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3⅓ 生死书-12.27 | 比奇夫人:寂寞芳心里的画眉

 alayavijnana 2019-05-12


冬之舞

12.27

谁来吟唱圣歌?

我,画眉说

她停坐在灌木上

吟唱着神圣的歌曲

——儿歌《谁杀死了知更鸟》


艾米.比奇 : 小提琴浪漫曲

图:来自大海的风 /美国画家魏斯

在古典音乐史上,女性是音乐的缪斯,是杰作的灵感,但很少有留下芳名的女音乐家。即使天才如门德尔松的妹妹——范妮,也困于女性的身份,作品零零散散,不成系统。空留下一丝淡淡的、充满遗憾的幽香。如果这位女性还是来自古典音乐的化外之地——新大陆,那么就更难有出头的机会。说起美国的古典音乐,似乎我们只记得作曲家柯普兰、格什温,却很少有人记得比奇夫人的名字。虽然她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美的作品,但受困于家庭与女性身份,受困于保守的音乐风格,在20世纪现代音乐的浪潮中,她的名字变得几乎无足轻重。在我们的心中,美式古典乐,仿佛也应该和爵士与摇滚乐一样,天生就应该有着粗砺的质感、苍凉的视野,或者充满了黑人音乐的热烈与律动,然而,这其实是一种偏见。

在艾米.比奇的音乐中,你听到更多的是温柔与渴望,寂静与挣扎。她仿佛是一只从惠特曼《草叶集》中飞出的画眉鸟,歌唱着消失在森林与大海之间。

1944年12月27日 / 逝世


艾米 · 比奇

艾米. 比奇:蒂罗尔华尔兹幻想曲

图:拿四叶草的女孩 /美国画家霍默

如果你的心中住着一只歌唱的画眉,你的生命就会成为一首歌。

艾米.比奇3岁时就能跟着妈妈的钢琴准确地歌唱,4岁的时候在祖父的农场里度假,美妙音乐就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抽枝发芽,没有钢琴,小姑娘就把哼唱出来的旋律全都记在了扎着蝴蝶结的小脑瓜里,回家时还哼给妈妈听,着实让全家人大吃一惊。但是在19世纪末,一个美国乡下的小女孩,没人在意你有多少音乐天赋,艾米保守的父亲坚决反对女儿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所以,从小艾米只能跟着母亲在家里学习钢琴。没想到虽然缺少名师指导,聪明的小姑娘还是很快成长成了远近闻名的小音乐家。甚至有多名演出经济人找上门来,希望可以带着这位长得象秀兰.邓波尔的天才小姑娘举行巡回音乐会。对此,艾米的父亲严辞拒绝。

艾米的第一场正式音乐会,要到1883年波士顿音乐厅的“海滨长廊音乐会”,16岁的女孩在妈妈的带领下,不仅完美演奏了肖邦的《降E大调华丽回旋曲》,还和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捷克作曲家莫谢莱斯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她的演出在波士顿当地引发了轰动。人们很诧异这个几乎没有受过多少天正式音乐教育的美国女孩,是如何掌握如此艰深的音乐演奏技巧,很多人都建议艾米的父母将女儿送到古典音乐的圣地德国或者法国去深造。然而,她顽固的父亲却在女儿18岁时,将她嫁给了比她大25岁的波士顿当地名医——亨利.比奇,以此强行中止了女儿“丢人现眼”的“不务正业”。

美国清教徒文化的象征:名画/ 美国哥特式

人们总是主观地认为,新大陆有着更开放的文化与道德观,却不知道在美国清教徒文化圈,保守比欧洲更胜一筹。就如同格兰特.伍德画笔下的美国农村夫妇,严酷的拓荒生活,塑造了美国乡村男权至上的、坚硬保守的性格。可怜的艾米从此成了比奇夫人,只能在沉闷的闺房中,偶尔用她的音乐书写自己的寂寞与苦闷。

幸好他的医生丈夫也热爱音乐,他格外开恩,允许并鼓励年青的妻子可以在家务之余创作音乐,但却禁止艾米外出教钢琴赚钱,并规定一年只允许举办两次慈善性质的小型音乐会。狭小的天地,沉闷的生活,可怜的教育,生活的拖累,是那个时代女性作曲家难以成功的致命因素。幸好,那只藏在艾米心中的画眉依然在歌唱,即使只有她自己一个人听到。1910年她的丈夫去世,艾米终于有机会挣脱束缚,飞到她一心向往的德国学习作曲。整整四年,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演出。她的欧洲巡演相当成功,让一向瞧不起美国音乐的欧洲音乐家们,刮目相看。

艾米. 比奇:隐士画眉之二/ 早晨

可惜的是,在四年自由自在的学习和演出之后,整个欧洲都卷入了一战,随着美国对德宣战,作为敌国公民的艾米只能仓皇地结束了欧洲的巡演,逃回了美国。相比离开时的默默无闻,重新回到波士顿的比奇夫人,已经是知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她优秀的作品和优美的演奏,为她赢得了整个美国音乐界的喝彩。

然而,在掌声之后,家乡的现实生活冷酷坚硬,依然故我。特别是当培养她成才的母亲过世之后,她自己的家族和夫家都反对她以独立音乐家的身份抛头露面。最后她只能黯然离开了她从小长大的波士顿,与家族中唯一支持她的阿姨和表妹一起,隐居在她的出生地、母亲的故乡——新罕布什尔州。这是一段艰难的生活,她的阿姨为此甚至和生活了50年的丈夫离了婚,更不幸的是,三个女人的艰难日子,又因为她表妹染上了绝症,雪上加霜。在艾米细心的照顾下,表妹还是在1920年去世。

对艾米而言,这也许是比渺茫的爱情更伤心。

表妹死的那年,艾米已经53岁,她的作品意外地在美国大受欢迎。这让她可以用乐曲出版赚到的钱,在马萨诸塞州南部的科德角海滨,买下了一套森林与大海间的小别墅,远离对她指指点点的人群。夏天,她总会一个人来到这里潜心创作。在别墅外的森林里,住着一种叫北美隐士画眉的小鸟。这是一种很特别的鸟类,很早人们就发现,这些害羞的小鸟有着动人的歌声,它们的歌唱和人类听觉中固有的“和谐音列”意外吻合。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不起眼的小鸟深受人们的喜爱。美国最杰出的诗人惠特曼曾在一首纪念林肯的诗中,赞美这些藏在森林中的画眉,用动人哀婉的歌声,超越了死亡。

在沼泽僻静的深处

有一只画眉在悄悄歌唱

孤独的画眉鸟啊

隐士一般,住在人世之外

独自唱着,一支啼血的歌

一支超越死亡的生命之歌

——惠特曼《草叶集》

我猜艾米.比奇一定读过惠特曼的诗集,1920年夏天,艾米.比奇一个人在科德角的别墅里,整夜地听着窗外画眉的歌唱无法入眠,她思念着不幸去世的表妹,一直到天色渐亮。然后写下了两首关于画眉的钢琴曲(OP. 92):一首是《夜晚的画眉》,一首是《早晨的画眉》。

艾米. 比奇:隐士画眉之一/ 夜晚

那些无人诉说的寂寞心事,那些艰难却又难忘的岁月,那些无法停止的思念,都在寂静的时光中旋转,鸟儿在深林里歌唱,撩动着艾米心中那根最细的琴弦,无数个日与夜,欢乐与悲伤,都在黑与白的琴键上闪烁、回响、消失。早已逝去的青春,就象树林里看不见的画眉,你听得到它的歌声,却又追寻不到它的踪迹。

艾米. 比奇的音乐,安静得就象是照进狭小房间的月光,悄然如歌;精致得又象是一片片岁月的书签,仿佛整个时代的风云都和她无关。也许正如很多乐评家所说,它们缺少广阔的视野与恢宏的结构,但如果你长时间聆听她的作品,你就会沉迷在她的小小的梦中,不愿醒来。

她有她无法抗拒的命运,她也有她无法改变的性别,只是到最后,这一切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一生都在坚持创作,一生都在寻找着属于她生命的旋律,那是她的梦,那也是她全部的爱恨。

三支小品之二:摇篮曲

图片:艾米.比奇的一生

背景:夜晚的隐士画眉原稿

德国著名的女音乐家、门德尔松的姐姐——范妮曾沮丧地在日记中说:音乐可以成为她哥哥的职业,但对女人的一生而言,它们只是不必要的装饰品。然而,当音乐的小鸟仍在你心中歌唱,你又怎忍心将它掐死在生活的日常中呢?范妮在生命的最后,不顾家人与哥哥的反对,勇敢地出版了自己的音乐。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有无法到达的远方,每个时代对每一个男人女人而言,都有着不同的束缚,关键是,你是否有勇气,不断地挣脱束缚,不断地挣脱心灵的枷锁,无怨无悔地走到这个世界的尽头。

1944年12月27日,在二战即将结束的圣诞节,艾米. 比奇离开了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也许她本可以成就更伟大的音乐,但她一生的创作依然令人敬重,在她消失的地方,画眉仍在孤独地歌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