滨逊对岛上自然事物进行的博物考察。考察的对象有火山、熔岩、海龟、云朵、水龙卷、海鸟、山羊、蜗牛、灌木等。考察过程,实际上就是鲁滨逊对自然世界的认知过程。但有意思的是,岛上的许多认知,已动摇了或者颠覆了鲁滨逊原有的知识体系。比如说,火山可能过小,海龟海鸟等可能过大。首先,这涉及到他拿什么做参照物;其次,旧大陆的知识体系,是否足够他在此使用?

之三:劳作

所谓劳作,是指劳动和创作,因为劳动的过程会产生创造性的思维和行为。诗的第五、八节即与此有关。当然作为小说的鲁滨逊故事,强调钻木取火的情节,而作为诗歌的鲁滨逊故事,则注重温饱之后的艺术活动。比如第五节提到用野莓酿酒(也包含品尝野果可能带来的死亡风险);自制笛子(它有着世上最古怪的音符);第八节提到把一只山羊的眼眸用酱果染成红色(可能招致山羊的怨恨,但为的是使之稍稍与众不同)。这部行云流水般的长诗,到这几节似乎达到了高潮,类似于抵达艺术创作的癫狂状态。

醉酒的鲁滨逊一边吹笛,一边与山羊起舞。这个酒神的指涉有着丰富的意蕴。虽然酒神可能与农业丰收,与祭祀仪式,与狂欢情色,与乐极生悲的戏剧起源有关,此处我们却只看到,欢喜的鲁滨逊,沉醉于他一手创造的“最小规模的各行各业”之中,以及“家酿/自制”的个体艺术创作之中,不亦乐乎。

之四:社会博物

对自然之外的人类文明的考察与格物,即为社会博物。这得先从作者赋予鲁滨逊的“怜悯”之心说起。长诗第一节提到“可怜的岛屿”,第二节提到“可怜的火山”,第五节提到“可怜的哲学”,第十节提到“可怜的人”(野人星期五),以及第四节用较多笔墨提到“自我怜悯”,来龙去脉,其实并非偶然。

在事物上看到的怜悯悲情,实际上来自于鲁滨逊内心的悲悯之心。他感同身受的“移情”效应,最后发展到“顾影自怜”,对此长诗的第四节进行了解释。首先,鲁滨逊问自己“这值得吗?” 鉴于前几节的内容是考察自然中的诸物,如火山、海龟、海鸟,熔岩、喷泉等,尤其是第三节的最后,提到如烟的海龙卷,“美,但是孤独”,那么,紧接着第四节开始的“顾影自怜”,则是对“孤独”的体味感受。所以他问自己,“我值得这样吗?” 答案是肯定的。这里诗作者又想到了华兹华斯的诗作“咏水仙”。 该诗中,华氏描述到孤山寂岭中的水仙,绝非区区草木,它们映照的其实是“银河系”,是宇宙。“咏水仙”中的原句为“它们的眼眸在内心闪烁/那是孤独的幸福”。而毕肖普笔下的鲁滨逊,由于长年在岛屿生活,有关大陆生活的记忆已经不断佚失,他在苦苦寻思华兹华斯的诗句,得到的却是一个残缺不全的诗句:“它们的眼眸在内心闪烁/那就是幸福......” 所以他自问 ”什么幸福?”其实诗人之问的答案是“孤独的幸福”,而令人深思的是,诗人又说:“后来我返回大陆/第一件事便是查找幸福。”

只有孤独恒久常新,但是不是活该如此孤独?孤独是不是自愿选择的结果?当然,对于所有误入诗歌歧路的诗人们来说,还有什么比承受孤独更加理所当然的? 在孤独里上下求索的鲁滨逊或诗人,能否觅到“孤独”中的“幸福”?在海鸟持续的尖叫声中,在海天混沌的嘶嘶声中,鲁滨逊与诗人都在不断自问天问,可谓直抵良知,发人深省。

其次,作者又为鲁滨逊的生活寻找更多的理性支撑。比如,“自我怜悯又有何不好?” “我越是怜悯自己,便越感到安适”。当然,在这些诗行中,我也读到一丝戏虐的语气,就当是毕肖普的一丝苦笑,不仅是自嘲,也是针对所有走上诗歌不归路的诗人们的。

那时我总是顾影自怜。

“是我活该如此?答案:是的。

否则,我怎会流落至此?是否

我曾在某个瞬间,选择了这种生活?

不清楚。但似乎也有可能。”

可是,自我怜悯又有何不好?

我的双腿搁在熟悉的火山口边缘

一边晃动,一边自言自语:

“怜悯的感觉应从家开始。” 于是

我越是怜悯自己,便越感到安适。

在经过第四节的理性思辨之后,长诗接下来的内容,如第六节对文明社会的质疑,第七节里忍受山羊和海鸟的聒噪尖叫而感到无比焦虑痛苦,第九节遭遇噩梦经历,才显得真实可信。

对文明社会的考察,即社会博物,其中心在于第六节重点讨论的“我可怜的哲学”。作者提出,支撑西方社会“各行各业”的这个最小的“行业” -- “哲学”,也即大陆体系的哲学框架,实际上是岌岌可危的。第六节认为,“古希腊戏剧,占星术/我读的这些书籍一片空白”。可以说,正是鲁滨逊的漂流生活,促使他反观西方传统文化,进而质疑其根本的理性认知体系。而诗歌,作为博物探索的一种载体,也许能从感性上,提供另一个认知维度。

之五:负罪、未知、恐惧

长诗第九节围绕鲁滨逊的噩梦,探讨了他为何恐惧的原因。首先是负罪感。为了生存而杀戮山羊(对异类的诛杀),让他梦到杀戮婴儿(对同类的剿灭,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多次描述到与当地土著的冲突)。这也可以折射为文明社会不可避免的原罪,如战争,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对弱势群体的直接或非直接损害。当然,所谓的“七重罪”,在鲁滨逊身上倒是缺失了好几重,原因是,在孤岛上,很多时候他是他这个类族的唯一一人,所以发生冲突,越过界限,违背游戏规则的时候并不多见。但这并不意味着,如果环境允许,又假以时日,他不会犯下其他几重罪。现代社会之罪数不胜数(比如犹太人的负罪感,中产阶级的负罪感,仅是冰山一角),诗作者的恶梦应远远多于鲁滨逊的噩梦。

另一个导致恐惧的原因,就是未知世界的存在。这里有一个悖论:旧大陆的腐朽,让鲁滨逊深感厌恶(诗中描写到他在英格兰百无聊赖的现状),避居岛屿生活,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尤其当探索未知成为一种动力,质疑现实并接受挑战变为一种勇气之时。但是,如果“岛屿之外还有岛屿”,而且当一个人“被迫”去研习“无穷无尽”的岛屿生活,比如“植被、动物、地理学”,这种生活则无异于奴役。比较有趣的是,在这里,长诗唯一一次出现“地理学”这个词(对应诗集标题中的核心词“地理学”,可见这几句的重要性)。显然,毕肖普提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对个人,对国家,对人类,都适用的这样一个问题:对外界对自身的探索,我们到底知不知道,什么时候适可而止?一个诗人在认知的险途上,是否会一路走到黑?

之六:种族与性别

长诗在有关岛屿生活的最后一节,即全诗的第十节,微妙地提及野人“星期五”。作者认为我们对少数族类的描述是完全错误的。这一点并不奇怪。因为《鲁滨逊漂流记》的小说原著,在涉及岛上“野蛮人”的叙述时,今天看来确实存在“政治不正确”的视角。毕氏的这个诗集出版于1976年,她应该早就知晓1967年由嬉皮士参与的“爱之夏”运动,启动了席卷整个西方社会的反主流文化运动(提倡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文化殖民等),更不要说在此之前早已深入人心的民权运动。当然,“政治正确”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西方已是滥觞,到九十年代更是有些矫枉过正之嫌。我们当下什么极端情况,大家估计也心知肚明。但毕肖普的理性良知,总会让她的诗歌,在幽暗的地理探测中,在危险的世界博物中,发出裂缝隙光。

还有一个现在看来有点过于“政治正确”的问题,就是性别问题。诗中谈及“星期五”时,说“要是他是个女人,该有多好!”。当然,鲁滨逊也会偶尔梦到“愉悦的”“食物和爱情”,但男女之情在于他,当然比食物更加匮乏。这里先不谈“星期五”与他如何“相濡以沫”,假设他不满足于友谊,而寻求“友达之上”的同性之恋,他还有一个“繁衍后代”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不管是出于文化习俗,还是生物本能,孤独的岛屿生活总有它无法克服的硬伤。另外,情色之爱除了“繁衍后代”的传统功能外,还会使人,如福柯所言,“向心灵的谵妄状态”进行“非理性转变”——这一点在我看来,更应是同性现象的升华部分,也似已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此处,我无从捉摸作者的真正意图,更不能妄加论断,仅是依据诗中所述:“星期五”“有着健美的身姿”,观望他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或者,仅仅依据传说中的作者之性别取向。

之七:宗教

其实我最关注的信仰问题,长诗并未真正交代。根据我们的想象,面对严酷的岛屿生活,鲁滨逊似会质问或求助上帝。但是,毕氏的这首诗中,鲁滨逊或许是自愿选择另类的岛屿生活,所以他也许不需要上帝,这也有别于原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之作者笛福的基督教伦理。此处的鲁滨逊,是完全弃绝旧大陆的上帝,还是寻找栖息地的新上帝,还是认为他自己就是上帝?(在进行命名活动,或者创造活动之时,鲁滨逊如此欣喜若狂,我差点儿以为他就是自己的上帝了!)

不过,长诗还是存在一些关于上帝的雪泥鸿爪。比如,第八节提到要给一只山羊洗礼,并取一个教名;第十一节,困居在英格兰的鲁滨逊,认为岛上生活的遗物 -- 那把刀子,具有“十字架”那样的重大意义。纵观全诗,仅这点只言片语。所以我差不多认为,诗中的鲁滨逊,作为一个存在个体,不仅具有生存的技能,而且基本不需要心灵的循导。这一点,与本诗集中的另一首长诗《麋鹿》有很大区别。后者不仅提到载着世俗乘客的长途汽车,途中经过教堂,而且作为“彼岸”象征的“麋鹿”,最终莅临人间,“像一座教堂,高高在上”。

既然这样,我猜想,能支撑鲁滨逊生活的可能只有他的“心”了,因为诗的第十一节,提到他回到英国后(英格兰其实也是一处偏狭的岛屿,毕肖普的讽喻可谓尖锐)垂垂老矣,心如止水,“曾经鲜活的灵魂已无迹可寻”。所以,当地博物馆提出,要收藏他的岛上生活物件,鲁滨逊甚至觉得是无稽之谈。此时此刻,提倡“博物”的毕肖普,不亚于给了我们的一记响亮的耳光。诗作者在进行了自然博物、社会博物之后,断然告诉我们,作为官方历史的“博物馆”,其实毫无价值可言。但是,诗界对毕肖普的评述 -- “寻找归属感,体验悲伤与渴望”, 似乎也可用来说明长诗中的鲁滨逊。当然,我是能感受诗作者/鲁滨逊心中那空无一物的悲伤的,尤其在最后的第十二节,以死去多年的“星期五”作为结尾! “还有星期五,我亲爱的星期五,他死于麻疹/到今年三月,已整整十七个年头。”这也应验了圣经中的那句话:“我的肺腑啊,我的肺腑啊,我心疼痛”(《圣经·耶利米书.哀叹犹大遭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