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石因具有皇族专用的黄色,被满清皇族宠爱并视为珍宝,争相寻觅,价与金玉相埒,视同瑰宝,倍受文人雅士、官宦、皇族及帝王的喜爱,自清以来极负盛名。相传乾隆皇帝曾以田黄石祭天,并冠予帝帽,故田黄历来有「石中之王」的尊号。 董沧门刻恭亲王龙凤田黄对章 这一对田黄石印章,剖自同一块带皮的「田石」籽料,其中一块尚存试切下刀的痕迹,石质极佳,油润光洁,金灿夺目,其中「红筋」及「萝卜丝纹」清晰可见。在过去,极佳的石材,如田黄、鸡血、红白芙蓉之类,只有破方雕钮开成印章石料,才能获取高估值。此印石料只做了尽量少的切方规正,做薄意雕的一面,皮色微存。两石印面的一侧上角,也因籽料的关系,略缺而保有斑驳的石表。现代作品田黄多留皮,以表示这是「田石」,而过去贵石在「留意不留皮」,就是尽量将皮去干净,只留其「意表」。这样精心而艺术、恰到好处的处理,非雕琢高手、艺术巨匠不可能为之。 今此这一对印章,雕钮琢款之董沧门,与林佶、黄任同为康熙时人。此印石之制作,在康熙五十八年,其时三人均在褔州。后入清内府珍存,印侧不刻御制诗,而用前人词句,知其是后来才被贡入内廷。入宫之后包裹装潢,完全是内廷的形式,可见当时皇帝对于这一对印石的重视程度。咸丰二年四月降旨将原庆郡王府赐给奕欣为府邸(即现今的恭王府),八月,又驾幸奕欣「朗润园」,为之题园名、赐诗,极示关切等等。当在此前后,特别甄选先朝列祖珍藏的这一对田黄石印,由清内务府奉旨镌刻印文,赏与奕欣。印文刻成虽在此时,当时此印已是百余岁之文物。因之,我认为此一对田黄石印章,才可称为清早期之标准。 清康熙周尚均制吴国祯夫妇自用田黄印章(一套十一件) 吴国桢、黄卓群夫妇自用田黄印章共十一方,共重438克。时间跨度从明末至清末长达三百多年,多为传世之物,岁月留痕历历在目。色彩丰富、浓淡相映,诸如黄金黄、橘皮黄、鸡油黄、桂花黄等等,几乎涵盖所有田黄上乘之色,且质地均十分洁净纯正、凝莹若冻、温润可人。所俱田黄肌理清晰易辩,橘囊纹和红格、血筋出出自天工造化,绵密而不乱,若隐若现、如梦如幻。十一方印章形状各异,正方、扁方、异形兼而有之,钮饰雕工多样,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既有不饰雕琢的四方素材,又有刻琢精美绝伦的印钮,尤以清康熙周彬制田黄石夔凤纽长方形章最为出色,此印约重120克,造型方正、棱角分明,起台比例把握的恰到好处,浮雕浅刻夔凤五条为钮,攀附于印章上半部,布局妥贴、姿态各异,运刀技法炉火纯青,精微处纤毫必爽,圆润处似行云流水,刀法、刀味皆有古韵,不同凡响,且有古闽周彬制隶书款为记,清晰易辩。众所周知,身为清代康熙年间内廷御工的周尚均,其平生佳作,常遭地方官僚搜括,作为贡品,供奉御前。同时亦深受同时代文人、藏家喜爱,故此印的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诸多名重一时的篆刻家留名于石,计有徐三庚、陆泰、柯有榛、赵叔孺、方介堪、冯康侯、童大年、陶寿伯、石缘。综览印文名印、堂号、闲章应有尽有,篆刻手法多样,风格迥异,水准极高。这套印章具有优异材质与完美无缺的制作工艺,以及水准极高的篆刻手法,当属清代早中期田黄精品总汇。其解放前被带往台湾,后流落到美国,直到1993年才由台湾藏家从美国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得,后于1995年3月23日在美国纽约拍卖。整套印章材质均为上好的田黄冻,从印面到印钮又出自名家之手。其上好的材质、珍罕的名家题刻,以及曾由重要历史人物收藏,使其堪称国宝级的藏品,世所罕见,诚可宝之。 赤壁夜游寿山田黄石摆件 寿山田黄石产量稀少,且多小件,极难得大件,如此件之形体硕大饱满实为极其难得。质地温润凝结,细腻通灵,色泽金黄,通透明媚,仔细端详好像发出金灿灿的毫光。田黄石特有的萝卜丝纹隐约于石之肌理之中。明艳的黄色瑰丽无比,天生带有帝王之气,被视为珍宝。此田黄摆为石卿之佳作,画面布局依石就形,起伏转折恰到好处。远山层层叠叠,祥云萦绕其间,静穆的古柏参天入云,夜游赤壁之人谈笑风生、指点江山。雕刻轻浅,层次分明,人物景致灵动毕肖,让观者浮想联翩。良工与美石的完美结合,堪称是珠联璧合之罕见佳作。 松下雅聚 寿山田黄石摆件 533克 这枚田黄石形态饱满、完整、色泽内敛稳重,质地脂密温润,以薄意手法保留自然形状雕刻而成。画面取晋代文人“松下雅聚”之典,五老姿态各异,场面生动,热闹非常。 由于田黄石是珍奇之材,因而此件已近“满工”之作。画面上远近上下,留白不多,但却做到了繁而不乱,排布均衡:松树苍劲,斜旖而出,枝干茂盛,蜿蜒崎岖,三两逸士伫立于树下品鉴书画,山石耸立,彰显出一副悠然自得的趣意生态景象。整器雕刻精细,线条流畅,刻画写意,意境悠远!颇“收千里于方寸”之功力,显示出作者于传统绘画理解的透徹。 清康熙田黄冻双凤钮大方章 本件田黄冻双凤钮大方章色泽自然柔顺、呈淡“橘皮黄”色,肌理蕴极细致之萝卜纹,绵密欲化,红筋显著易辩;其质地特别的凝腻、温润、细结,凝灵成冻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油润感,显为中阪所产上佳田石,色质俱佳。且此印印材硕大无比,重达256克,从古至今田黄历来都以两计价,通常一两以上者方算成材,三两者可谓大材,而过半斤者则属巨材也。因田黄原石多为自然形卵状独石,可想而知如此硕大、品相完美的正方印材,要耗用多大的田黄原石方可成形。如此奢华与气魄舍皇家其谁?印主的身份地位不言而喻。 再看此印印钮的雕工亦精美绝伦、不同凡响,为康熙内廷御工周尚均所制,其平生佳作,常遭地方官僚搜括,作为贡品,供奉御前。同时亦深受同时代文人、藏家喜爱。钮作老凤引雏形,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颧颡鸳腮,龙文虎背,燕颔鸡喙,刻琢工艺繁复而不失细腻,线条流畅婉转,神态清秀恬静,其用刀之法坚致英挺,圆熟明快。雕刻中的细腻处理,尤为精絶,全凭修炼深厚的刀技功力,才能呈现“心手相应、刀随心走”的无上境界,仅此一点,即为后仿者所不能及。 寿山田黄石方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