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言:“棍棒底下出孝子”,直至今日,这句话依然广为流传。但在如今这个社会,这句话适合吗?古人所谓的“棍棒”,是打孩子还是“严厉”的意思呢? 从我父母那一代说起,六七十年代,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被父母打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说哪家孩子没被打过,简直就是奇迹。在他们那个年代,彻底的给大家展示了什么叫“棍棒教育”,因为在他们的传统思想中认为,只有棍棒才能教出孝子。 但到如今这个新时代,随着时代的变化,生活条件的改善,父母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了,教育孩子的理念也开始发生了改变。如今的父母已经开始不再信奉“棍棒”教育了,开始推崇快乐教育,拒绝对孩子体罚和打骂。 给孩子讲道理有用吗?当孩子犯错时,现在的父母都是采取教导的方式,苦口婆心的开导孩子,但效果微乎其微,孩子不听;也就导致很多家长不得不再次利用起“棍棒”教育,效果很显著。 为什么给孩子讲道理无用?因为孩子受年龄限制,孩子的主观意识还没完善,导致他们分不清谎言和善意。 在孩子的眼中,跟他们普及“潜规则”是想不通的,他们只能理解表面的“规则”,更深层次的他们理解不了。所以说,对于低龄段的孩子而言,讲道理是行不通的。不要尝试让他们循规蹈矩,只会徒增烦恼。 我们都知道采取打骂的方式是不对的,男人打女人是无能,父母打孩子,也是无能的表现。 可是,很多时候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只有采取最无能的方式,这是最直接,也是见效最快的方式。 在此声明:采取无能的打骂方式仅限父母,不包括老师,老师打孩子,违反了法律程序。 有句俗话说得好:“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教育孩子这条道路上,我同样赞同,当父母的可以把鼓励和惩戒相结合起来,适当的惩戒未尝不可。 只是采取的方式要有轻重,不能长期这样做,偶尔用一次会有奇效。 如果长期用,就成为家庭暴力,现在那么多人反对打骂孩子,就是因为这种情况。孙子兵法,不也说吗:“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同理是否也可以说,打孩子者,家之大事,不可不慎也。 复旦教授钱文忠就曾讲过:“不要对孩子让步,该揍就得揍”。 对此此话,我是持赞同观点的。每位孩子总有让人烦的时候,父母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为了给孩子涨点记性,采取打一顿的方式。 但是在“揍”孩子的这个过程中,父母下手要有轻重,要知道那些地方能打,那些地方不能打,别下重手。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