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大事则全力以赴 | 塑造日本人心性的阳明学

 关夫之 2019-05-12

导 读 

阳明心学曾深刻影响日本社会的转型,对日本人心性气质的形成产生过深远影响。每周末,我们特推出《塑造日本人心性的阳明学》连载,今天分享的篇章主题是:遇大事则全力以赴。

“遇大事则全力以赴,无事则保重身体以备不测。”这是日本著名的阳明学践行者西乡隆盛的生死观。始终追求卓越是他不变的追求,“无私”不仅是他倡导的学说,更是他穷尽一生践行的准则。体会这份“无私”,触碰卓越的生命,对我们的人生亦是一份难能可贵的启迪。

西乡隆盛(点击了解更多),其最突出的精神就是“无私”。有许多与此相关的语录。“爱己为最不善也。修业无果、诸事难成、无心思过,伐功而骄慢生,皆因自爱起,故不可偏私爱己也。”直言自私是一切的元凶,即,出发点局限于“私”,则最终无法实现“私”的目标。

在《遗训》的最后,他提出“克己,临于万事欲克而不得” 【1】,强调“事上磨炼”的重要性。这里说的“万事”,与其说是朱子学讲的究理的对象,不如说是阳明学中“事上磨炼”的对象。王阳明教诲人们要“去人欲”,通过“事上磨炼”来进行工作。这一思想在耿直的西乡隆盛身上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他作为萨摩藩的下级官僚,将认真工作作为第一要务。身为藩内的反主流派,他却认真执行自己负责的工作,正是这一点得到了岛津齐彬所认可。他与岛津齐彬麾下的勤王志士交流,将“忠君爱国”的思想坚持到底。这也是内村鉴三高度评价西乡的原因所在。在明治维新的激流之中,西乡作为志士,作为官军总司令官,将“无私”作为贯穿其“志”之核心,被反复强调。

西乡隆盛本人也从儒学中受益良多。他不局限于朱子学和阳明学之类的儒学,也涉猎一般日本人相对陌生的《韩非子》,并称之为“英雄之书。”但是,最终他把自己治学的目的归于一点——“道乃天地自然之道,故讲学之道,在于敬天爱人,以克己修身为终始也。”敬天爱人是西乡隆盛的标志性口号,做学问也是为了敬天爱人。

“克己极功‘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克己非易事,为此,强调《论语》中说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王阳明所追求的或许正是西乡这样的人生态度。这种“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去人欲”的实际体现。这种不拘泥的精神正是王阳明所要表达的,能如此,则一切可成。而多数人由于“人欲”,导致难得、可贵的才能无法施展。

西乡隆盛被流放到大岛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被世间所认可,他在这一阶段专心读书学习,年轻的西乡隆盛曾经历过这种心境,没有什么能比不拘泥的人生更精彩。

《遗训》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应该是“不惜命、不图名、亦不为官位、钱财之人,困于对也。然无困于对者共患难,国家大业不得成也”,这是西乡隆盛自身的真实写照。在阳明学的理念中,人都有追求“货(财产)、色(色欲)、利(利益)、名(名声)”的欲望,那么,就从去除这些欲望开始。之所以是大西乡,是因为他做到了看似容易却没有人能做到的事情。

“夭寿就是夭折与长寿”,体现了西乡盛隆的生死观。这本来是《论语》中的句子,也正是西乡隆盛独有的语言。遇大事则全力以赴,无事则保重身体以备不测。

注释:

【1】西乡隆盛有言 :“凡人皆以克己成 , 以纵己败。克己 , 临于万事欲克而不得,故先修身养性而后成也。”

《塑造日本人心性的阳明学》,作者吉田和男,毕业于京都大学经济学部,工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其研究方向涉及数理经济学、日本经济论、日本财政论、复杂经济学、宪法学、阳明学、哲学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自19世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现代国家,至今位居世界经济版图前四强。在日本完成这一历史性转型的过程中,阳明心学发挥了巨大作用——无论是“近江圣人”中江藤树、“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还是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众多在日本近现代史中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曾学习过阳明学。阳明学,不仅深刻影响了日本社会的转型,也深深塑造了几代日本人的心性气质。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渐步入现代化改革的深水区。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同在儒家文化圈,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文化复兴、经济转型等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问题与挑战,在数十年前的日本社会或许都能找到镜像与启示。

相关推荐


■ 西乡隆盛:阳明学的忠实践行者

■ “一以贯之”,践行阳明学 

■ 日本明治维新先驱 -- 吉田松阴的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