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丹霞、逛古村、住美宿,丹霞山麓的小时光,36小时玩转韶关

 山地之仔 2019-05-12

韶关可以说是珠三角的后花园,周末或者小长假到韶关度个假,是件惬意的事情。于是趁着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和人流错过,我在韶关找到了一段闲暇的时光。 在韶关东北郊,有一大片神奇的群山,红色的石头、红色的山崖,远远望去,有的像一座座暗红色的堡垒,有的像连绵的高墙,群山似玉宇琼楼,又像巍巍宝塔、擎天巨柱。这些红色砂砾岩石构成的山峦有一些共同点,山顶较为平缓,一面或几面山坡近乎垂直的陡崖而坡麓又缓缓地倾斜下来。这些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群山就是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的丹霞山。

狭义的丹霞山仅限北部的长老峰、海螺峰和宝珠峰构成的山块。广义的丹霞山却包括了这里有红石组成的290平方公里的丹霞山区。它位于南岭山脉南侧的一个山间盆地中,北部为丹霞山景区,东南部为韶石山景区,西部为巴寨景区,中部为锦江景区。整个地质公园呈现出一种红层峰林式结构,形状各异的大小石峰、石堡、石桥、石墙400多座,山石林立,高低参差,错落有致。

锦江从丹霞群峰中蜿蜒流过,如果想在水上看丹霞,离景区入口不远便是水上丹霞码头。而我更想近距离接触丹霞群峰,所以没有选择水上游丹霞。

丹霞山麓有不少特色客栈和民宿,在这依山傍水的地方住上一晚,是个不错的选择。

长老峰景区

长老峰景区是高处观丹霞群峰的好位置,有登山道和缆车两种上山方式。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正值正午,户外气温高达30摄氏度,决定偷懒选择了索道缆车上山。

与登山道爬半小时可以到达长老峰观日亭不同,坐缆车就只需要几分钟,就到达另一侧的宝珠峰。

与观日亭遥遥相对的宝珠观景台叫韶音亭。位于一片郁郁葱葱的丛林之中,但观景台前方倒是视野开阔,可远眺对面的丹霞山东部群峰。

韶音亭观景台是观丹霞东部群峰的好位置。在蓝天白云之下的丹霞群峰可谓雄伟壮观。

丹霞山的山峰造型各异、拟人拟物、拟兽拟禽,让你觉得它们是雕塑大师的杰作,但却无一不是出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比如这座僧帽峰,外形像极了济公那顶帽子。传说它是济公的帽子,我当然不相信了。须知丹霞山在恐龙时代就开始形成了。

丹霞山以赤壁丹崖为其地貌特征,大多直立或呈反坡,令人望而生畏。大部分悬崖都无法攀登,直到今天可供游人攀登的的悬崖道只有不多的数条,可登上的崖顶也只有几个,可谓“飞鸟回翔不敢度”,也有人说它“不是华山,险过华山”。目前可攀登的悬崖道均是这些古代小道、栈道的基础上修复的。虽然拓宽并安装了护栏、铁索,但仍不失强烈的刺激性。

由于山势险峻,交通不变。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基本无现代人类活动,保持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保持了物种的原始性和多样性。可以说丹霞山是个植物大宝库。

丹霞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合亚热带阔叶林的形成和发展。目前在核心区仍未遭人为破坏,保持着茂密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沟谷生长着亚热带沟谷雨林。有土层的缓坡上,长满了天然次生林。核心区沟谷及山顶的原始林和天然次生林内藤蔓交织,层次丰富,郁闭度很大,极难通行。在山顶或山谷地带,保存了大量古树名木。

天下名山各有奇致,而丹霞山遍山皆奇,古人有“山水有殊致,大块钟灵奇”之叹,丹霞山的山奇、崖奇、石奇,洞奇、桥(天生桥)奇、沟谷也奇,纵目丹霞山,堡状、锥状、墙状、塔状、柱状,形态各异,似万古金城,若千年石堡。

蜡炬永照天地间,这天柱石又名蜡烛石。

眺望远方的群峰,岩船林海,非常壮美。

遥望观日亭在山的另一侧,和韶音亭相距约二千多米。从韶音亭到观日亭,边走边拍,约40分钟时间。

雪岩寺

“径僻苔痕湿,林深暑气消。松间时舞鹤,树底乱鸣啁”。山谷中林木葱郁,清泉长流,哪怕外面三十几度高温,行走在林间小道上,也觉烦闷尽消,自自然然产生一种超脱、隐逸之情。是修心养性怡然自乐的风水宝地。这也是为什么从隋唐时期丹霞山就成为岭南风景胜地的原因,文人墨客常来赋诗题字,留下了荟萃夺目的摩崖石刻和碑刻。

僧道居士纷纷进山修行,丹霞山发现的石窟寺遗迹就有四十多处。有些已被修复如初。雪岩寺因位于海螺峰东侧基部的雪岩内故名雪岩寺,雪岩因崖壁上白色钙化沉淀如雪而得此名。明末这里被开辟为佛寺,民国后荒废。如今虽然修复了,但没有僧人在此修行了。

雪岩寺旁有一眼同样建于明末的石乳泉。

行走在林间栈道,偶然还能见到松鼠等小动物。

观日亭

到达观日亭,作为登山道的第一座峰,这里有不少游客,甚至有人下午时分就开始在上面扎帐篷守候着丹霞山的日出日落以及夜晚的星辰。

午后时光,显然不是观日最佳时间,但在观日亭上可远眺对面山崖上的仙居岩,岩中有一座道观。斜阳中,仿佛就是个与世隔绝的世外之地。

有关人文历史传说,丹霞山仙居岩相传是道教创始人张天师降白虎、救青龙时居住的岩洞。后人为纪念张天师降白虎,救青龙的恩德,便在此建庙,供于香火。直到清乾隆58年,仍有记载锦石岩尚有道士活动,道人陈誉深入韶石山腹地,重修金岩庙。

高处远眺丹霞西部群峰,锦江在峰丛中蜿蜒穿梭,偶见一两艘游船划破平静的江面,泛起阵阵涟漪,那微微的波纹仿佛也荡漾在我的心间。

从观日亭航拍,可见山脚下便是碧蓝的江水。

在观日亭航拍完,我们便开始徒步从另一边下山。

但没想到上山容易下山难,有一小段80度角的陡坡让很多人都战战兢兢。

别传寺

丹霞山这座名山,各种寺庙很多,总有信奉它的善男信女.

别传寺的山门外,有很多摩崖石刻,这些都是前人留下的瑰宝。

这些不同时期留下的作品,证明丹霞山不但是个自然风景地,更是一个沉淀了久远文化的人文之地。

阳元石景区

要说丹霞山的标志性景观,非阳元石莫属。

丹霞山里的阳元石可谓声名远播,这座擎天石柱接近30米高,直径7米,民间俗称为祖石、求子石,也叫男人石。因为外形像十足挺拔的男性生殖器。据说不少人不远万里而来,是为了向它朝圣,祈求重振雄风。待绕行至近时,赫赫阳元石更是形神毕露,此时游人当中的表情虽说不上人生百态,也堪说表情各异,有大大咧咧起哄开玩笑的,有引经据典认真探讨的,有尴尬不好意思的,再让导游说说关于阳元石的传说时,更会引来阵阵的欢声笑语。

阳元山算不上特别高大的山峰,习惯上人们认为高大者才为雄,但高大是相对的,主要在于其气势。丹霞山最高峰是主峰巴寨,海拔618米,就山高而论不过是小字辈,但丹霞山的山峰个个由悬崖峭壁构成,许多崖壁高达几百米,拔起于平川或河岸之上,危崖尽露。雄浑而富有力度,充满阳刚之美。就是小尺度的石峰,也似有擎天之力。

航拍阳元山石墙群就像群象出山

乌有·同金寨

这次住的民宿就在丹霞山景区里的同金寨,它是一家颇有来头的民宿哦,它便是被评为岭南精品民宿第三位的乌有·同金寨。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家丹霞山脚下的民宿,我知道这就是我一直要找的地方。

无人机航拍民宿附近的村子,真是一片多彩的田园风光。

民宿一楼大部分是公共活动空间,美式乡村风情的家具和设计,让我感觉特别放松舒适。

餐厅的暖黄色的灯光把气氛渲染得特别浪漫。

二楼有间会议室,宽趟明亮,十分大气。

这里连楼梯都特意精心地装饰一番。

来到房间,真的让我感叹不已,这真的就是我心目中所向往的田园生活。

美式田园风在中国落地生根,却开出这朵异常美丽的花。

乌有·同金寨满足了我心中的对美国田园风光的向往,但它似乎又不只是全套照搬美国的乡村风格。根据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又增加了一些现时较流行的元素。

这是个很适合周末放松的地方,可以在周边的田园亲身体验一下种植的乐趣,也可以在丹霞山里尽情闲逛,或者就像我一样,哪里都不去,只是在自己喜欢的地方,随意地拍拍照,能获得极大的满足。

入夜后的民宿,更是美得让人感觉不真实。

在这里,过一个慵懒的假期,实在是一种极大的满足。

双峰寨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餐但去二十公里外的双峰寨,听说这里曾经发生过很多传奇故事,于是决定亲身里面体验一下。

这座寨城距丹霞山仅23公里,位于广东省仁化县城西19公里的石塘村,是乡绅李自胜住宅,外形成长方形,石灰及青砖砌成,是少有的巨型寨堡。历经土匪劫难、农民暴动、红色革命,至今依然挺立。

据说当年的石塘村是粤北地区十分繁华的村落,所以经常被土匪骚扰,于是当地乡坤便建了这座堡垒来保家护村。

踏入这座古老的堡垒,我一下就被它古朴的气息所迷倒。

双峰寨原名石塘寨,后来取寨门的前门楣横匾“双峰保障”之意,改称为“双峰寨”至今。

关于这座神秘的堡垒,来历可不简单。

在战乱年代,本地乡绅李自胜因家境富足,很受土匪青睐,屡遭土匪掠夺,为防范土匪,李自胜筹银三万两,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动工,至庚戌年告竣(公元1915年),用了十六年的时间建成,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也许正是匪乱,才使得主人在寨子的安全防护上挖空心思,造就了双峰寨独特的建筑方法与建筑格局

城墙走廊的有数处炮眼远眺,任何一个目标都尽入眼底;走着还不时发现一些青砖上烧成有“费金三万”、“李自性视公名下”、“李德仁等筹建”的字迹。

石塘古村

出了寨子后门,就是石塘古村。如果说双峰寨是冷峻的,那么,古村就是温情的。这里有数座宗祠,平时都是老人家坐在一起聊天喝茶的地方。

漫步古镇小巷,蜿蜒曲折,彼此联接相通,小道长满青苔,许多院落已杂草丛生。也许今日的落寞,映射出曾经的林立街铺,琳琅满目;映射出曾经的熙熙攘攘,人头颤动。

抚摸那一堵堵斑驳陆离的青砖墙,每座老屋都有他自己的故事;每一口老井,流出的是岁月的光阴;隐隐飘来月姐歌,更唱出了多少女子的期许与愿望。

古村中心的三多堂是家非常独特的过路祠堂,是前后通行的,相当于一个交通要道。这是非常罕见的,据说村中的其它祠堂都是从这里发展出去的。

不觉一阵酒香扑鼻而来,是的,一定是石塘村独有的堆花酒,浓香悠长,如同这里的民风气息,朴实

时光隧道般的最美铁路

韶关有一条很火的铁路,被网友们称为时光隧道。它就是大宝山铁路支线。

位于马坝的大宝山支线。这条铁轨的两旁都种满了树木,当四季变换的时候,这里的景色让人美得窒息。

春天的时候绿色的植物形成了一个拱形的门廊,春意盎然,满眼皆绿,生机勃勃;夏日酷暑,浓荫遮盖,清凉气爽;寒冬腊月,阳光透过空隙,洒下一片温暖的阳光。像是梦的入口,有一种言语无法表达的美。

据说这里一天只有两趟趟列车经过。南方的盎盎绿意加上灰冷的铁路,有一种落差美,适合拍摄文艺风的照片。

虽然一天只有两班火车经过,但所闻还是有因为拍照发生的意外。所以铁路局是不推荐大家前往的。

这里算不上什么大景,来来去去就是几个角度。可想而知如果大批游人前往,场面是多么难看的。

在我心目中,铁路适合孤独的拍摄主题。如果人潮拥挤将会失去它宁静的美。也许小众的地方更应该让它继续孤独。

为了迎合小清新主题,我借了这顶帽子。看起来效果还不错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