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补血中药 生地黄 【又名】地髓、干地黄、生地。 【性味】味甘、苦,性寒 【归经】人心、肝、肾 【成分】地黄块根主要含β谷甾醇与甘露醇,以及少量豆甾 醇,微量的莱油甾醇,还含有地黄素、生物碱、脂肪酸、梓醇、葡萄糖 与维生素A类物质 【药理作用】滋阴养血,养阴生津 (1)止血作用:实验证明,生地黄的提取物有促进血液凝固的 作用。 (2)强心、利尿:对衰弱的心脏,其强心作用较显著,主要作用 于心肌 (3)降血糖作用显著,能抑制实验性高血糖。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阴虛发热、消渴、吐血, (1)治疗温热性疾病:有舌绎、口渴、便秘、睡眠不安症候的,可 用生地配玄参、麦冬等以清热。 (2)用于治疗血热而致的出血:治吐血、衄血,可配以茅根、芦 根;治尿血,配木通、车前子;痔疮出血,可配地榆、槐角。 (3)用于治疗阴虛内热所致的咳嗽、大便干结、习惯性便秘。 (4)用于治疗血热所致的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皮癣等。 (5)用于治疗糖尿病,配以天冬、杞子等。 (6)用于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量】9~30克 注意】脾虚泄泻、胃虛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 白茅根 【又名】甜草根、毛毛根、茅草根。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入肺、胃、小肠经。 【成分】含多量钾盐、蔗糖、葪萄糖、少量果糖、木糖及柠檬 酸、草酸、苹果酸等,又含淀粉。另有报道,从白茅根中分离出白头 翁素 【药理作用】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1)利尿作用:可能与白茅根中含丰富钾盐有关。 (2)止血作用:茅花能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并能降低血 管通透性。 (3)抗菌作用:对宋内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小便不利、水 肿 (1)用于治疗咯血、鼻出血、尿血而属热症者,需配以生地、黑 山栀、藕节等 (2)用于治疗急性肾炎,取其有利尿消肿作用。配以车前草、 玉米须等 (3)用于治疗温热病烦渴(配芦根)恶心呕吐(配葛根)。 此外,以茅根、赤小豆共煎汤,对治疗黄疸水肿有一定作用。 单用茅根煎汤代茶可清热利尿 【用量】煎汤9~15克,鲜茅根30~60克,鲜者效著 【注意】脾胃虛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藕节 【又名】光菜、莲藕、莲莱。 【性味】味甘、涩,性平。 【归经】入手少阴,足阳明、厥阴经 【成分】含鞣质、天门冬素、淀粉、维生素C、过氧化物酸等 【药理作用】健睥开胃,益气生肌,止血散瘀。鲜藕清热凉 血,煅炭消瘀止血、收敛作用较强,实验证明能缩短出血时间。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止血 (1)常用于肺胃燥热出血、鼻出血,但需配其他止血药和清热 凉血药同用,如肺热咯血,配茜草炭、生地、阿胶、川贝、杏仁等。 (2)在幔性出血性疾病中,可在滋养强壮药中加入藕节、仙鹤 草等,以加强止血作用 【用量】千品9~30克,鲜品30~60克。 酸枣仁 【又名】酸枣核、枣仁、山枣仁、棘刺实。 【性味】味甘、酸,性平。 【归经】人心、脾、肝、胆经。 【成分】含多量脂肪酸和蛋白质,并有两种甾醇。又含皂甙 (为白桦脂酸、白桦脂醇)多量维生素C、有机酸等 【药理作用】养肝,安神,宁心,敛汗 (1)镇静、催眠作用:生用药效较好,久炒则失去镇静效能 (2)降压作 引起血压持续下降。 (3)对子宫有兴奋作用。 (4)有镇痛降温作用。 (5)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抗体溶血素的生成,加强巨噬细胞吞 噬功能 (6)对动物实验性烫伤有减轻局部水肿作用。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虛烦不眠、惊悸。 (1)治疗失眠:适用于血虚而致的心烦、不眠,对于兼有心悸不 安、虚汘的患者尤为适用,例如神经衰弱、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常 配茯苓、龙眼肉和补益气血之品。 (2)治疗体弱多汗:配以五味子、白芍、党参等 【用量】9~18克,大剂量可用至30克 【注意】凡有实邪郁火及患有滑泄症者慎服。 丹 参 【又名】赤参、红根、山参根、大红袍、奔马草、活血根。 【性味】味苦,性微寒, 【归经】入心、肝经。 【成分】根含呋喃并菲醌类色素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 酮Ⅱb异丹参酮Ⅰ、异丹参酮Ⅱ、异隐丹参酮、丹参新酮、丹参醇 I和Ⅱ此外尚含维生素E。 【药理作用】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 (1)扩张血管和降压,并能缩短心肌缺血的持续时间。 (2)抗菌作用:抑制结核杆菌、某些致病性真菌及霍乱弧菌的 生长。 (3)有降血糖作用 4)可使骨折局部瘀血减轻,促进骨折愈合 (5)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 (6)提高免疫调节能力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心绞痛、瘀血腹痛、惊悸不眠。 (1)用于治疗心脉阻滞所致的心绞痛,取其有疏通瘀塞、扩张 管的作用。 (2)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困难、痛经、产后恶露、瘀滞 作痛,可单味碾末冲服。 (3)用于治疗心血不足所致的神经衰弱,有心悸、失眠、烦躁不 安者,可用丹参12克,水煎,分早晚服用 (4)用于治疗肝郁胁痛,适宜于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有肝脾 肿大、肝功能差者,取其有祛痰之力,常用丹参30克,配糯稻根30 克,红糖30克,煎煮成500毫升左右,分2~3次温服,对降低谷丙 转氨酶有一定帮助 (5)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配当归、元参、鸡血藤等。 (6)用于治疗高血压,取其有降压和镇静作用。 【用量】祛瘀活血一般用6~15克,大剂量用15~30克,脉 管炎重用30~60克。但有出血倾向者不宜用大剂量。 【注意】无瘀血者慎服。 龙眼肉 【又名】桂圆肉、龙眼干、元肉、益智、蜜脾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人心、脾经。 【成分】含葡萄糖、蔗糖、维生素A和B、蛋白质、脂肪、鞣质 及无机元素等 【药理作用】 (1)龙眼肉对与衰老过程有密切关系的黄素蛋白—一脑B型 单胺氧化酶(MAOB)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龙眼肉可延缓衰 老 ②)龙眼肉可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它和蛤蚧的复合提取液对小 鼠遭受高温、低温、缺氧刺激时有明显保护作用。还能增加正常 鼠的体重,对利血平化小鼠体重下降有非常显著的对抗作用 3)龙眼肉和蛤蚧的提取液可増加小鼠脾重,提高小鼠对静脉 注射碳粒的廓清指数,表明能增加网状内皮系统活性 (4)龙眼肉有一定的抗癌、抑菌活性 (5)增加冠脉血流量,降血脂 【临床应用】 (1)心脾虚损的失眠、惊悸、怔忡,与酸枣仁、远志、白术、茯苓、 当归同用 (2)气血不足、体虛力弱,单味熬膏,或与黄芪、党参等同用 (3)失眠、健忘,与枣仁、茯苓、远志同用 【用量】9~15克,水煎服 注意】内有痰火及湿滞停顿者忌用 【又名】田七、参三七、金不换、滇七、人参三七 【性味】味甘、微苦,性温 【归经】入肝、胃、大肠经 【成分】含三七皂甙、黄酮甙等 【药理作用】祛瘀止血,消肿止痛,养生抗衰。 (1)止血:缩短凝血时间,并有收缩血管作用 (2)増加冠脉流量:三七黄酮明显増加冠状动脉流量,同时 肌耗氧量减少 (3)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能升高空腹血糖,并能使葪萄糖 性高血糖降低,有双向调节作用 (4)有镇痛抗炎作用 (5)减轻肝损伤。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等出血症 (1)用于治疗有血瘀肿痛的跌打内伤或外伤出血,使淤祛血 止,肿消痛止 (2)治吐血、肺胃出血,常配白及、藕汁、茅根之类。对胃、十二 指肠溃疡的顽固疼痛,有止痛和预防出血作用。 (3)治疗崩漏、月经过多、血出紫黑成块者。 此外,内服三七末对治疗冠心病也有一定帮助。 【用量】粉剂1.5~3克;入煎剂用3~9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