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程砚秋先生首演《锁麟囊》以来,广受欢迎,大家不仅沉醉于曼妙的声腔、优美的身段和跌宕起伏的剧情,更为薛小姐那“怜贫济困”的古朴情怀而感动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等后学,依然在努力揣摩体会着大师当年的创作心意,力图准确把握人物,塑造出大家心目中的“这一个”形象。 对于这个人物,我想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善”。剧中人物的性格命运无不围绕着这一主要性格特征展开。恰如末场西皮流水中唱道的“善果心花可自豪”。 不刁蛮的阔小姐 出嫁前夕,对嫁妆的不满、近乎完美主义的挑剔,突显了她富家小姐的身份。对于嫁妆的要求,她细致入微,绣鞋上鸳鸯的动态,要绣在鞋的哪个位置,都详细地要求出来。她的娇气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她只是一个养在深闺尚不识人间疾苦的娇小姐。但这份娇气不可表现得太过,过则给人刁蛮之感。她并非有意和家人过不去,故意刁难大家,她只是固执地在追求完美。所以,当母亲对她说,要体谅薛良偌大年纪时,她不但表示“锁麟囊”可以不必调换,还吩咐梅香给老大爷一锭银子,作为娇小姐的她善意体谅了老家人的难处与辛劳。 这场戏以这样的方式表现薛小姐的善良,既有人物的特质,又不与她的性格相冲突。虽是娇生惯养的大小姐,但不会使观众反感或者生厌。同时,作为全剧的开篇,此时明确了她善良通达的人物性格。 春秋亭的感悟 当两顶花轿同时避雨春秋亭,她被轿外哭声所吸引。略加思索后,她认识到“世上何尝尽富豪,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号啕”。这是她的一个转变,婚后即为人妻,在此时让她有这样的感触,逐渐成熟起来,并体悟到人间冷暖,真是恰如其分!接着,听到不断的哭声,她吩咐梅香去一看究竟。而梅香的态度令薛小姐觉得很不可取,于是加以训斥。这里体现了她的做人准则,即“怜贫济困是人道,哪有个袖手旁观在壁上瞧”。 接下来的赠囊行为,非常巧妙地暗合了她单纯善良的性格特点。试想,若是一名颇富心机、老于世故的女子,即使有心济困,又怎会一下子把价值不菲的珠宝袋轻易送人?这个举动,又一次强化了她不识人间疾苦的闺门小姐的人物形象,金钱在她眼里似乎没有概念!她要做的只是尽到自己的一份善意。因此,当梅香欲将名姓告与赵家时,她急切地阻止,这是至情至性的施者情怀,“漂母饭信,非为报也”。 归宁遇水 这几乎是个过场戏,却又是非常重要的一场戏。先是通过梅香之口,简单扼要得叙述了薛小姐婚后六年的生活。接着突遭洪水,一场灾难颠覆了她原来安逸富足的生活。 薛小姐此时已然是薛娘子的身份,有丈夫、有孩子,一如最平常却最幸福的主妇。此时的她,脸上早没有了出嫁前的娇羞,却多了几分为人妻为人母的从容明媚之色。 像所有妈妈一样,面对孩子天真顽皮的问题“妈,到底有绿马吗?”,薛小姐温柔慈爱地哄道“有,有,有……”。这使我们感到亲切自然,生活中我们不也常听到这样哄小孩子的话语吗?语气的变化,使同样的三个字表现出了最真实可信的母爱。“这是我疼爱他娇纵千端”,似乎自己也觉得太过宠爱孩子了,有些自责的意思,实际心里却充满了做母亲的幸福感。 遇水的惊惧和慌乱让她不知所措,该怎么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叫车夫改程途忙往回转”,赶紧回家,家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可是大水扑面而来,无情地把她卷向了人生的低谷。 打粥舍粥 这场戏,可以说是全剧最难演的一场。薛小姐的生活从安逸舒适到沦落荒郊野外,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她该如何面对呢? 空旷的舞台,愈发让人感到一个弱女子面对灾难的凄苦无助。此时的她怎么也不明白,霎时之间,怎么一切都变了!亲人们都在哪啊?母亲、孩子、丈夫都不在身边,连平时随叫随到的梅香和家院都不知去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啊? 忽然,她依稀记起灾难发生时的情景!自己虽幸运活了下来,可是亲人们会不会被都被无情的洪水吞噬了啊?正在她凄惶无助,痛彻心扉的时候,胡婆出现了。这让她惊喜非常,终于见到了一个昔日熟悉的人!无异于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 当得知今生无望再见亲人,甚至连尸骨都无法收回,她绝望地低声啜泣。善良的胡婆不忍心看到昔日的娇小姐落到这个境地,关切的问她饿不饿。她这才感觉到真的是很饿了!于是一边擦着未干的泪痕,一边下意识地吩咐胡婆:“你与我开饭来吧!”面对薛小姐的吩咐,胡婆哭笑不得。尽管遭了灾,她依然是原来那个过惯优越生活的小姐,甚至和胡婆争辩道,粥怎么能替代饭呢?到这时候她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处境!这一切都让观众觉得,她真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户女儿,没受过生活的窘困逼迫。胡婆告诉她必须清醒地面对现实,此时的她,只是一个灾民而已。即便如此,在她领到一碗稀粥后,见年迈的老妇人没有粥喝,还是不假思索地把自己的粥给了老婆婆! 我个人觉得,这是编剧翁偶虹先生在塑造人物方面很精彩的一笔。直接刻画出了薛小姐性格中悲天悯人的大善之处!自己身受灾难之苦,却还在为“一个个男和女骨瘦如柴”而叹息难过。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这里有个不是细节的细节,我注意到舍粥的卢仁、卢义。他们是负责舍粥的卢府家人,在看到了薛小姐在自己危难之时的善举后,不由得为之动容,这才想把她举荐到府中作帮佣,想帮助这个善良可怜的女子。 初为人仆的尴尬 经过胡婆一番解释与点拨,薛小姐恍然明白了老人对她的一片好心,表示愿意随卢仁、卢义到卢府做一名仆妇。想到才与胡婆相遇,却又要孤身投入到一个新的陌生环境里,前途未卜,此时的薛小姐是多么依赖胡婆这位善良的老妈妈啊!她再三叮嘱胡婆,一定要来看望自己:“胡婆!你要看我来呀……”每每演到此处,台上台下都很安静,观众被眼前的离别场面所感染,深深地同情这个善良柔弱的落难女子。 进府后,在卢仁、卢义的提示之下,薛小姐才与夫人见礼。她并非不知礼数,只是担心行差踏错——新的仆妇身份令其无所适从。面对夫人的问话,她回答得不卑不亢,只有被问及灾情怎样时,才动容地说:“俱已淹没了…”随后,夫人命丫鬟带她后面更衣。换好衣服的薛小姐被碧玉粗声粗气地叫了出来。“青衣休笑我,今日更相亲!”这是她此时的内心独白。更衣之后,她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此刻的身份——“不要笑我穿成这样,这样的穿戴真正是符合我现在的身份啊!” 夫人细致入微地交代“薛妈”照顾小公子都要注意些什么,以致卢员外好不耐烦,自己替夫人命令起来。这时薛小姐下意识地以袖遮面——男女有别,尽管已为仆妇,她的教养还是在不经意中流露出来。 在碧玉和小公子带领下,他们来到花园。刚刚经历灾难的她,魂不守舍地站在原地不动。碧玉喋喋不休地说了什么,她似乎都没有听到。碧玉见状,不由得气不打一处来,加重语气说:“我这也是多管闲事,你呀!爱听不听!”一瞬间她回过神来,忙对碧玉说:“如此多承照应!”一句话就把碧玉说得眉开眼笑。碧玉的世俗明显地反衬了她的不谙世故。 碧玉被小公子赶走,她不得不全力应付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好在她心灵手巧,用剪纸把小公子逗得很开心。而当小公子提出要她给剪个绿色纸马时,她一下子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当时不也是要个绿马吗!小公子的连声催促让她无暇悲伤,急忙剪出个绿马。可是,令她尴尬的要求还是出现了——小公子不但自己趴在地上学马走,还要求她也要学!起初她不假思索地拒绝了要求——薛湘灵是个行不动裙、笑不露齿的端秀女子啊,怎能跪地学马呢!小公子可不管你是谁,马上就嚷嚷着要告诉妈妈去!无奈!“自己身为人仆啊!怎么又忘了呢!”想到这里,“薛妈”连忙拉住小公子,弯下身来为他学马走路。 这时的身段安排,要表现出她的无可奈何。她找借口对小公子说没有马鞭怎么学马呢,想因此就不用学了。没想到,小公子正好有个玩具马鞭!真没办法,这下不学是不行了。可她哪里会学马走路呢!此时的动作幅度稍微稍加大,表现出她为难的心思。情急之下,她假说有个蝴蝶飞过来了,小公子被蝴蝶的事情吸引,忘记了学马一事。 这紧凑的一幕,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她初为仆妇的生涩,但又并非一点办法也没有。毕竟她原本也有个这般大的孩子,虽不见得时时自己照管,可小孩子的特点她还是知道的,所以面对小公子的吵闹,她尽量去哄。小公子玩累了,未等纸蝴蝶剪完,已呼呼入睡。薛小姐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得到了片时休憩,她深深松了一口气。可是安静下来的她心里却涌起了对生活的感慨,对亲人的思念,对人生的参悟!想到自己可怜的孩子,不由得去抚摩身边的孩子。睡梦中的小公子被惊醒,但很快又甜甜睡去了。回忆起自己新婚时,母亲为自己精心准备嫁妆,特备绣了麒麟的“锁麟囊”祝福自己早生贵子。现在,锁麟囊送人了,宠爱自己的母亲也不在了。睡醒的小公子可不理解她此时的辛酸难过,见她独自哭泣,并不理会自己,马上就要去找妈妈告状。她连忙拉住小公子,擦干眼泪,哄着孩子到花园里玩耍。刚来到花园,小公子看到自己的皮球,孩子爱表现的天性显露出来,又是拍皮球又是扔皮球,皮球一下子被扔到楼上去了!随着小公子叫着要皮球,薛小姐忽然想起这楼不正是夫人禁止擅入的地方吗![此处的身段,最难在于节奏的把握,慢了有卖弄之嫌迟滞之感,快了又难以领神让观众看清。]这可怎么办?夫人的话不敢违抗,可小公子的命令也不敢不听啊!无奈之下,只好心存侥幸大着胆子上楼去!想着快点找到皮球马上下楼来,也许不会被发现吧![珠楼上的寻球表演,一直被人津津乐道的,展示了程派艺术中的圆场身段水袖之美。但是绝不能演绎成单纯的舞蹈展示。皆因戏曲的舞蹈身段必须为塑造人物所用,这是戏曲演员和舞蹈演员的根本区别。所以,每一下亮相,每一下水袖的翻转,都要让观众感觉到是在急切慌乱的找东西。]忽然,她的视线锁定在桌案上供奉的红色锦囊上!当年的锁麟囊怎么会在这里?莫非是自己看错了?疾步上前,将囊拿在手中仔细端详!这不就是当年母亲所赠的锁麟囊吗?!一时之间,酸甜苦辣齐涌心头!不禁痛哭失声。小公子见薛小姐拿着锁麟囊哭泣不止,忙着跑下楼去叫自己的母亲。夫人闻讯面带愠色的带着碧玉来到楼上,斥责薛小姐不遵主命,欲下楼责罚她!面对夫人的斥责,薛小姐吓坏了,小心翼翼的低声解释,是奉小公子之命上楼来找皮球的。小公子却说很奇怪她看见红口袋就哭了!夫人好象忽然想起了什么,语气温和的叫薛小姐下楼来问话。 三把椅的疑惑 我认为,这场戏不好演。该怎么表现这微妙的关系呢? 薛小姐看到自己的锁麟囊在此,百感交集之余,会有一点点疑惑,为什么这个锁麟囊会在这里呢?这是她的疑问所在,但也仅此而已,否则后面的戏会有矛盾之感。自己犯了主人家的禁忌,不但没有受到责罚,反而让自己坐下问话,这是为什么呢?面对夫人的询问,她一一如实回答,情绪基本上都是专心追忆往事的状态了。夫人又让座客位,这仍然让她感到不解。 夫人见到薛小姐对锁麟囊的反应,本能的想起来了当年的恩人,却又不便贸然相问,于是和气的请薛小姐下楼文话,一点点细致的询问,慢慢在心里印证这位薛小姐是否就是当年仗义赠囊的恩人。 及至夫人确定是恩人到此,请薛小姐上坐的时候,薛小姐依然沉浸在回忆往事之中,连囊中俱有何物也清楚的想起来了,并未意识到眼前这位夫人就是当年在花轿内哭泣的女子,待到夫人命碧玉给她更衣,她才恍然回过神来,疑惑的轻声问夫人“这算何意?” 人生难料团圆今朝 当换好衣服的薛小姐出现在大家面前,她竟有种身在梦乡的感觉!一夕之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令人目不暇接!面对失而复得的母亲孩子丈夫,她惊喜非常,连连感谢老天爷有眼,让她与家人团聚。其中一句唱词多已更改,但我仍然固执的这样唱“这才是积阴德吉人天相”,认为是全剧中不可缺少的一声欣慰感叹。面对丈夫和母亲的疑问,千头万绪,她竟不知该怎样回答,只好委屈的让自己的母亲去问夫人。终于,夫人道出事情原委,大家这才释然,既为薛小姐当年的大义善举感动也夫人的感恩之心而欣慰,夫人更是要与薛小姐姐妹相称。这样的结局是完美的,善良的种子萌发出动人的花朵。薛小姐感叹着人生的变化无常,正所谓: “这才是人生难预料,不想团圆在今朝。回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心花可自豪!种福得福如此报,愧我当初赠木桃!” 翁偶虹先生为程砚秋先生编写的《锁麟囊》,堪称两位前辈珠联璧合之作。剧本线条清晰地刻画出了薛湘灵这个人物,鲜活的人物性格呼之欲出,为演员的二度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程砚秋先生作为一代剧坛宗师,根据自己的艺术风格特点,经过长时间的研磨,塑造出了经典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声腔方面,堪称集程派唱腔艺术之大成!这一切,形成了我们常说的戏保人的现象,剧目本身有很强的票房号召力,不管是谁贴演此剧,必有一定数量的观众。我们作为后辈晚生,继承前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艺术遗产的同时,不应躺在前人荫下,浅尝辄止,要认真研究总结前辈们的创作规律、创作技巧,这才是对前辈宝贵艺术遗产的真正继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