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去的三年里,王羽佳作为中国—加拿大“晨间音乐桥”文化交流项目的交换生前往加拿大卡尔加里,并在当地的皇家蒙特音乐学院跟随陈宏宽和Tema Blackstone学习钢琴。 2002年,15岁的王羽佳获得美国阿斯本音乐节协奏曲组大奖。之后王羽佳搬到费城,进入柯蒂斯音乐学院跟随Gary Graffman继续学习钢琴,并于2008年从柯蒂斯音乐学院毕业;2006年,王羽佳获得了著名的“吉尔莫青年艺术家奖”。 一次偶然机会,王羽佳在公众场合练琴被音乐公司经理人看中,从此跻身国际舞台。 2001年王羽佳获得德国第二届“塞勒国际钢琴比赛”少年组第一名后,德国媒体赞许她“诗意诠释了李斯特的作品”。 华盛顿一演出管理公司的副总裁马克·阿尔伯特在听过她的演奏后赞不绝口:“王羽佳有一天将会成为第二个李云迪,她将会让更多的人吃惊。” 2005~2006乐季,王羽佳代替钢琴家鲁普与祖克曼指挥的渥太华国家艺术中心乐团合作,演出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演出后,她立即受邀继续与其合作演出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于是外界一致期待她破茧成为“女版郎朗”。
这位24岁的中国钢琴家的演奏风格已广为人知:既有年轻人的自然随性和无畏想象,又充满着成熟艺术家所具有的严谨与精准。她收放自如、大气磅薄的演奏技法赢得了无数的喝彩,人们评论她驾驭钢琴的能力时常常用到的词汇是“震撼人心”和“超世绝伦”。 她能出色演绎高难度的曲目,对音乐有着很深刻的洞察力,她的演绎清新别致,舞台风采优雅迷人。 在上一个演出季,《华盛顿邮报》评论她在肯尼迪中心的首场独奏演出为“让人目瞪口呆”,而在她旧金山首场独奏演出后,《旧金山时报》的评论为:“中国钢琴家王羽佳的出现,是音乐界里一个激动人心又出人意料的发展。在现场听她的演出,你会不自觉地重新思考这个问题:钢琴到底能弹得多好?” 王羽佳首次亮相是在2005年,与平克斯·祖克尔曼带领的国家艺术中心管弦院团同台献艺,当时加拿大媒体对她的报道是“一颗明星诞生了”。 在那以后短短的几年里,王羽佳就已经和很多世界知名的乐团合作过,如波士顿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NHK交响乐乐团等。 在美国以外,王羽佳将分别和迈克·蒂尔森-托马斯执棒的伦敦交响乐团以及克劳迪奥·阿巴多执棒的卢塞恩节日管弦乐团进行首次合作。 此外,她还将首次在伦敦伊丽莎白女皇大厅举行独奏。 王羽佳是DG的独家签约艺人。她的第一张唱片《奏鸣曲与练习曲》,将于2009年春季在美国发行,唱片收录的奏鸣曲有肖邦的《葬礼进行曲》、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斯克里亚宾的第二奏鸣曲,以及利盖蒂的两首练习曲。 现如今的羽佳长大了,依然纤瘦却蕴含能量,依然执着于钢琴,只不过她的舞台,更广阔了,与世界最大的古典唱片公司DG签约,与迪图瓦、阿巴多等指挥大师合作,在世界范围内举行音乐会,年仅22岁的羽佳,终于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成为一名钢琴家。 尔加里蒙特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 2001年,开始跟随陈宏宽和Tema Blackstone学习。也就是从这时起,她开始一个人在国外打拼。年少的羽佳独自在外,无时不刻不牵动着身在北京的父母的心,可是他们知道,雨燕必在风雨中才能成长。仅仅过了两年,这个当初稚嫩的孩子已经能够独自处理所有的事务,学习和生活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表现出惊人的高效率。她的钢琴进步速度非常快。 2002年,15岁的王羽佳获得美国阿斯本音乐节协奏曲组大奖。之后王羽佳搬到费城,进入柯蒂斯音乐学院跟随Gary Graffman继续学习钢琴,并于2008年从柯蒂斯音乐学院毕业。 他在音乐上,更在事业上给予王羽佳强大的推动力。格拉夫曼是开启王羽佳艺术生涯的一把钥匙,王羽佳说道:“他现在八十高龄了,但还在演奏音乐会。事实上,我听他的音乐会比听他的课要多。他的音乐会都非常精彩。格拉夫曼秉承了俄罗斯学派的伟大传统。在教学上,他并不在具体的音上细扣,而是给我一个风格上的指导。最重要的是,他给予学生自由,同时又引导他们到他所预见的充满想象的音乐世界中。他更像是一个向导。” 记录,特别是那些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大师,那些我们与浪漫主义的光辉岁月的强有力的联系。 “从音乐上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霍洛维茨和拉赫玛尼诺夫”,王羽佳侃侃而谈:“拉赫玛尼诺夫留存下来的自动钢琴记录的‘录音’,虽然也许并不太可靠,声音显得些许古怪……但是穿透那些密密麻麻的穿孔卡带,传达出的是拉赫玛尼诺夫对于音乐充满了无限丰富灵性的处理,每一个乐句都是那么富于创意。之前听过无数遍的乐曲,在他手下却重新焕发了生气,一个个新鲜的音符流淌而下——要知道,在20世纪初,他的演绎便如此的大胆而新奇,这是非常令人惊叹的。而霍洛维茨更是一位纯粹的‘钢琴上’的大师,能够将钢琴运用得如此纯熟,每一阙音乐、每一种乐感都是那么毫不费力地表现出来,同时注入了丰富的个人感受,他的天赋令音乐作品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他们的演绎对我常常具有魔幻般的启示。源源不断地激发着我的灵感,激励着我的创意。”
2008年春天,王羽佳与内维尔·马里纳爵士执棒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及合唱团一起进行了美国巡演,广获好评。王羽佳的独奏音乐会和室内音乐会的足迹已经遍及北美和世界各地的许多主要城市,另外,王羽佳还是阿斯本音乐节、吉尔莫国际键盘音乐节、圣达菲室内音乐节、德国石荷州音乐节以及瑞士韦尔比亚音乐节等著名音乐节的常客。王羽佳还与许多指挥大师合作过,其中包括迪图瓦、洛林·马泽尔、罗伯特·斯帕诺、尤里·特米尔卡诺夫、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奥斯莫·瓦斯卡和大卫·津曼。 在上个音乐季中,《华盛顿邮报》将王羽佳在肯尼迪中心的独奏首演音乐会称之为“让人目瞪口呆”,《旧金山纪事报》在王羽佳的旧金山独奏首演音乐会之后大加赞赏:“她的演奏就是一把衡量钢琴完美演绎的标尺,无以伦比。”羽佳凭借对高难度曲目的出色演绎,极具深度的音乐洞察力,新鲜的诠释方式,以及优雅的舞台魅力,已经赢得了世界范围内乐评家们的广泛赞誉。 羽佳出色的表现,也吸引了DG唱片公司的注意。这个拥有卡拉扬、穆特等大师级艺术家录音的唱片公司,不仅是无数乐迷心目中的古典殿堂,也是艺术家成功的标杆。在过去的一年中,羽佳在欧洲不同地方演出, DG都会派专人参加音乐会,而这些情况,羽佳并不全都知道。无论台下坐的是什么样的观众,羽佳一如既往地在台上尽情演奏。终于,羽佳的实力赢得了DG的青睐,去年七月,DG总裁迈克·朗(Michael Lang)在瑞士维尔比耶听到羽佳的演奏后决定与羽佳签约。迈克·朗说:“在第一次听到王羽佳的独奏音乐会之后,我见到了这个不同寻常的女孩儿,我意识到她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而且将会是新一代的古典音乐家的完美代言人,显而易见,羽佳和DG将会成为最好的合作伙伴。我们非常高兴并欢迎羽佳加入到DG的大家庭里来。” 对于年轻的羽佳来说,与DG的签约令人兴奋。“我买的第一张唱片,就是DG出品的波利尼演奏的肖邦。我对DG有着莫可名状的信赖感,从小就非常喜欢那个黄标,我非常激动自己的第一张唱片将要在DG出版,并且成为DG的签约艺术家……事实是我兴奋得有点不知所措,就好像我第一次公开演奏一样。但是我对这些曲目比较有把握,于是我把注意力集中到演奏上,我只想把音乐演奏好……”于是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录音便诞生了。 在美国的iTunes也提供在线下载,所以将来也会在“苹果”专卖店开演奏会。同时还会有配合唱片发行的其他一些相关活动。 对羽佳来说,更多的第一次将要面对。但是不论是14岁一个人在加拿大做交换生,还是现在纽约独自面对自己的演奏生涯,她曾经也经历了孤独、失意,她惟一能做的就是弹好琴,用她自己的话说,“在异国生活学习,一切都是陌生的,只有钢琴是我所熟悉的,只有钢琴是能够由我来控制的,我只有拼命练琴”。 钢琴演奏的生活虽然繁忙,也是充满了色彩。除却钢琴家的身份,羽佳跟所有青少年一样,喜欢新鲜、时尚。闲暇之余,也会抱起《Elle》、《Vogue》时尚杂志。“《Elle》有个‘Calendar Page’的栏目,登载每个月值得关注的消息。我要跟匹兹堡交响乐团合作演出,所以3月7号的《Elle》(美国版)的‘Calendar Page’上就有我的一张照片和简短预告,看到我自己出现在时尚杂志上,觉得很有趣。”在各地巡演时,羽佳独自往返于各个城市,在演出间隙,她习惯用笔记本电脑在网上消磨时光,泡泡Facebook,有时候看看电影,或者翻阅书籍。“最近每个礼拜都要往返机场,为了演出,这是没办法的,但我对安检实在是很烦恼,浪费了不少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