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的日军单兵战斗力很强,训练极为严酷,且文化素质较高,没有文盲,大部分都能看懂地图,能够准确理解上级作战意图,低级军官出现伤亡的话,军曹之类的高阶士兵能够迅速接替指挥继续作战。 日军执着且近乎病态地重视射击和拼刺。打靶都是200米以上,关东军成立的围剿抗联的别动队训练都是打400米靶。掷弹筒射手两到三发绝对能敲掉对方机枪阵地。平型关伏击战,两三个日本兵背靠背一人一支三八大盖几乎弹无虚发地打掉了十多个战士。肉搏战自不必多说,初期能够与日军肉搏不落下风的军队唯有使大刀的西北军一家。菲律宾作战,几乎全是复员治安兵入役且补给匮乏营养不良的奈良旅团在火力完全不占优势情况下硬是用刺刀撕开了美军防线,另一路日军用自行车完成了闪电战式的突击。 就是在后期,人数不多的拉孟守备队给中美联军造成了几乎十倍于己的伤亡,日薄西山负责治安的派遣军打出了个一号作战,冲绳战役明显降低了日美两军伤亡比,硫磺岛更是几乎达到了1比1的水平。海军打珍珠港时鱼雷机敢于贴着海浪投雷,中途岛之战,中途岛的美军飞机各波次都是有去无回,日机损失微乎其微。不过后来南云长官脑袋锈了……导致日军海航大批飞行精英就此陨落,后来只能靠神风了…… 总的来说,日军无论陆海士兵都是很能打的,某种程度上来讲,正是日军强大的作战能力导致自己挨了两颗原子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