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要草莓果子长的大?这些事项你必须要懂得!(值得收藏)

 草莓886 2019-05-12

今天分享一篇莓管家隋老师的文章,果子个头小怎么办,有没有办法让草莓长大个?今天就跟莓友们分享草莓大果的“秘密”。

草莓个头大小,主要是由两部分因素组成,“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两个条件因素都满足,才能长成商品性好的大果,下面先来说说草莓长大果的先天因素。

草莓大果的先天因素

1.草莓的种子的数量多少决定了果实的大小

为什么说种子的多少决定了果实的大小呢,草莓果实的膨大主要是在于草莓种子里含有的内源生长激素,没有种子就不会产生激素,果实也就不会膨大,用文字描述可能有点难理解,看完下面的图片你就会明白,同时也会明白畸形果是怎么来的。

上面这张图的畸形果可以看出没有分布种子的位置果肉生长停滞,有种子的地方果肉已经膨大生长,这就是上面说的草莓种子里含有天然的生长激素,可以促使果肉生长,种子数量越多,产生的激素越多,草莓果实就越大。所以种子数量多少是决定了草莓膨大的主要内在因素。

那么种子多少是怎么来的,种子数多少主要是跟雌蕊数量有关,雌蕊越多,种子数量就多,其次是跟授粉受精是否充分有关,充分授粉受精的果子,膨大速度快,果形周正。

提高大果先天优势的方案措施

1.草莓的雌蕊数量主要决定于花芽分化后-现蕾期这期间的管理,花芽分化期温度不宜过高,避免水肥量过大,尤其是氮肥过量会造成苗子旺长,可根据长势进行控水或用抑制剂控旺,苗壮是花枝粗壮、花芽饱满的基础;

每亩可滴灌10-50-10+TE高磷型水溶肥2.5公斤促进壮苗,现蕾前后应叶面喷施花果蜜精+速溶硼2次,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粉的活性,预防缺硼导致的花粉败育;

2.开花后进入盛花期避免浇大水,应小水勤浇,棚内湿度过高不利于花粉的开裂传播,白天温度保持25℃左右有利于花粉的萌发,受精更充分。

盛花期尽量避免用药,用药不当会对草莓雌蕊造成伤害,影响授粉受精,造成畸形果,常见的病虫害应在开花前彻底防除。如果非得用药,应选择安全性高的药剂,在下午的两点后进行,避开草莓中午前后的授粉高峰期。

草莓大果的后天因素

1
温度

很多莓友说为什么我的果子个头小,肥料也没少用啊。隔壁老王家的草莓还没我用的肥料多呢,个头却比我家的大。

果子大小温度影响是很关键的,温度较低有利于果实膨大,糖分积累也多,个头大,单果重。温度过高则草莓成熟早,个头小,口感也降低。进入膨大期白天温度20-23℃,夜间为5-8℃为宜。

2
疏果

疏果这件事应根据地域情况和草莓品种,以及苗子健壮程度来确定,不同地区对果实商品性的要求不同, 但是日本品种还是应适当疏果,尤其是弱苗。适当疏果可增加果子的商品性和预防早衰,提高连续采摘能力。

日本品种的叶片数和留果数比例1.5~2:1时,草莓果实的品质好,产量高。

3
水肥

大部分莓友都认为钾肥膨果好,在坐果后就开始用高钾型肥料,在这里莓管家要说“钾肥不是膨果的 钾肥不是膨果的 钾肥不是膨果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氮肥是果实膨大的第一要素,负责将果实里的细胞扩大;钾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光合产物的运输,增加果实糖度,促进糖类运输到果实中,提高果实甜度。有句农话叫做“无氮不大,无钾不甜”。

虽然氮磷钾三要素里面草莓对钾的需求量最大,但是钾主要是在草莓果实转白期需求量开始增多,过早使用高钾肥容易造成植株早衰,果实个头小,过早成熟。

草莓果实的生长过程可分绿果期、白果期、着色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也不相同,施肥配方可参考下面的推荐。

坐果后-绿果期:17- 17 - 17 +TE 平衡型肥料

白果期-着色期:12 - 5 - 35 +TE  高钾型肥料


肥料的配方用的合理了,肥料的用量和间隔时期也得合理,草莓浇水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每亩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用量在3-5公斤,间隔6-10天一次,少量多次施用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关键,也可避免肥料浓度过大造成的“烧”根现象。

在低温季节,浇肥时应配合腐植酸或海藻精类功能性肥料,减轻肥料和低温造成的伤根,增加根系活力,提高肥效。

草莓对钙肥的需求量很大,低温季节应每茬果追施一次钙肥,年后温度升高后应每茬果追施两次,每次2-3公斤/亩,以糖醇螯合钙为佳,比如糖醇钙,同时应结合喷施钙肥。


文章来源:莓管家丨隋飞飞,特此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