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云益:心灵,在朝圣的路上

 老鄧子 2019-05-12

       身居深山的夜晚,心灵像无处放归的羊群,随处游荡。想起白天在秦岭“野猪林”休憩时,慵懒的坐在松林之间,触摸着流云和微风,肆意的享受蓝的天,翠的山,耳畔有松涛阵阵回荡、清泉潺潺而流;有爱人和知友相伴,无须言语,因为你懂、我懂、他懂。不远处,一队“驴友”们载歌载舞,林间不时传来阵阵欢快的笑声。那时候,没有了生活的琐碎,没有了人际的无奈,这一切让我窃窃欢喜,不由心想:生活啊,你给与我的这一切真好! 大自然之于我们,是天然的氧吧,给你一个健康的体魄;也是心灵的药剂师,帮你调出治愈心伤的良药。

        喜欢大自然,喜欢你的博爱。细微的山风中,一颗颗成熟的松子儿欢快的跳将下来,落入尘埃,也有的落入我们的掌心,任凭享用,有的时候,幸福来的脚心痒痒,在你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到了,等到你正襟跪坐准备领受的时候,她却已经走了。这样的时候,我总会想起一首不知名儿的歌——“如果有花飘过,我会把花心留给你;如果有风吹过,我会把树叶留给你;如果有岁月潮涌过,我会把欢乐留给你……”。多想把自己心灵最美的地方留在这世间啊!人心向善,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心灵皈依。淡泊名利,又是多少人努力而无法达到的归途 。

       喜欢大自然,喜欢你的宽厚。日月星辰、风霜雨露皆是你的玩伴。一棵松树经历着她的一生,没有寂寥,没有忧伤,松子

儿养育了松鼠,而健忘又喜欢埋藏松子的松鼠让松林葱葱密布,美好的轮回之间,大自然在创造着一个个奇迹。跋涉在山里,每到一个高度,陪在身边的都会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面孔。山路正如人生之路,浮生漫长、充满变数,那些能陪你走到最后的,只会越来越少,到那时,那些所有逝去的旧时光,都将温柔若水,温暖如初,生活中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不是欢呼,而是细水长流并随时珍惜。《挪威的森林》中这样写到,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却迷恋平庸,在我们寻找、伤害、背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的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喜欢大自然,喜欢你的静默。和朋友谈起西藏,便不由自主想起高原的祥云、悠闲的羊群、静谧而安详的湖面、雪山、冰川等等自然美丽的风景,然而,因为有过不少篇幅的西藏游记,使得对于西藏的向往,于我而言则更是一种沐浴心灵的期盼,藏民们宁静、坚毅的神情在我眼前闪过,圣徒们倾其所有、一步一叩朝圣的脚步,虔诚的回应着布达拉宫的呼唤,恐怕连那些暗夜里散步的孤狼,有的也只是一种内心的震撼和心灵的涤荡,拥有信仰是一种多么幸福的事啊!

       回归大自然,领驭自然之美,体会勇于出逃的人生,适可而止的疯狂,厚积薄发的改变,回归“隐于市”的状态,这才是旅行的意义。

       这个时代赋予了人类过多的奢望,“累”是我们的时代符号。

       因为“累”而浮躁,我们的服饰愈来愈和我们融为一体,打上了穿者的身份性格印记,我们购买服饰不仅是出于穿着的需要,更多的是出于考虑别人的看法;我们的房子不再只是一个家的概念,除了温暖舒适和爱,还有来访者的评价。“被评价”成了我们“累”的根源。而实际上,就像你喜欢一个人,她着华服的样子谁都喜欢,而如你一样唯独喜欢身着素服的她,外表就像被紫罗兰缠绕的花架子大多数人都是如此而你喜欢的只是花本身,自然会告诉你:只有简单和爱是最永恒的。让人生留白莫过于选择一种极简的生活。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也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我们不能彻底清除世间的污浊,却可以努力的减少污浊的蔓延,从每一个善良的人开始,抑制它,就如我们努力的绿化环境一样,总有一天,阴霾散去,阳光普照。

      曾经在一次饭局上,聆听一位成功人士大谈其深究道学,读了不少书,言谈中不无卖弄之意,然而,过不了几分钟,那人便借着酒劲,满嘴污秽之词,使得在座各位无不惊心。道本无道、道法自然,美好的东西不在着意的搜寻,拟或是摆在台面上展示,而在于用身心的感悟,引领你前进的方向。

在旅行里,修正自己的肤浅跟主观,明白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才是好的旅行。

        凌晨的夜,不再寂寞,因为有清香的泥土,有拔节的山竹,

还有那远方思念的花儿,时光继续,阳关温暖。

        遂愿、随性、随缘,便是活着的本质吧!

        心灵无处落脚的时候,就让它行走在朝圣的路上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