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叠字 【闁(bāo)】:古同“褒”,赞美。 【夶(bǐ)】:古同“比”。 【筓(jī)】:古同“笄”。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发笄。弁笄。古代特指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即成年:及笄。笄年。笓(bì):古同“篦”,篦子。 排列;编排。(pí):捕虾的竹器。用竹或荆柳编织的障碍物。 【竝(并)(bìng)】:通假字,同“并”。并列的意思,现在已不常用。 【皕(bì)】:二百。 【豩(bīn)】:两头猪。 乱的猪群。 【丳(chǎn)】:烤肉用的铁扦。 【芻(刍)(chú)】:本义:割草。泛指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串(chuàn)】:多个同类东西连贯在一起。 【踀(chuò)】:〔踀踀〕同“龊龊”,谨小慎微。 【卝】:①guàn古代儿童将头发束成两角的样子。②kuàng古同“矿”。 【臦】:①guàng违背。 ②jiǒng古同“冏”。 【回(huí)】:还,走向原来的地方; 掉转;回顾。回眸。回暧;曲折,环绕,旋转;答复,答报;量词,指事件的次数;中国少数民族:回族。回教(中国称伊斯兰教); 姓氏。 【幵(jiān)】:1、中国羌族的分支。 2、平。 3姓氏。 【戔(jiān)】:〔戋戋〕少,小细微。 【弜(jiàng)】:弓强劲有力。 【兓(jin)】:兓兓,锐意也。 【兢(jīng)】:〔兢兢〕:小心,谨慎。 【競(竞):(jìng)】:比赛,互相争胜。 【竸(竞)】(jìng)】(:古同“竞”。 【玨(jué)】:同“珏”。合在一起的两块玉。 【巜(kuài)】:古同“浍”,田间水沟。 【秝(lì)】:稀疏分明。古同“歷”。 【箖(lín)】: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子,叶薄而宽 。 (lǐn):②古代供弋(yì 用带绳子的箭射鸟)射用的掩体。 【戼(mǎo)】:古同“卯”。 【琵(pí)】:〔琵琶〕弦乐器。 【篛(箬)(ruò)】:同“箬”。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 又可用来包棕子:箬竹。箬笠。箬帽。箬席。 箬竹的叶子。 竹笋壳。 【歰(sè)】:古同“涩”。不光滑,不滑溜:一种使舌头感到不滑润不好受的滋味:苦涩。文字难读难懂,不流畅:晦涩。生涩。涩讷。(shà)古代出殡时的棺饰。 【】屾(shēn):二座山。 甡(shēn)〔甡甡〕众多,如“瞻彼中林,甡甡其鹿。” 【亖(sì)】:古同“四” 【尣(wāng)】:同“尪”。跛。 脊背骨骼弯曲。 【兀】:①wù 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兀鹫。高高地突起:兀然。突兀。②wū “兀秃”:同“乌涂”。 【囍(xǐ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以两个喜组成的图符。多用于婚嫁等喜庆场合,表示喜庆与祝福。 【虤(yán)】:虎怒。 【爻(yáo)】:组成八卦中每一卦的长短横道。 【覞(yào)】:两人相对而视。 【斦(yín)】:二斤。 【棗(枣)(zǎo)】:落叶灌木或乔木,核果称“枣子” 【喆(zhé)】:通哲。喆,两吉对立。为哲的异体字。 【臸】:①zhī 到达。②jìn前往。 【玆(zī)】:黑,污浊。 三字相叠 【犇(bēn)】:同“奔 ”,急走,跑,紧赶,逃跑等。 【猋(biāo)】:会意字。本意为犬跑的样子。引申泛指奔跑。又可以 表示暴风、旋风,此义后作“飙”。 【贔(bì )】:1.用力的样子。2.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石座多雕刻成赑屃形状。赑屭又称龟趺、霸下,是古代中国神话中龙生九子之一,排行老大。貌似龟而好负重,有齿,力大可驮负三山五岳。其背亦负以重物,在多为石碑、石柱之底台及墙头装饰. 【蟲(chong )】:虫的繁体字。 【矗(chù)】:直立,高耸。高耸的样子。 【麤(cū )】:古同“粗”。 【毳(cuì)】:指毛发。医学上专门有“毳毛”一词,指人体表面除头发、阴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细毛,俗称“寒毛”。 【龘(dá)】:古同“龖”,龙腾飞的样子。 【靐(bìng)】:雷声。 【轟(hōng )】:轰的繁体字。 【芔(huì)】:古同“卉”。 (hū):迅疾。 【姦(jian)】:“奸”的繁体字。 【晶(jīng)】:光亮,明亮。 【磊(lěi)】:石头多。 【聶(niè)】:姓氏。 【畾(léi)】:1.古代一种藤制的筐子。2.古同“雷”。3.古同“垒”。4.田间的土地。 【刕(lí)】:姓氏。 【厽(lěi)】:垒土块为墙。 【瞐(mò】):1.美目。2.目深。3.美丽的样子。 【尛(mó):】古同“麽”。多用于问句结尾的“麽”。 【掱(pá)】: 本义为扒手。贴身的小偷。 【淼miǎo)】(:又作"渺"。本义:水大的样子。 【槑(méi)】:同“梅”。 【骉(piāo )】:本意是众马奔腾的样子。 【品(pǐn)】: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引申为,1.数量或种类众多。2.等级;官阶。3.众口评议、评定(如众人评酒等)。 【叒(ruò)】:古同"若"。 【譶(tà )】:本意是说话快。属于生僻汉字,现代汉语一般不用。 【羴(shān)】:古代是“膻”的异体字。所谓“膻”就是羊肉的味道,也泛指羊的意思,也是鼻烟品目之一。 【歮(sè)】:基本解释:1.苦涩;2.艰涩。 【森(sēn)】:意稠密。 【惢(suǒ )】:1疑虑。 2.善。 (ruǐ):1.古代的一种祭祀。 2.沮丧的样子。3.古同“蕊”,花蕊。 【鱻(xiān)】:原指生鱼,解释为“新鲜”,“明丽”的意思,也指鲜美,应时的食物。 【皛(xiǎo)】:皎洁,明亮。 【劦(xié)】:基本意思是用力不停。 【鑫(xīn)】:旧时商店字号、人名用字,取其金多兴旺之意。 【馫(xīn)】古同“馨”。飍(xiū):惊跑的样子。 【灥(xún)】本义为众泉汇流。 【焱yàn)】:光华,光焰,古同"焰"。 【垚 (yáo)】:意为山高(小而高的山)的样子。多用於人名。 【厵(yuán)】:古同"源",( 【嚞(zhé)】:意思是古同“哲”。意指聪明,有智慧。 【众(zhòng)】:许多,许多人的意思。 【孨(zhuǎn)】:谨慎;弱,懦弱;孤儿的意思。 【壵(zhuàng)】:古同"壮",亦作"壮"的繁体字。 【雥(zá)】:群鸟、相聚的意思。 【舙(huà)】: 1.播弄是非。 2.古同“话”。 四字相叠 【四个乂】(yáo):僻字,不常用,爻的繁体。字意同爻 【四个人】(yú):是古文的“虞”字。 【四个厶】(yōu):幽”的异体字 。①隐藏,不公开的:~会。②形容地方很僻静又光线暗:~谷。③沉静... 【叕】(zhuó):连缀、 短,不足。(yǐ)张网的样子。(lì)止、系。(jué)速。 【四个匕】(bǐ):“比”的讹字。 【四个工】(zhǎn,zhàn):古文同“展”字。 【四个口】:(jí)1.衆口。2.喧哗。 (qì、léi)].古文“雷”字。2.化学物质“卟啉”的旧称。 【四个天】(hào):义是同“浩浩”,深远广大的样子。 【四个小】(xiǎo):古同“小”。 【茻】(mǎng):1.众草。2.丛生的蕨类。 【燚】yì: 火燃烧的样子。多用于人名。 【四个牛】(qún)ˊ 【朤】(lǎng):朗字的异体字 【四个日(liù)】:八大处七处老爷庙的那副怪对联:“日昍晶liù通天下,月朋朳朤镇乾坤”。,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答案,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这字念hua,通“华”字,也有人把它翻译“照”字。 【四个水】(màn、miǎo):水浩大的样子。 【四个林】(shā)𥗉 【四个石】(lěi):同“磊”。 【四个田】(léi)同“雷” 【四个甲】(cā) 【四个且】(qiè) 【四个囚】(léi):同“雷”字 【四个困】(lěi):这个字不吉样,形容骂人 【四个竹】(sè)ˋ 【四个老】(wàng) 【四个朿】(jí)𠓙 【四个先】(xiòng) 【四个金】(bǎo、yù)𤆁 【四个泉】(chéng)𧮦 【四个言】(cì) 【四个门】(dàng)ˋ 【四个果】(hū)𣌠 【四个春】(chún) 【四个车】(kē) 【四个风】(piāo):风的异体写法。 【四个鱼】(yè):鱼多的样子。ˋ 【四个雷】(bèng):打雷的声音。 【四个云】(nóng):云广貌。 【四个兴】(zhèng)ˋ 【四个龍】(zhé)1、唠叨;啰嗦;2、詟的异体字:丧胆;惧怕:前后因袭,不加改革; 禁忌;多言。 生僻字 【甭(béng)】:不要;不必。“不用”的合音。 【巭 (bū)】:生僻汉字。意思是工作人员.《功夫熊猫》上映后,成为“有功夫的人”的简称。 【嫑(biáo)】: “不要”的快速连读。在河南南阳也有“biao”一读音,嫑人,寓意骗人的意思。 【囮(é)】:1、 媒鸟,捕鸟时用于引诱鸟的鸟。2 媒介,如:囮场(旧时兼作妓院的赌馆)。3、 化生,如:囮育(化生)。4、诱骗,讹诈。 如:囮头(进行讹诈的由头) [1] 【囶(guó)】:古同“国”。 【囻(guó)】:古同“国”。 国”的异体字,产生于民国时期,象征“国家属于人民”, 【恏(hào )】:欲望。 【砼(tóng)】:混凝土。 【颪guā】日本姓氏称谓。 【圐圙(kū luè)】:围起来的草场,多用于地名。 【孬(nao)】:1方言。坏;不好。(2)方言。怯懦;无能。 [ 【囜(nín)】:生僻字,现已基本不用此字。广泛理解为自家的贤能,古代皇帝私人的贤能臣子。 【忈(rén)】:古时“仁”的异体字。现网络上常用来表示“不专心”。 【恏(hào)】:“欲望”的意思。 【勥(jiàng qiàng)】:网络用字,表示强有力的意思。 【囧(jiong)】:本意为“光明”,现在常用来表示“郁闷” 、“悲伤”、“无奈”。 【嘂(jiào)】:古汉字,同“叫”。 【嘦(jiào )】:嘦”(读jiào)和“嫑”(读biáo),就是“只要”的快速连读。 【謽(jiàng)】: 言语倔强。 【囝(jiǎn nān)】: 方言,儿子。同“囡”。 【囥(kàng)】:本义为封闭储存有物件的管子。引申义为隐藏(物件)。 【囡(nān)】:方言,小孩儿。 【囨(piān)】:唾弃和斥责声,相当于“呸”。 【囷(qūn)】:1、古代一种圆形谷仓。2、样子像囷仓的事物。3、积聚;聚拢。 【囸(rì)】:古同“日”。 【玊(sù)】:有瑕疵的玉。 【怹(tān)】:老北京土语是“他”的敬称。 【兲(tiāng)】同“天”。 【団(tuán)】:同“团”(日本汉字)。 【奣(wěng)】:指天空晴朗无云。也有天明,即天亮的意思。、 【囲(wéi)】:古同“围”。 【囟(xìn)】:〔~门〕婴儿头顶骨未合缝的地方。亦称“囟脑门儿”、“顶门儿” 【囙(yīn):古同“因” 【烎(yín)】:原意“光明”。现在多用来形容一个人斗志昂扬,热血沸腾。 【囦(yuān)】:古同“渊”。 【囩(yún)】:1、回旋。2、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十二顷。 【図(tú)】 同“图”(日本汉字)。 【曌(zhào)】:唐武则天为自己名字所造的字,意指日月当空。 容易叫错的那些姓氏 朴 读“瓢”不读普 仇 读“求”不读愁 单 读“善”不读担 解 读“谢”不读姐 盖 读“葛”不读钙 区 读“欧”不读屈 曾 读“增”不读层 员 读“运”不读元 种 读“虫”不读肿 任 读“仁”不读认 燕 读“烟”不读宴 查 读“渣”不读茶 华读“化”不读滑 曲 读“取”不读趋 干 读“甘”不读赣 相 读“向”不读乡 占 读“沾”不读站 牟 读“谋”不读木 阮 读“软”不读远 龚 读“弓”不读巩 祭读“债”不读继 冼读“险”不读喜 缪读“妙”不读谬 臧读“赃”不读葬 晁 读“潮”不读兆 尉 读“预”不读胃 俱 读“居”不读具 召 读“邵”不读赵 宁 读“凝”不读泞 葛 读“舸”不读隔 乐 有的读“勒”有的读“月” 覃 有的读“秦”有的读“潭” 纪有的读“挤”有的读“记” 令狐(复姓) 读“灵”不读另 万俟(复姓) 读“莫齐”不读腕矣 会说比一定会写的字 1、擤(xǐng):捏住鼻子,用气排出鼻涕:~鼻涕。 2、薅(hāo):去掉之意。薅草即拔草。 3、掇(duō):拾取;摘取:拾~。~弄。 4、剌(lá):划破,拨开。 5、扽(dèn):拉;猛拉,使伸直或平整:把绳~直。 6、膙(jiǎng):手、脚的掌面部分因摩擦而生的硬皮。~子 7、熥(tēng):把已经熟了的食物再加热。 8、拃(zhǎ):张开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量长度。量词,指张开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的距离:两~宽。 9、尥(liào):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蹶子 10、齁(hōu):非常,食物太甜或太咸,咸得齁嗓子。 11、跐(cī):申斥,斥责 12、绰(chāo):匆忙中抓起来。~家伙。 13、皴(cūn):皮肤上积存的泥垢。 14、劐(huō):用刀尖顺势将物体剌开。劐开鱼肚子,常误作“豁”。 15、趿(tā):拖着鞋子。~拉个鞋子 口 语 中 的 易 错 难 字表
*拌bǎn,扔,丢弃:把这些垃圾拌出去。 鞴、鞁bèi,把马鞍等装到马上,准备骑:快给我鞴马。(不是备马)。 篦/箅/筚/滗bì,篦是密齿的梳子/箅类似于筛子/筚是篱笆/滗是把液体滤出。 秕bǐ,籽实不饱满:秕瓜子。 摽biào,捆紧,用手或臂勾住;因利害关系而依附在一起:他俩老是摽在一起。 瘪biě,不饱满:车胎瘪了。 醭bú,食品因败坏而生的白色霉斑:馒头起醭了。 礤cǎ,把瓜、萝卜等擦成片或丝的工具:礤床。 叉/汊/杈/岔/衩chà,双腿劈叉/河流分汊/植物分杈/路口分岔/衣服侧面分衩。 绰、抄chāo,匆忙抓起来:他急了,绰起棍子就出去了。(不是匆忙地抓就用操) 碜chěn,食物里夹杂着沙子:牙碜。 眵chī,眼睛分泌物凝结成的淡黄色的东西:眼眵。 啻chì,只,仅仅。通常组词为“不啻”:我们关系好得不啻兄弟。 杵chǔ,戳、捅:用手指杵了他一下。 憷、怵chù,害怕或畏缩:我见了蛇就发憷。 欻chuā,形容短促迅速的声音:欻地一下拉开了窗帘。 搋chuāi,用手用力压和揉:搋面。 膗chuái,肥胖而肉松:看你那膗样。 槌chuí,非金属做的敲打工具:鼓槌。棒槌。(金属的作锤) 皴cūn,皮肤因寒冷或风吹而干裂或积存的泥垢:手上长皴了。 捯dáo,两手不住倒换着拉回线绳等:捯饬(chi),对人、物的整理收整。 扽dèn,猛拉,使伸直或平整:跟我一起扽平床单。 磴dèng,台阶的级:五磴楼梯。 掇duō,拾取:掇弄。 *嬎fàn,禽类下蛋;生子多而整齐划一:鸡又嬎了三个蛋。(据《康熙字典》) 夹gā,专门组词为“夹肢窝”,即腋窝。 聒guō,声音嘈杂使人烦:这乱糟糟的声音聒得耳朵痛。 馃guǒ,馃子,油条等油炸的一种食品:吃了两根馃子。(不是粿) 绗háng,用针线把棉絮在里子上粗缝,使不致滑动:把棉花绗上几道。 薅hāo,去掉,拔草:他使劲儿薅着另外一个人的头发。 齁hōu,吃太咸或太甜的东西后使喉咙不舒服:这菜齁咸。 烀hū,半蒸半煮:烀地瓜。 煳hú,食品、衣物等经火变焦发黄发黑:馒头烤煳了。(不是糊) 砉huā,迅速动作的声音:鸟们砉地一声从树上直飞起来。(不是哗) 劐huō,用刀具的尖插入物体顺势划开:把鱼肚子劐开。(不是豁) 攉huō,把堆在一起的东西铲起来倒到别处:把垃圾攉了。 嚄huō,表示惊讶的叹词:嚄!好大的一间房! 嚯huò,表示惊讶并赞叹的叹词:嚯!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 搛jiān,用筷子夹菜:给主宾搛菜。 将jiāng,兽类生子:他家的狗又将了一窝。 趼、茧jiǎn,手脚因长期摩擦而生成的硬皮。(也作膙) 糨jiàng,浓稠,面粉或淀粉加水熬成的糊状:粥太糨了。糨糊(也作浆糊) 褯子jièzi,尿布。 鬏jiū,头发盘成的结,也可指类似样子的东西:鬏儿。 皲、龟jūn,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剋kēi,打或严厉训斥:他爸爸狠狠剋了他一顿。 掯kèn,卡,按;强迫,刁难:掯着他的脖子。掯勒财物。 擓kuǎi,用胳膊挎着;挠痒:她擓着篮子出去了。擓痒痒。(不是蒯) 剌lá,划破,切断:他手上剌了一个口子。 劙lí,割开:他衣服上劙了个口子。 撩liāo,提,掀起,用手洒水:撩起衣襟。撩上点水再扫。 *撩liao,随手扔:垃圾不能随便撩。 燎liǎo,挨近火而烧焦:把头发燎了。 缭liáo,用线斜着缝:缭上几针。 尥liào,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尥蹶子走人。 撂liào,放,搁:他把碗撂下就走了。 趔趄liè qie,走路不稳,身体歪斜要摔倒的样子:我一趔趄,差点掉沟里。 蹓、溜liū,滑行,悄悄走开:蹓冰,蹓走了。 遛liù,散步,牵着动物慢慢走:遛弯。遛狗。 绺liǔ,成束的理顺的丝状体:额前垂下一绺头发。 捋lǚ,用手指顺着抹下去:用手捋了捋胡子。 *渳mǐ,小口品尝:你先渳渳好吃不? 抿mǐn,收敛嘴唇少量沾取:抿一下酒。 恁nèn,那么,那样,如此,那:恁大。恁高。 搦nuò,握在手中:搦管(执笔)。把面团搦圆了。 熰ōu,烧火时柴草等没有充分燃烧而产生大量的烟:熰了一屋子烟。 攮nǎng,攮子,就是短刃、匕首。 齉nàng,鼻子堵住,发音不清:齉鼻儿。(这个字大概是汉字笔画最多的) 苶nié,发呆,动作迟缓,萎靡不振的样子:赵本山把范伟忽悠苶了。 拗niǔ,固执,不驯服:他脾气很拗。 掱、扒pá,掱手,就是小偷。 簰、棑、排pái,竹簰,就是竹筏子。 襻、袢pàn,中式服装上套纽扣的套,功能或形状像襻的东西:疙瘩襻儿。鞋襻。 嗙pǎng,自夸;吹牛:胡吹乱嗙。 脬pāo,膀胱;量词(也作泡),用于屎尿:一脬屎。我去撒脬尿! 擗pǐ,用力使其脱离原来物体:擗棒子。 谝piǎn,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他老在我面前谝他的新手机。 潽pū,液体沸腾而溢出:牛奶潽出来了! 拤qiá,用双手掐住:~脖子。 鹐qiān,禽类动物啄东西:鸟把那片树叶鹐走了。被鹰鹐了眼睛。 戗qiāng,冲突,反方向:你这不是戗火么?炉子戗风。 ?qíng,坐享其成,等现成的:你就?好吧。 糗qiǔ,面食粘连成块状或糊状:这碗面条搁得都糗了。 黢qū,很暗的,非常黑的:黢黑。黑黢黢。 拗ào,不顺:拗口令。也做“绕口令” 挼ruó,揉搓,皱缩:把条纸挼成团。 瘆shèn,让人害怕:这地方太安静了,太瘆人了。 艏shǒu/舯zhōng/艉wěi,依次是船体的前部、中部、后部:船艏,船舯,船艉。 潲shào,洒水,雨点被风吹得斜洒:雨往南潲。熨衣服前要先潲点儿水。 嗍suō,用唇舌裹食,吸允:嗍嗍筷子上沾的汤。 趿tā,穿着鞋子后跟不提上:他趿拉着鞋子蹲在地上。 薹tái,蒜、韭、油菜等长出的花莛:蒜薹。(不是苔) 熥tēng,把凉了的熟食再蒸热:把馒头放在炉子上熥熥再吃。 掭tiàn,用毛笔蘸墨汁在砚台上弄均匀:掭墨。掭笔。 *酘tóu,将有肥皂的衣服在清水里漂洗:这件衣服还得酘两遍。 抟、团tuán,把东西弄成球形:把废纸抟成一团。 煺tuì,把宰杀过的牲畜或家禽用滚水烫后去毛:煺猪毛。 坨tuó,成块或成堆的,面食煮熟后黏结在一起:泥坨子。年糕坨儿。饺子坨了。 庹tuǒ,成人两臂左右平伸后的长度:这面墙得有六庹长。 *搲wǎ,以手或瓢状物舀取:没吃饱,再给我搲点儿米饭。 崴wǎi,脚扭伤:下山时崴了脚。 绾wǎn,把长条形的东西绕起来打结:绳子头绾个扣。把头发绾起来。 璺、纹wèn,器物上的裂痕:打破砂锅璺(谐音“问”)到底。 陷阱xiànjǐng,捉野兽或敌人挖的坑。(不是陷井) 楔xiē,为使器物牢固打入缝隙的小木橛:楔子。 擤xǐng,捏住鼻子用力排除鼻涕:擤鼻涕。 暄xuān,松软,松散:暄土。馒头很暄。 靿yào,靴或袜子的筒:高靿靴子。高靿袜子。(不是腰) 窨yìn,地下室:地窨子。窨井(为便于检查、疏通地下管线而设置的井状构筑物)。 黝yǒu,黑色:黝黑。 *鬻yū,液体沸腾溢出:米汤煮得快鬻出来了。 哕yuě,呕吐:干哕(要吐而吐不出。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无物曰哕,有声有物曰呕)。 锃zèng,器物表面干净而闪光耀眼:刀子磨得锃亮。 奓zhà,张开:衣服下摆太奓。 拃zhǎ,大拇指与中指之间的最大长度:你拃一拃看看有多长。 择zhái、zé,挑拣:择菜。(不是摘) *昝zǎn,表示大概的时间:你多昝来? 搌zhǎn,轻轻地擦抹或按压以吸去液体:搌布(就是抹布)。 笊篱zhào,用来从汤水中捞东西的炊具。 褶zhě,衣服等折叠缝制或挤压的印痕:褶叠裙。满脸褶子(即皱纹)。(不是折、摺) 胗zhēn,鸟类的胃:鸡胗。(也作肫) 诌zhōu,随口编:瞎胡诌。 炷zhù,灯心,燃香,香的量词:一炷香。(不是柱、烛) 拽zhuāi,用力扔:你把球拽过来。 缒zhuì,用绳索拴住往下送:缒城而下。(不是坠) 攥zuàn,用手握住:手里攥着一把斧子。 嘬zuō,聚缩双唇吸取:小孩嘬奶。嘬牙花子。 捽zuó,揪住,抓:捽他的头发。(不是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