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青往事:一九六九年的第一场雪

 数数数据库 2019-05-12

让我们一起倾听亲历者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原创:刘秀英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的一生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一滴水,渺小而短暂,但在人从生到死的过程中,却是涓涓细流,在人的一生中能称的上难忘的事情说实在的不多,而知青生活的经历、北大荒给我们这代人留下了太多的难忘。

北大荒是我们青春的见证,是知青时代的篇章,是我们的第二故乡,今天当我回忆起那久远的年代仍然清晰如昨天,历历在目。

当年的风和雨、悲与壮、血和泪、思想与情感都是我们这代人永远说不完的话题。那段经历不是我们自愿的,更不是我们自主的选择,但对于个人的人性品质而言,对于成长历程的一个阶段,那应该是一次蘖磐。

十年沧桑,北大荒环境的恶劣,亲人的离失,政治的厄运,生活的磨难,都没有使我们倒下,我们曾经彷徨过、矛盾过,但我们仍然努力、挣扎、奋斗。从没放弃过我们的理想和信念,在那难忘的日子里,苦闷与欢乐同行,失望与憧憬同在,黑暗与光明并存,迷茫与忍耐交错,笑与泪互相交织,希望与绝望混淆,那是我们一段精彩纷呈又跌宕起伏的人生段落,留下了我们成长的痕迹、青春的呐喊,不懈地追求和不屈的抗争,留下了历史的印记,也给未来留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诗篇。我们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经历了那段寻常人的不寻常经历,我们经历了不同寻常的人生感悟和对历史耐人寻味的反思。那个特殊的年代,那段特殊的经历,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和肉体上都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因为我们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北大荒,那里是我们人生的开始,是做人的第一步。那也是我们一段人生无奈、无悔精彩的华章,那段岁月总是让人牵肠挂肚,不能释怀。

返城了,心中无一日不牵念着那片土地,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每一张熟悉的面孔,那里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那里的一切一切,无不勾起无尽的遐想。几番梦回,几番回味。

记忆中已经久远的黑土地,在我脑海里、在我的灵魂中至今有着千丝万缕的牵挂,在梦中总是回到那片神奇的土地,回到我曾经生活过并付出青春的至今仍然魂牵梦萦的北大荒.。

北大荒的酸甜苦辣永远铭刻在心,这种情感的深度是没到过北大荒的人永远也无法体验到的。于是我把这种思念,这种回忆、这种情感写了出来,汇集成《梦回北大荒》旨在不忘记那段历史,写给自己看,写给朋友看,写给自己的子孙看。

一九六九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常时候来得更早一些。

九月三日,我们到连队的第二天,刚吃过早饭,天空就飘起了雪花,下雪对于生活在北京的孩子们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可九月份就下雪就显得太夸张了点,老兵说这在北大荒来说并不希奇,可这场雪今年来的是早了些,既然是下雪,冷是再自然不过得了,我们都穿起厚厚的冬衣。

知青往事:一九六九年的第一场雪

本来这天是给新到的北京兵办学习班,可老天不作美,连长把全连的人集合在一起,进行了简短的动员:“连队种的土豆还在地里,今天我们必须把它挖出来,这是我们一冬天的蔬菜,必须抢回来储存好”。

好大的一片土豆地,一部拖拉机挂着犁地的犁轰隆隆的往前开着,犁下的土地翻滚着,硕大的土豆随着翻滚着的土,露了出来,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土豆拣出来,我们每人一双手套,两人一只大筐,把拣在筐里的土豆倒在固定的土豆堆里,第一天干活,北大荒的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九月份就下雪、拖拉机、黑油油的土地,硕大的土豆、寒冷的天气、冻得像小胡萝卜的手。好奇、新鲜、又冷、又累,所有的一切交织在一起,对于十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所有的感受同时出现,不知道是因为天冷,还是因为这一切来的太突然,还是感受的东西太多来不及反应,我们都麻木了,只是一个劲地往筐里拣土豆,两人抬着沉重的土豆筐奔跑着去倒土豆,即想了很多也仿佛什么都没想,累和冷撞击着、侵蚀着我们太年轻的身体,还有我们的心灵。

老兵都默默的干着,没有人说话,比我们早来几天的上海兵有几个女生被冻得哭了起来,用我们当时根本就听不懂的上海话说着:嘎郎(冷)个天,真不是人做的生活(干活)。

那天我们是真的累了,晚饭后,什么也没干迫不及待地躺在床上睡着了……

知青往事:一九六九年的第一场雪

辰清二连菜班知青

我想我们三四十个北京兵,那晚的梦一定是相同的--遥远的北京、慈祥的父母、和谐的家人、学校、老师、西直门火车站挥手告别的泪眼……还有这北大荒的第一场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