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方:紫河车粉500g、蛤蚧300g、生水蛭100g、 川贝母80g、蜈蚣60g、甘草60g、 桔梗15Og、陈皮12Og。(经济条件好者可加入冬虫夏草) 将上述中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粒为0.3克。装瓶、消毒、密封。 功效:消炎、平喘、祛痰、固本。 用法:每日3次 每次6粒。 此方来自于民间,经过增减定型于此,用于顽固性哮喘效果相当好。我临床上一般用于顽固性哮喘后期治疗。即急性期兼有炎症先用西药或汤药处理,再配此方巩固治疗三个月,一般即痊愈。 现举二例示之: 例一.芦某某,女,65岁。慢性气管炎兼肺气肿哮喘十多年,每年一入冬,遇外感即引发哮喘,胸闷,气短,咳嗽,痰多。急性期我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之,一周后即诸症平息,转入上方胶囊服之,三个月一冬过去,未在复发。第二年秋末开始再服一料。以后未见再犯旧疾。老人甚是高兴。 例二.陈某,男,42岁。一房地产老总,自幼患支气管哮喘,多方寻医,久治不愈,经人介绍求诊我处。刻诊:中等个子,面略黑泛油,人胖。查证:胸闷,气短,咳嗽,痰中带血,西医诊断支气管扩张性哮喘,观舌暗红,苔厚腻,饮食二便尚可。中医辨证:痰热阻肺,湿热蕴结,处甘露消毒丹加白芨,十剂,诸症平息。后以上方加入牛黄粉虫草制成胶囊服用一冬,支扩哮喘痊愈。追访以后未见再犯。 作者:王幸福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慢性疾患。先师郭国兴行医70余载,善治疑难杂症。他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本病发作时痰气相击,喉间哮鸣有声,呼吸困难,严重时病人面唇青紫,大汗淋漓,痛苦不堪; 而粘痰一经咯出,或经平喘解痉祛痰等法治疗后病情即可迅速缓解。由此说明,宿痰伏于体内,遇某种诱因而诱发,以致痰浊外邪搏击于气道,是哮喘的基本病因病理。驱除潜伏的顽痰是根治本病的关键。 郭老据此病机,制一专方,名莱菔子散: 莱菔子500g (蒸熟晒干) ,猪牙皂角15g (去黑皮及背筋)。二味共研细末收瓶内勿泄气,早晚用生姜汤送服3g,小儿酌减。 按: 莱菔子辛甘,入肺胃经。功用下气定喘,消食化痰。《滇南本草》: “下气宽中,消膨胀,降痰,定吼喘… …”。猪牙皂辛咸,温,有毒。入肺、胃、大肠经· 功用: 通窍、涤痰,搜风,杀虫。《药品化义》谓:“皂荚为搜痰快药。”本方哮喘缓解期或发作期均可服用。猪牙皂虽有毒,生姜可解之。郭国兴师运用多年,疗效显著。笔者为郭老助手及学术继承人,与老师朝夕相处故传与之。笔者一亲戚之女,素患哮喘病,发作时经西医治疗能缓解,但终不断根,后经采用本方治疗后几年未见发病, 身体渐壮,故将本方献出,供同道参考。 上文摘自《陕西中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