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忆母亲

 Xtveteran 2019-05-12

我妈,王枝妮,1897年2月13日生于邢台县黄台底村一户极贫的家庭。据妈说,她幼小时就很少吃过饱饭。姥爷姥姥是靠租种二亩薄地来维持生活的。

妈长到15岁时,虽然家穷,却心地善良,有一颗扶弱助人之心,待人亲切热情。当时,她看到本家一位六岁的小侄女强景,横遭继母迫害,在大雪纷飞的寒冬,不让强景穿鞋袜,脚冻得肿胀化脓,脚趾都粘在一起,疼的不能走路,整天哭哭啼啼。妈见此女实在可怜,便把小强景夜晚抱到自己炕上,除了盖厚被暖脚外,每天晚上都用热药水不厌其烦地精心给他洗脚。经过妈一个多月耐心陪护下,双脚终于得到痊愈。强景后来长成苗条淑女,对妈的恩德终生不忘。

妈18岁与父亲结婚。过门后过的又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的穷苦日子,在贫困中挣扎着度日。为谋生机,父亲只好背井离乡,常年奔波到山西和顺县马坊村买卖加工羊皮为生。妈也只能在大石头庄村顽强地支撑苦熬着。凭着聪明勤劳的双手,与财主家穿针引线、拆洗衣被、做衣做鞋、打零工来维持生活。

妈一生共生了我们姐弟五人:我的三个姐姐、我和弟弟。因家太穷,养活不起,在二姐生下后妈就强忍狠心、眼含热泪把二姐活活掐死,却随即给一财主的女儿去当奶妈。

1938年冬,因在家无法生活,妈拉着我们姐弟四人,流浪到山西和顺县马坊村与父亲同居。温饱的日子过了不久,1940年秋日本鬼子扫荡到了马坊村,混乱中父亲因护玉米被坏人害死。全家人又失去生活来源,妈无奈地说:“咱死也回咱邢台石头庄吧!”于是在1941年正月初六,妈又领着我们姐弟四人,拖儿带女,背着行李,从马坊村出发,徒步往邢台而走。一路上走一段,歇一阵,饿了就乞讨饭吃一口,日行夜宿,一共走了六天,行程三百余里,才回到大石头庄村。

到村后暂住邻居一间闲屋。为减轻拖累,妈当机立断及早把两个有婆家的姐姐嫁娶出门。妈仍靠给有钱人打工和亲戚接济来维持生活 。有时饭实在接不上,我和弟弟便上街讨饭。

祸不单行,漏房子偏逢连阴雨。1941年邢台地区遭受特大旱灾,秋粮绝收。村里许多农民都外出逃荒,财主家也再不用零工了,妈愁得日夜睡不着 ,头发变白了,眼也看不清物了。眼看我们母子三人没有一点生活出路,将活活饿死,在万般无奈下,为给我找一条生路,把我卖到南和县做了义子。在与我离别时,妈撕心裂肺似的把我拉到她的面前,泣不成声地说:“儿啊!你去逃命吧!长大了不要忘记妈,不要忘记大石头庄是你的根。”说罢挥泪而别,人贩就把我带走了。

分别后,妈又带着弟弟到山西平定县谋生。七年后我在邢台一中上学,我常思念妈,多次写信求妈回来与我团聚。妈也很挂念我,接信后便冒着严寒艰难地回到大石头庄村,我见了妈抱头痛哭,互诉七年来日夜思念之情。

因那时我在上中学,无力供养妈的生活,50多岁的她毫不犹豫地参加了生产队的劳动,过起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一直到1975年无疾而终,享年78岁。

妈妈啊妈妈!我敬爱的妈妈!我为您艰难辛苦一生,未享晚年幸福而悲伤;为我没有很好尽孝而惋惜懊悔。我永远不忘您那慈眉善目之面和千辛万苦扶育我长大成人之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