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宝玉出家后,余生如何度过?23回线索揭示,他为林黛玉守墓一生

 君笺雅侃红楼 2019-05-12

林黛玉十七岁病死,此事在红楼梦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通过“茗玉小姐”的故事做了提示,刘姥姥的故事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雪下抽柴讲薛宝钗,第二部分茗玉小姐讲林黛玉,第三部分老年得子讲贾宝玉。各自对应宝黛钗三人命运。与贾宝玉相关的故事本质就是信仰的力量,也印证八十回后贾宝玉的结局是皈依佛门。其实早在二十三回,曹雪芹就留下了线索。

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贾宝玉做和尚的隐喻不稀奇,他自己曾两次对林黛玉说“你死了我做和尚去”。但将做和尚比喻成变个大忘八,却是新鲜,勿怪脂批也调侃起来:【庚辰侧批:虽是混话一串,却成了最新最奇的妙文。[此誓新鲜。]】

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偷看禁书被林黛玉发现,二人同看《会真记》,贾宝玉得意忘形之下说唐突话惹急林黛玉,吓的贾宝玉说了一串“混话”求饶。看似无稽之谈,可《红楼梦》中无闲笔,曹雪芹如此写,自然大有深意。

第二十一回,脂批留下一个线索:

【庚辰双行夹批:……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此宝玉一生偏僻处。】

贾宝玉最终“悬崖撒手”,弃薛宝钗和麝月,出家做了僧人。那么他出家后去了哪里?通行本没有记载,但二十三回这段就有答案。

贾宝玉对林黛玉说:“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意思是溺水。指出贾家抄家后贾宝玉的窘迫境遇仿佛溺水一般,无法自救。

“教个癞头鼋吞了去”,癞头鼋指癞头和尚,“吞了去”是度化之意。贾宝玉被癞头和尚度化而去,就像甄士隐被邋遢道人度化一样。

贾家抄家后,贾宝玉和薛宝钗无所依靠,依照当时风俗(封肃)投靠了岳母薛姨妈家。薛家虽也倾家荡产,到底不是抄家,起码保留了一口饭吃。可就像封肃看不起甄士隐一样。此时的薛姨妈一样各种看不上贾宝玉。甄士隐一两年有了死意,贾宝玉家庭遭逢巨变更不如甄士隐,仿佛溺水将死,被癞头和尚度化而去,留下薛宝钗在薛家和母兄过活,他也算放心。

“变个大忘八”,癞头鼋是癞头和尚,大忘八(王八)当然也是和尚。小时候总有一句口头禅叫“不听不听,王八念经”。王八光头是民间对和尚的戏称。贾宝玉说自己变成个大忘八,明示出家为僧。

“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贾宝玉变成大忘八(出家后)后,寻到林黛玉坟上替他“驮一辈子碑去”(守墓一生)!这是贾宝玉的最终归宿!只是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林黛玉怎么变成“一品夫人”的?

“一品夫人”的说法和“一品诰命夫人”略有不同。缺了诰命二字,档次却高了。唐朝杨贵妃的几个姐姐都是一品夫人,历代王妃也是一品夫人。但一品诰命夫人往往是对一品大臣的母亲和妻子的封诰,林黛玉在贾家不可能是一品夫人。但若成了“潇湘妃子”,就是一品夫人!

根据《红楼梦》留下的大量线索,林黛玉的归宿是像王昭君和西施一样,与贾探春一起娥皇女英(潇湘妃子)被赐婚远嫁异域为王妃。六十三回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昭君出塞)做了最明确暗示。《五美吟》更是林黛玉借五位有相同经历的美人影射自身远嫁。

贾宝玉出家后,远走他乡寻林黛玉而去。最终在林黛玉墓前守候一生。他与探春合写《柳絮词》也有暗示: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宝玉词中意思并非与妹妹约定口气,而是与林黛玉相约口气。

最后,林黛玉坟前守墓的“情僧”撰写《石头记》,写好的书稿交由贾探春抄录批点——探春善书,与林黛玉远嫁同在一地——此为“情僧”与脂砚斋的书中原型。您认为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