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二|新笙音,吴巍与荷兰巴洛克乐团中国巡演

 alayavijnana 2019-05-12

摄影/Wouter Jansen 

文/宁二

活跃在欧洲的笙演奏家吴巍,即将与荷兰巴洛克乐团展开中国巡演。Silk Baroque Tour,佛山、南京、济南、北京、鞍山五座城市,其中北京场在5月12日,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巡演的主题Silk Baroque,也是他们新唱片的名字,“丝绸般的巴洛克”。正如吴巍所言:“和Holland Baroque合作,让我最感兴趣的是笙这件乐器有很丰富的泛音,她和巴洛克弦乐器用羊肠做的琴弦产生的银色的音质有很多共同点,当融和在一起会产生出神奇的新的色调,可以说是银色的,或金色,当柔软时也可以说是绸缎质地的,非常神奇。”

笙和巴洛克对话,东方的古乐和西方的古乐,乍一听似乎并非完美CP组合,但这不是吴巍第一次用笙和西方古典音乐合作了。事实上,这位1970年出生于江苏,1992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1995年拿到奖学金留学德国学习爵士钢琴的笙演奏家,在过去20年给笙开辟出的道路,无论对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抑或即兴音乐,都是先锋性的。他演奏了大量世界首演的曲目,为笙的演奏曲库增加了400多首新曲目。他的英文官网上,有27张在全球出版的唱片,也有从5月到12月已排好的30多场全球演出,中国、韩国和台湾,以及巴西、德国与荷兰。

吴巍与荷兰巴洛克乐团录音记录

几年前吴巍给过我一些他的专辑,一段时间里,我反复听。有和手风琴的即兴,有和口弦合奏的《金蛇狂舞》,也有与欧洲乐团合作的巴赫,那是奇妙的体验,我听到了一个熟悉却又崭新的开阔世界,以至于一段时间里,我见人必谈吴巍必谈笙。那些唱片里的笙音,因为对象和曲目的不同而变化,却时时充满优雅的美感也浸透深沉的思考,每到听时,你既得放松神经让身体跟着他美美地走,又需专注在心里默默回应那充满能量的气息与背后的情感。每一次都是耳朵的节日,每一次也都是充满对话感的仪式。

笙有着古老的历史,两三千年的绵延传承到今天。春秋战国时期,“滥竽充数”故事里的“竽”便是大一号的笙,“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说的也是竽这种乐器与宫廷音乐密切的关系。到了隋唐,竽退隐,笙崛起,在宫廷和民间都广泛流传,并且东传日韩,迄今日韩的宫廷雅乐,笙仍然扮演重要角色。到了明清民国和当下,则是各地的戏曲音乐,民间婚丧嫁娶的笙管乐,还有西南苗侗等民族的芦笙文化,以及专业民族乐团的笙独奏协奏曲的创作创新——古老的笙,当然需要新声音和新使命,在我看来,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吴巍,又是走的最远却也最深的一位。

著名的韩裔作曲家陈银淑曾给吴巍写过一首笙协奏曲《SU》,意为“空气”,收录这首曲子的陈银淑作品集曾获得国际古典音乐唱片大奖。她谈到吴巍手里的37簧加键笙时,这样说道:“与韩国、日本的情况不同,中国的笙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现代化、多功能的乐器(这也要感谢吴巍)。一些关键的构造让它有了演奏半音、微分音、和弦、复调、音簇的潜力……有时,它能模仿电子音效,演奏出最诡异可怕和充满爆发力的声音。 ”她还说:“在柏林第一次听吴巍的演奏时,我更加着迷了。他向我展示了这种乐器巨大的炫技潜力和多方面的特性。另外,很少有哪一个音乐家的想象力和技巧如此吸引我。”

荷兰巴洛克乐团 摄影/Wouter Jansen

在一些官方的介绍里,吴巍被称作“现代笙演奏家”。我不晓得在今天还有谁会是“古代笙演奏家”,可这奇特的身份也的确有另一层涵义。

“Baroque is Now”,这是与吴巍合作的荷兰巴洛克乐团的slogan,换成汉语,也许就是“巴洛克在当下”或“当代巴洛克”。乐团的音乐总监Judith Steenbrink和Tineke Steenbrink是双胞胎姐妹,生于1977年,在她们的世界里,巴洛克是开放性的宝藏,没有哪个音符是古老的,它们只属于被演奏出来的那一刻,她们用日本音乐的视角去看维瓦尔第,她们也强化打击乐给巴洛克带来新的脉动。所有这些积极主动尝试,正是吴巍的笙和荷兰乐团巴洛克音乐合作的基础,他们拥有共通的精神:从传统来,在当下活,向未来去。

面对巴赫、维瓦尔第、泰勒曼的作品,吴巍说,他的演奏灵感可以用这六个画面来描述:“秋之金色中优雅的舞蹈,头戴高贵美丽的皇冠”,“交谈,天鹅绒般的语调,被丰富色彩所修饰的旋律,拥有坚实的基础,强大的灵活性和有力度的低音”,“口中的气息,纯净、透明”,“淡淡的香水,纯洁、精致”,“举起金鱼缸,想象飞向月亮,年轻的活力、有趣”,“伴着同情的忧伤,纯洁与奉献——在经历了哀愁与爱之后”。

而在Judith那里,她把乐团和吴巍的合作成果就描述为吴巍手中的笙——音乐就像笙本身一样色彩斑斓,“它可以非常富有节奏感,非常响亮,它可以一直梦想,它可以低语,它也可以歌唱。吴巍手中的笙拥有千种可能性。我们尝试了乐器中所有音的特色并实践在我们演奏的乐曲中。而且,简直是奇迹,它们最终竟然融合在了一起。”

而奇迹是需要见证的,对于吴巍和巴洛克,最好的是在现场。

吴巍与荷兰巴洛克乐团演奏的《瑶族舞曲》片段

对话吴巍

土地与歌曾经报道过两次吴巍,点击标题可阅读参考,《吴巍|即兴向前走的笙是什么味道》《笙爱吴巍|法国为什么会出版一张笙的童话专辑》,此次围绕Silk Baroque中国巡回,土地与歌对吴巍做了简要采访,以为导赏。

吴巍&荷兰巴洛克乐团

Silk Baroque Tour

5月08日,佛山,佛山大剧院

5月10日,南京,江苏大剧院

5月11日,济南,山东大剧院

5月12日,北京,国家大剧院

5月14日,鞍山,鞍山大剧院

宁二:和荷兰巴洛克团的合作是什么机缘开始的?这个团的特点是什么?

吴巍:大约是2015年,乐团的音乐总监双胞胎姊妹Judith和Tineke从各种渠道了解到我的音乐,非常想邀请我作为独奏家和荷兰巴洛克乐团开创一个新的项目。我们第一次见面在柏林美丽的皇宫附近一个studio。合乐,Session,马上一拍即合,决定这年完成和该团冬季的荷兰5场演出巡演。非常的刺激!这个乐团不但有深厚的巴洛克音乐功底和经验,还有开放性的思维,和不同音乐领域的优秀音乐家进行合作,敢于将其他音乐成分融入巴洛克音乐,如爵士音乐家,如古典歌唱家……是荷兰,甚至欧洲最具音乐活力的巴洛克乐团。他们给古乐注入新的生命,让古乐活在现在,活到将来。他们也获得过多次国际国内古典音乐大奖。

宁二:与荷兰乐团合作,用笙参与巴洛克古乐,对你来说,演奏面临的挑战和快乐之处分别是什么?

吴巍:我很久就有和巴洛克乐团合作的愿望,2013年和柏林Lautten Compagney巴洛克乐团首度合作,曾获得德国Reihgrau Festival当年大奖,对我来说是个开始。但和Holland Baroque合作,让我最感兴趣的是笙这件乐器有很丰富的泛音,她和巴洛克弦乐器用羊肠做的琴弦产生的银色的音质有很多共同点,当融和在一起会产生出神奇的新的色调。可以说是银色的,或金色,当柔软时也可以说是绸缎质地的,非常神奇。

对于我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巴洛克原汁原味的音乐风格的准确把握,和在此基础上的再创造……尤其在演奏巴赫的乐曲中,我们竟然各自找到了属于我们的自己。观众们都很感动。

Silk Baroque录音现场记录

宁二:在演奏巴赫、泰勒曼、维瓦尔第等作曲家作品时,笙扮演的角色是什么?笙是管风琴的替代品吗?

吴巍:笙是主旋律的角色。巴洛克乐团用羽键琴或管风琴同时伴奏。笙的声音更为升华!如先前说,笙的泛音和巴洛克乐团泛音互相补充互相融合,尤如两个光环的重叠和环绕……笙的进入为巴洛克乐团打开了新的声音可能,在不失本质的前提下更加丰富了音乐表现力和演奏活力。

宁二:在和巴洛克乐团合作时,你有没有从中发现笙的表现力的新的可能性?

吴巍:当然,比如说:第一,音色的不同处理,巴洛克音乐只靠声音的质量做表情,那种返璞归真的纯朴以及高雅的气质是其他音乐少有的。第二,巴洛克音乐的即兴加花,那是我们传统中国音乐也有的手法,当然也会有些不一样,这样的学习会扩展乐器的巨大的表现力。第三,另外我会有机会学习到大量的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大大扩展了笙音乐作品库。

宁二:唱片Silk Baroque和音乐会现场在曲目和风格上有哪些异同?这是一张Live录音还是录音室唱片?

吴巍:这是一张studio制作的唱片,80%的曲目为巴洛克时期作品,只有三首和中国音乐有关的作品。这是张发烧碟,如有好的音响,可能聆听到现场的很多细节,当然现场一定更有激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