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凌晨,2岁的平平发烧后出现惊厥现象——脸和嘴唇发青、双眼上翻,手脚还一阵阵地抽动,喉咙发出呼噜呼噜的声响。 一旁的爸爸以为有什么东西堵住了儿子的喉咙,立刻把手伸进平平的嘴里挖,几分钟后,爸爸发现孩子一动不动,赶紧送往医院。 很可惜,到了医院,平平呼吸心跳都停止,极力抢救,孩子也活不过来。 这样的悲剧不是个案,儿科主任医生林忠东才把这个悲剧发到朋友圈,不到一天,他们科室接诊了两起因惊厥而受伤的孩子。 一名11岁孩子因癫痫发生惊厥,家长往孩子嘴里灌开水,结果造成面部严重烫伤。 另一名两三岁孩子出现高烧惊厥后,爷爷带着戒指在孩子的嘴里,一阵乱挖,孩子被扣的鲜血淋淋,喉头水肿。 截止昨天,这个医院已经遇到3个孩子因此死亡的事件,相较于突发疾病,家长的错误做法才是最致命的。 一、那些害死人的“土办法”偏方,土办法真的会害死人。 至少目前三个孩子,已经因为土办法而死亡,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家长用手乱扣而导致的悲剧。 儿科专家说:我们神经科每年接收的患儿有1200多次,有一半是因为家长处置不当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上面例子中的家长,都喜欢用手抠孩子的喉咙,试图令孩子尽快恢复呼吸。就这个操作而言,有三个危害,
尤其是最后一点,就算即使救回宝宝,也会造成大脑不可逆的损伤,甚至脑死亡。 其实,我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人。 小时候,我表弟腿上大面积烫伤,家里人没有去医院处理,而是抹酱油,印象最深的是,他们把绿茶泡软捣烂,敷在表弟伤口上。 最后,表弟腿部化脓,无奈之下姑姑姑父才去医院,他受了不少罪。 任何意外发生,家长如果没有掌握科学的救治方法,第一时间应该联系医院,而不是自行随意处理,否则伤上加伤,甚至酿成悲剧。 二、何谓惊厥?惊厥俗称抽筋,抽风,惊风,也称作抽搐。3岁以下的小孩子最容易发生高热惊厥,发生概率在5%左右。 表现形式,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大脑神志不清,伴随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发紫。 儿科主任林忠东说:这个病有遗传性,有高热家族史的父母要警惕,孩子发生惊厥的可能性很高,3岁下的宝宝发生过惊厥,会有复发的可能。 留意下身边惊厥的孩子,年龄主要集中在幼儿时期,这个时期的宝宝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神经纤维外面的包裹层“髓鞘”还未完全形成,容易出现惊厥现象。 三、孩子惊厥怎么办?医生说,孩子发生惊厥,最好的办法是不处理,发生热性惊厥后,大部分孩子在五分钟内自行缓解,度过危险期,然后再视情况去医院就诊。 如果超过五分钟,宝宝还在昏迷,请家长就近医治,冷静处理,千万不敢自行处置,造成二次伤害。 当然了,对于着急的家长来说,最妥善的处理方式就是送医院,如果附近没有医院,等待救护的时候,家长可以这么做。 1、首先让孩子平躺在床上或是沙发上,把头歪向一边,防止唾液,呕吐物呛到,如果孩子正在进食,把含在嘴里的食物拿出来。 2、解开衣服,别让衣领卡住孩子,引发窒息。 3、惊厥的孩子,会伴随高热,用毛巾蘸取凉水,擦拭宝宝的身体,不断更换,持续冷敷,如果身处夏季,可以用酒精和水,按2:1的比例调制,擦拭把宝宝四肢。 4、当孩子在抽搐的时候,很有可能咬舌头,家长应该用干净筷子,压住宝宝舌头,放在上下牙中,保证孩子的正常呼吸。 5、有的宝宝抽动厉害,家人可以掐宝宝人中,减缓抽搐。 6、不强行按住宝宝的身体,避免引起骨折或其他擦伤,记录好孩子的发病情况,时间,以备给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7、请尽快就医,越早越好,短暂的窒息也会伤害神经系统。 四、如何预防宝宝惊厥?专家支招1、正确用药 热性惊厥最好的预防方式是不发热,平时家里可准备适合幼儿的退烧药物,在家庭护理无效,又还没送医院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2、加强营养 对新生儿来说,妈妈要保证奶水质量,尽最大可能的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饮食上注意孩子的营养搭配。 3、经常锻炼 带孩子经常户外锻炼,适应各种环境,提高免疫力,有效抵抗各种病菌侵入。 4、细心照顾 对于有惊厥病史的小孩,家长一定要小心看护,防止小朋友跌倒,损伤头部,平时也不要随意拍打孩子的后脑勺。 宝妈,宝爸们,平时多学学育儿知识,毕竟现在家庭孩子少,每一个都是父母的心头肉。 一旦出现意外,就是三个家庭的悲剧,为了宝贝们健康成长,赶紧学起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