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9年江西名牌产品申报综述(初稿).docx
2019-05-12 | 阅:  转:  |  分享 
  
“犹江绿月”申报省名牌产品企业概况及申报产品综述企业概况1、企业基本情况上犹犹江绿月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位于上犹县梅水乡园村村学堂
村民小组。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营产品为“犹江绿月”牌系列茶叶,是一家集茶叶良种繁育、科研、种植、加工、品牌营销、乡村旅游为
一体的的生产型企业。2018年末,公司有固定职工260人,资产总额288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008万元),公司在上犹县梅水乡园村
自建有1800亩标准示范茶叶基地,有现代化办公厂房3000多平方米,有名优茶加工生产加工线1条;公司以“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为
经营模式,致力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梅水、五指峰、油石、水岩等4个乡镇建立3个茶叶专业合作社,与19个茶叶种植点的5900户茶农签订
了茶叶收购协议,合同生产基地达5600亩,带动6178户农户从事茶叶种植管理,茶农户均年增收达2074元,每年为公司提供鲜叶约92
5吨。公司是国家标准化茶园创建基地、茶叶科普示范基地、农业部茶树良种繁育基地,2009年评为赣州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2010
年评为江西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公司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的发展理念,加强企业管理,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提
升品牌影响力。2006年7月,公司法人田春兰申请“犹江绿月”商标注册,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于2009年7月核准了“犹江绿月”商标注册
。公司生产“犹江绿月”牌茶叶,有"形如弯月、扁平挺秀、匀齐光润、茶香若兰、清高持久,滋味鲜爽,汤色清澈,叶底嫩绿"的独特品质,产品
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社会认可,2016年,公司获得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犹江绿月”商标延续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赣州市知名商
标。2016年12月,公司生产的“犹江绿月”牌茶叶被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于“江西省名牌产品”。近三年来,公司不断引进技术,更新设
备,改进茶叶工艺,公司产品质量稳步提高。2016中国(上海)茶叶博览会公司生产的“犹江绿月”牌茶叶获得优秀产品奖,2016年茶王大
赛绿茶类金奖;2017年中国(南昌)国际茶业博览会评比表彰中,荣获优秀参展奖。2017年江西“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广东)展销
会参展农产品金奖,2017年赣州名优农产品(厦门)迎春展销推介会,荣获产品金奖;2018年中国茶业企业品牌价值评估中“犹江绿月”品
牌价值1.5亿人民币。2018年第十四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公司荣获“2018年中国茶叶百强企业”称号。犹江绿月延续认定为江西省著名
商标、赣州市知名商标。公司主要经济指标逐步提升,2018年产茶叶干茶产量420吨,销售收入8531万元,比2016年和2017年,
分别增长%,%,2018年公司上缴税金509万元,比上年增长%,实现利润1369万元,比上年增长%。2、质量管理为提高产品
质量,公司对茶叶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1)种植基地环境优选。公司茶叶种植基地所在地上犹县梅水乡园村,远离城区
和工业园区,无大型建筑物和污染源。该区域四面环山,群山簇拥,地势成圆锅状,“千山环野立,一水抱村流”,九曲弯弯的河谷,携来上犹阳明
湖国家森林公园富氧润泽水气,葱郁森林,恬静无痕的溪水、形成园村山岭雾霭长年不绝,山的灵气,水的清纯,雾的脱俗,富氧的水气,产地生态
、土壤、气候等环境优越。公司链接签约的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也选择了五指峰、油石、水岩等土壤、空气、水环境质量优良的区域。茶叶
种植基地开发中采取了“山头顶带帽、茶中有树、山下穿靴”等环境保护措施。(2)绿色有机种植管理。公司按照有机绿色生态茶叶的要求进行茶
园管理:一是创建省标准茶园,2009年公司在园村植基地建设江西省标准茶园,种植上引进国优茶叶品种迎霜、乌牛早等品种,对茶园进行改造
,改变品种单一,品种不纯影响茶叶质量不稳定问题。二是绿色生产,改变传统施肥用药习惯,使用生物农药、有机肥料,茶叶种植不用除草剂,采
用传统人工割草、覆盖除草、杀虫灯、粘虫黄板等绿色生态种植技术,实行绿色、有机、无公害生产,2009年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审查认证,
2016年公司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3)清洁安全加工生产。茶叶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消费食品,近三年来,公司不断加大投入,确保食品加
工生产清洁安全性。一是提高加工厂区环境质量。2017年投资500多万元进一步优化茶叶加工生产环境,新建设了3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
厂房办公楼,进一步使厂区环境质量优于国家茶叶生产加工厂标准要求,严格管理,厂区清洁度做到无乱堆杂物、无积水坑洼,无扬尘。二是生产人
员健康从业。加工人员上岗前和每年定期对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明方能进入本公司茶叶加工岗位。三是工人卫生上岗。生产季节工人进入车间
须在冲洗室冲洗后进入更衣室,更换穿统一规定的工作衣、帽、口罩、鞋、袜上班,头发不外露,离开岗位应脱下工作服、帽、鞋;工人上班不得化
妆,禁止佩戴各种首饰进入加工现场,禁止在加工现场饮食、抽烟或随意吐痰;严禁携带有毒、有异味或与加工无关的杂物进入车间。四是更新清洁
化生产设备。2017年公司购置热风杀青机、鲜叶分级机、摊青、杀青、揉捻、烘焙等36余台(套)机械设备,对原生产过程中采用燃煤滚筒机
械杀青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柴,每年减少收购木柴50万斤,采购燃煤10吨,减少了煤和木柴燃烧的灰粉污染等污物排放,
促进能源清洁化使用,茶叶的清洁化生产环境大幅度提升,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性保障。通过电能精确控温技术,进行杀青、生态发酵,更好地保留
茶叶本身精华,茶叶口感与品质进一步提升。(4)工艺流程标准管理。在茶叶加工过程中,严格按国家标准GB/T14456-1-2生产,对
茶叶加工摊青、杀青、摊凉、揉稔、烘焙提香、筛分、包装等流程,每道生产工序都有工艺标准,工人上岗按规程操作机器设备,按工艺标准进行生
产,在杀青、烘干、萎凋等关键工序,实行质量控制重点管理。2008年5月顺利通过国家质检局验收,获得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QS)
,2015年,公司茶叶生产通过22000质量体系认证。(5)产品质量严格检测。近三年来,公司进一步加大茶叶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检测力
度,公司内部做到了每批产品有检测,2016-2018年公司分别向企业外部的赣州市质量监督管理检查机构送检批、批和批茶叶,送检
产品合格率均达到100%,检测费用支出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6)质量管理可视化监控。2016年公司投资60多万元
,采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茶园可视化改造。公司茶叶种植基地建设了茶园可视化系统,能够对茶叶从种植,管理,施肥、采摘、加工、包装等一系列
过程都可视化监控,并与手机终端连接,对公司产品生产加工质量管理可视化监控,公司客户用手机扫一下企业的二维码,也能随时看到所购茶叶生
产的整个流程,增加客户对公司绿色生态食品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督渠道,提升了客户对公司产品质量的信用和认可。(7)QC活动扎实有效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公司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2018年,活动小组陈有良、黄宗伟等对茶叶生产设备6CSF-80型高温热风茶叶滚筒杀青
机的杀青时间和温度进行了研究,对该设备筒体的运转解度和高温热风的温度进行控制,取得了成效,进一步提高了茶叶香气质量。3、技术创新(
1)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为提高茶叶品质,公司积极开展科研创新活动,聘请了江西农业大学涂淑萍(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和江西省蚕桑茶叶
研究所杨普香(研究员、国家注册高级检查员),为公司科研创新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指导。公司有一支扎根企业,勇于开拓创新的技术人才队
伍,有良好的研究办公条件和项目实施基础条件,公司负责人田春兰2016年申请并被授权持有“一种绿茶茶叶保鲜装置”、“一种卷曲状茶叶
加工装置”、“一种茶叶鲜叶高效精选装置”、“一种绿茶茶叶压扁装置”、“一种兰花香型茶叶制备装置”和“一种红茶茶叶切碎装置”等国家实
用新型专利6项;申请的“一种新鲜茶叶保鲜方法”、“一种利用陈茶制备的茶类饮料及其工艺”国家发明专利2项已经公布进入实质审查阶
段。2016年至今,公司还向科技部门申报并已备案技术创新科研项目有“赣茶3号名优绿茶适制性研究及产业化”、“绿茶加工工艺改进及互联
网+电商技术示范”、“江西省犹江绿月生态茶叶农业科技园区”、“物联网技术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及示范项目”,“犹江绿月夏秋红茶新工
艺技术集成与示范”和“机采名优绿茶品种筛选及标准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等6个项目,“机采名优绿茶品种筛选及标准化栽培关键技
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列入了2018年赣州市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已成为产品质量提高、品牌提升和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2)创新
平台有序运行。依托公司资源,通过为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专业的行业创业商务咨询、培训、种植加工技术、设立种子基金,项目孵化等一站式服务
,打造了犹江绿月星创空间创新平台,支持农民创业增收,2017年培育扶持了10个茶叶电商和茶叶种植大户团队。(3)科普示范体验特色。
公司利用茶叶种植生产示范基地、互联网可视化茶园、茶叶良种母本园等资源,开展茶叶采摘、炒制等体验式科普活动,围绕茶叶良种繁育推广、茶
叶种植加工等积极开展科普日、科技周,进行科普宣传、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共开展技术培训48次,科普讲座121
期,受培训(听讲)18600人次,多次组织茶农外出参观学习,发放科普宣传资料21300份,引导茶农依靠新科技、新技术发展生产增加收
入,2017年列入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公示名单,田春兰被中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领导小级办公室评为2017年度全国科技助力扶贫工作考核优
秀个人。4、品牌建设(1)坚持品牌营销,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公司十分重视“犹江绿月”品牌建设,2001年,公司前身上犹县茗馨制茶
厂时,茶叶产品即开始使用“犹江绿月”标识,并于2006年7月31日以现公司法定代表人田春兰个人名义正式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
,并于2009年5月21日和7月21日分别获第二十九类、第三十类核准注册(《商标注册证》号分别是第5513070号、第551306
9号),连续使用该商标已时间达十多年时间,公司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不断提高“犹江绿月”商标知名度和信誉度、品牌价值与影响力、企业市场
竞争力不断提升。(2)严格商标使用管理,大力保护“犹江绿月”商标。为保护“犹江绿月”商标,公司内部制定了商标使用管理制度,成立了注
册商标管理工作小组,由商标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商标的印制和使用并建立商标管理档案,严格按照《商标印制管理办法》印制商标,进行商标使用管
理,在工商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近三年来,没有出现商标侵权行为,“犹江绿月”的商标品牌专用权、公司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3)完善销售
渠道建设,提高“犹江绿月”品牌信誉。公司产品销售渠道建设,由向零售店批发为主到逐步建立网下直销店、加盟店和网上电商的渠道模式转变,
对产品销售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公司现有上犹县城、赣州和南康三个销售店,各直销店统一标识、统一装修风格、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产品销价。
店里聘请茶艺师提供泡茶、讲解服务,将产品和服务完整的提供给消费者,可以较好的维护品牌、杜绝假冒,取得顾客的信任。公司在赣县和石城县
开设二家新形象茶叶020连锁店,对加盟店制定了管理规范。公司采用现代先进互联网技术,在网上开设了西安、湖南、云南、上海、南京、北京
等七个专柜,销售公司茶叶。“犹江绿月”品牌信誉的提升,2016年已有罗边华源集团、赣州一城花酒店、江西银盛电子有限公司、江西金力永
磁科技股份公司等客户与公司进行茶叶“私人定制”业务,定制茶园面积150亩。(4)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提高“犹江绿月”品牌知名度。公司
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采取树立广告牌,发放纪念品、印制宣传品、赞助公益活动等各种宣传方式,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推介“犹江绿月”
品牌。“犹江绿月”产品和上犹犹江食品有限公司事迹曾多次被《中国信息网》推荐,在《江西日报》、《赣南日报》、《新农民周报》等报刊刊登
,在省、市、县广播电视台多次播出。5、市场占有统计资料显示,2017底,全国茶园面积总面积4588余万亩,开采茶园面积3778万亩
,干毛茶产量为260.9万吨,绿茶仍是市场主流消费产品,占销售总量的50%以上。2017年,上犹县茶叶总面积10.15万亩,其中可
采面积7.82万亩,产量2290吨,产值3.7263亿元。上犹县茶叶面积占赣州市茶叶面积近50%,为赣州市第一产茶大县,江西省产茶
十强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茶业发展示范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被列为“国家级有机茶标准示范县”、“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示范县”
、“国家标准茶园创建示范县”、“中国名茶之乡”。2018年,上犹犹江绿月食品有限公司产“犹江绿月”干茶420吨,销售收入8531万
元,占全国干毛茶产量为260.9万吨的0.016%,占上犹县茶叶产量2290吨的18.34%。“犹江绿月”牌茶叶优良的品质,适宜的
价格,良好的品牌信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社会的广泛认同,“犹江绿月”牌系列产品在上犹县内茶叶市场上是产销量最大品牌,已走出江西
,销往省外,远销广东、福建、湖南、浙江、上海等省市和国外。6、企业文化公司文化承继茶文化本脉,凝炼为:茶人合一、“和”创未来。茶人
合一是“犹江绿月”品牌与上犹犹江绿月食品有限公司(法人)合而为一;茶人合一是生产茶的人要懂茶,生产茶叶、经营公司应与做人一样,有追
求、有品味,有精神、有道德;茶人合一是公司专注茶叶,视茶叶和品牌为生命。“和”是茶之德。对于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而言,“和”是使命、目
标和追求,茶叶品质源于土壤、气候等天地之“和”,更是生产加工人与天地之“和”;“和”是品质,合于色香味型之“和”;“和”是加工技艺
,合于水火之“和”;“和”是经营之道,员工“和”,才能齐心协力出效率,企业与顾客“和”,才有优质销售服务和企业诚信;一片绿叶托起一
个产业,更是政通人和。近三年来,公司坚守食品安全底线,践行企业“和”文化,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和社会公益慈善等活动。一是推进茶叶产业精
准扶贫。2017年,公司流转了48户贫困户的土地,支付租金帮助增加收入;安排2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在公司就业;园村有27户农户
(其中:贫困户12户)的荒芜土地租给她创办的企业,而农户又承包企业已投产的茶园,形成“反租倒包”式帮扶。企业被列为全国扶贫就业示范
点、全国万企帮万村示范点。二是提供就业岗位。每年采茶季节吸纳大量农村留守妇女和不能外出打工的中老年劳力就业,2017年公司支付茶叶
采摘季节性工资万元,增加了周边农民工资性收入。将茶叶种植和茶园观光相结合,发展现代休闲观光茶旅产业,吸纳16名农民直接进公司务
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还带动园村73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3户)从事餐饮、住宿、农产品运输、营销等经营活动。三是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
动。2016-2018年,每年对本村考取大学的学生每人奖励1000元并组织每个大学家庭聚会。2016年资助7名、2017年资助14
名,鼓励考取大学的学子,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2016年,公司慰问80岁以上老人20人,共计4000元;2017年扶贫一
日爱心捐助5万元。7、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现有员工150余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2名,茶叶技术专业人员28名。公司视员工为财富,充分保
障职工合法权益,按时发放工资,足额缴纳员工社保等费用,每季组职员工生日会,发放年终奖。二、申报产品综述1、申报产品的主要功能、用途
及质量水平,销售量。本次公司申报江本省名牌产品的茶叶产品是人们日常消费食品,质量符合国家GB/T14456-1-2绿茶生产标准,2
018年年产420吨,产销平衡。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
糖、糖类、酶类、色素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种,含有钾、钙、镁、钴、铁、锰、铝、钠、锌、铜、氮、磷、氟、碘、硒等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
茶叶中的成分和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对人体生理具有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
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防止老化之功效,增强免疫等功效,对人有提神提神保健养生等作用。2、申报产品售后服务网点
建设、“三包”及对用户意见公司申报江本省名牌产品的茶叶产品售后服务网点由公司直销店、加盟店和公司网上提供。公司建立了《产品包装、仓
储和运输管理制度》,对已出库的不合格产品,实行无条件退货。茶叶产品出现以下情况的为不合格产品:鲜茶叶红变30%以上;茶叶的烟焦味严
重;茶叶变酸、馊、霉味严重;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超标;茶叶中混有杂物,如铁质杂物、木屑、烟头;茶叶产品的出厂水分超过7%;预产品已超
保质期限;交货品不符合客户的合同要求和不符合产品标准化的;产品的包装有损坏的。为方便客户对产品质量的问题处理,公司在产品包装盒上印
有公司名称、地址和电话等联系方式,近三年来,未出现客户退货。三、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1、茶叶鲜叶利用率低。茶叶产品延伸加工不够,现有茶叶原料资源利用集中春季生产中高端名茶,夏、秋中低端茶有市场,却因生产基地分散,销售价格低,生产规模小,成本高,导致茶叶鲜叶利用率低。改进措施:提高集有中连片种植程度和机械化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茶叶鲜叶利用率。2、茶叶生产效益低。茶叶种植是绿色生态要求高,山地资源集中利用,机械化程度低,人工劳动密集的产业,茶叶生产投资周期长,基础设施投入大,亩平收入低,见效慢,受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大,食品生产安全质量要求高,小规模生产难以适应大市场,小规模生产效益低,产业发展动能弱。改进措施:建议政府采取扶持政策。3、企业招工难。茶叶是季节性生产,茶叶采摘季节招工难,影响企业生产,尤其是会用现代化办公工具、懂经营、善管理的农业企业管理人员难招,企业管理团队职业化水平低,难以适应企业依靠创新科技进步发展的需要。建议政府采取扶持政策,对聘请职业中专以上为企业服务的毕业生政府给予资金上的补贴与支持。
献花(0)
+1
(本文系股票招标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