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2日 是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 在大自然的灾难面前 人类显得那么无助、渺小 这些自然灾害 你了解多少? 气象水文灾害 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 和国民经济建设 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台 风 台风是赤道以北,日界线以西 亚洲太平洋国家或地区 对热带气旋的一个分级 自1989年起 我国采用国际热带气旋名称和等级划分标准 热带低压(Tropical depression) 最大风速6~7 级,(10.8~17.1 m/s) ▼ 2018年9月 葵花-8号卫星监测到的巴士海峡热带低压 热带风暴(Tropical storm) 最大风速8~9 级,(17.2~24.4m/s) 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 最大风速10~11 级,(24.5~32.6m/s) ▼ 2018年7月,热带风暴安比 台风(Typhoon) 最大风速12~13级,(32.7~41.4m/s) 强台风(Severe typhoon) 最大风速14~15级(41.5~50.9m/s) ▼ 2018年9月,强台风山竹 超强台风(Super Typhoon) 最大风速≥16级(≥51.0m/s) ▼ 2018年7月,超强台风玛莉亚 飓 风 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地区 将最大风速达32.7米/秒 风力为12级以上 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 也泛指狂风和任何热带气旋 以及风力达12级的任何大风 飓风中心有一个风眼 风眼愈小,破坏力愈大 其意义和台风类似,只是产生地点不同 北京时间2015年9月 美国宇航局首次观测到“基洛”、 “伊格纳西奥”和“希梅纳” 三大飓风齐聚太平洋上空时的宏大场景 龙 卷 风 是发生于直展云系底部 和下垫面之间的直立空管状旋转气流 春、夏季多发 可见于热带和温带地区 包括美洲内陆、澳洲西部、 印度半岛东北部等 分为多涡旋龙卷、陆龙卷、水龙卷 等 尘卷风和火龙卷是与龙卷风相近的旋风 但不属于龙卷风范畴 冰 雹 当云中的雨点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 被带到0℃以下的高空时 凝固成小冰珠 气流减弱时,小冰珠回落 当含水汽的上升气流再增大 小冰珠再上升并增大 如此上下翩腾 小冰珠就可能逐渐成为大冰雹 最后落到地面 暴 雨 中国气象上规定 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 或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 特大暴雨可造成洪涝和严重的水土流失 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 雨水不能迅速宣泄 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 会造成更多的地质灾害 雷 暴 是发生于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局地强对流天气 伴随有雷击、闪电、强风或显著的降水 例如雨或冰雹 常发生于春季和夏季,例如夏季午后 但也可能在冬季随暴风雪发生 被称为雷雪 冻 害 冬季无积雪或积雪不稳定 入冬剧烈降温型 早春回暖时遇较强冷空气 植物、农作物都可能遭受冻害 ![]() 雪 害 我国北方、西北等高纬度地区 农田或公路上频发雪害 干 旱 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 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 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 ![]() 地质灾害 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 地质作用(现象) 地 震 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应力 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构造地震 约占全球天然地震的90% 释放能量约占地震总能量的99% 也是破坏性最大的地震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 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 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 震级每相差1级 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 根据不同强度地震的破坏能力 震级进一步划分为5个级别 超微震,小于1级 人们不能感觉,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 微震,1-3级 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 小震,3-5级 级别地震人们可以感觉 故有时也称有感地震 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震,5-7级 该级别地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 ![]() 2018年2月6日深夜 台湾花莲突发6.5级地震 大地震,大于7级 该级地震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 ![]()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是典型的构造地震 ![]()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06月 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 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 但含义并有一样 同一个地震 震级只有一个 但烈度却因地而异 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 ![]()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06月 引自地质出版社《地球科学大辞典》 《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02月 泥石流 也称“蛟龙” 在山区沟谷中 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 含有大量泥水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按物质组成划分为 泥石流、泥流、水石流三类 流体性质可分为粘性和稀性泥石流 此外还有按水源类型划分的 降雨、冰川、溃坝型 按地形形态划分的沟谷型、坡面型等 ▼ ![]() 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崩 塌 指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 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 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 ![]() 一般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 高度大于30米的高陡坡上 滑 坡 也称“走山” 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 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 整体地或分散地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 ![]() 滑坡多发生在坡度小于50度的斜坡上 地面塌陷 指地表岩、土体在重力因素作用下 向下陷落 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 ▼ ![]() 2016年4月21日,杭州发生地面塌陷 当地交警经仔细观察预知灾害并疏导交通 火 山 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 从火山口向地表释放的地质现象 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也是地球内部能量 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释放形式 我国火山基本处于休眠状态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 ![]() 模拟火山爆发场景 除了火山喷发本身会造成直接灾害 火山喷发还会引起间接灾害 碎屑污染、火山碎屑流、熔岩流 火山喷发引起的泥石流、滑坡、地震、海啸等 ![]() 此外,地质灾害还有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 以及地热害等 海洋灾害 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 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 风 暴 潮 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 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 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 “气象海啸”或“风潮” ![]() 赤 潮 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 关于赤潮成因尚没有定论 科学家们认为 赤潮是近岸海水受到有机物污染所致 当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主要是食品、造纸和印染工业) 和农业废水流入海洋后 再加上海区的其他理化因素 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时 赤潮生物便会急剧繁殖起来 便形成赤潮 ![]() 海 冰 固定冰与海岸、海底或岛屿冻结在一起 能随海面升降 流冰漂浮在海面 随着海面风向和海流向各处移动 海冰在冻结和融化过程中 会引起海况的变化 流冰会影响船舰航行和危害海上建筑物 ![]() 厄尔尼诺 & 拉尼娜 热带太平洋的正常海温状态示意图 ▼ ![]() 厄尔尼诺现象指 太平洋东部和中部 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 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 造成一些地区干旱 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厄尔尼诺示意图 ▼ ![]() ![]() ![]() 拉尼娜现象 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 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 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 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 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拉尼娜示意图 ▼ ![]() ![]() 5·12 我们再一次缅怀逝者 我们不仅记住了那场令人悲伤和遗憾和灾难 更要记住 大灾之后国人所表现出的坚强和勇气 要记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情谊和爱心 要记住国家和人民军队 在天灾降临后是最可靠的倚仗 要记住那些关键时刻 对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朋友 话题 了解完自然灾害 除了学会自救 也请在点点滴滴中爱护自然 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你经历过自然灾害吗? 我们留言区见 - END - |
|
来自: 袁承志dtau70na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