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和田玉的产地主要有中国新疆、青海格尔木、辽宁岫岩等地方,国外有俄罗斯、加拿大、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目前在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是新疆、青海、俄罗斯三地所产的和田玉。新疆所产和田玉开采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最受市场追捧,但也因为开采时间长储量减少的情况,在市场上难见其踪迹。所以对青海及俄罗斯地区和田玉矿床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将会对和田玉市场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一、青海和田玉矿床分布及其产出特征 昆仑山全长约2300余公里,依据山脉走向可分为西昆仑、中昆仑及东昆仑段,其中西昆仑、中昆仑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东昆仑则位于青海省境内。青海地区的和田玉矿床主要位于昆仑山以东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的高原丘陵地区,主要产地有纳赤台、大灶火、小灶火、三岔河等。 (一)纳赤台 纳赤台位于东昆仑山脉中段的格尔木市大灶火西南山地区及昆仑山东缘的格尔木纳赤台地区,区内海拔较高,最高海拔为5500米,多在4200米左右。原生玉石矿床自西向东依次为:没草沟玉石矿点、拖拉海沟玉石矿点、三岔口玉石矿点、九八沟玉石矿点等。 该地区以山料出产为主,偶尔可见少量山流水料、戈壁料,至今未发现典型子料,出产的和田玉主要有白玉、青白玉、糖玉(红糖色)、翠青玉(浅翠绿色)、烟青玉(烟灰中略带紫灰色调)等,其中烟青玉和翠青玉很长一段时间仅在青海地区出产的和田玉中可见,但近年在俄罗斯出产的玉料中也出现了翠青玉的品种。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上的白玉、银牌上的青白玉的就是该地区产出的。 (二)大灶火 大灶火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距离格尔木市大约150公里。这一地区山势陡峭,海拔在3200到4100米之间。主要的原生矿点有河南玉矿、向阳沟玉矿、哈西亚图玉矿等。 该地区早期以开采山流水为主,随着开采时间及开采量的增加,现在以山料的开采为主,出产的和田玉以青玉居多。 纳赤台和大灶火两个区域的和田玉矿床位于青海省昆仑山脉的东延部分,在地质构造上与新疆和田、且末同属于昆仑山造山带,所以说纳赤台、大灶火产出的和田玉与若羌、且末等地产出的和田玉有密切的关联性。 (三)小灶火 小灶火位于格尔木市西北170公里处,原生矿床分布在三条沟谷,分别是东沟、西沟和干沟。三条沟谷距离不远,但所产玉石种类差别却较大,东沟早期有少量糖白玉产出,目前主要出产糖青玉,西沟所产黄口料(黄玉)以栗黄色为主,干沟产青玉,2008年北京奥运会铜牌的青玉就是该矿区出产。 (四)三岔河 三岔河玉矿是青海地区和田玉的主产区,矿床位于野牛沟、小南川与昆仑河三岔之处,也因此而得名。这一区域发现有11条矿脉,有“东六西五”之说,其中有5条是白玉矿脉,因其主要产出是白色和田玉而被昆仑玉国家地质公园命名为“中国最大的白玉产地”。 该矿于1992年发现并开采,迄今为止只剩1条矿脉还在开采,而且采掘深度已超过70米,而玉矿的矿脉按成因推测至多不会超过100米。也就是说,不出两三年,这条矿脉也会被采掘枯竭。 青海地区产出的和田玉以粗颗粒的纤维交织结构为主,其矿物颗粒的大小明显比新疆出产的玉石颗粒大,但比俄罗斯出产的玉石颗粒小。青海出产的和田玉结晶程度是三地最高的,使得其透明度最高可接近半透明。青海和田玉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常有细脉状的“水线”,这种水线是由于透闪石结晶程度高定向排列而形成的。 二、俄罗斯和田玉矿床分布及其产出特征 俄罗斯和田玉的原生矿床位于昆仑山脉延伸到俄罗斯国内的余脉之上,可采掘的矿点大多座落于俄罗斯布里雅特自治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所属的达克西姆和巴格达林地区,靠近贝加尔湖附近,主要产地有:嘎沃赫达、布罗姆、嘎留柏和海伊达等。这些原生矿床分布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石中,和田玉石经长期地壳运动、日晒及风化剥落到山坡之后,被雪水及雨水冲刷落入河水之中形成子料。和田玉矿区附近的原始森林里布里雅特河流中有山流水料、子料和田玉产出。 俄罗斯地区产出的和田玉有子料、山流水料、山料等形态,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戈壁料产出。产出的品种有白玉、碧玉、青白玉、糖玉等,其中碧玉品种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俄罗斯产的和田玉大多有糖皮,但它与新疆子料的指示意义不同。子料的皮色是玉石被搬运到河水中后铁、锰沉积到玉石上形成的,大多只有一层很薄的皮色。而俄罗斯地区软玉的“糖皮”是玉石在矿脉中被铁质侵染而形成,厚度可贯穿整块玉石。从其断面上观察,可见明显的分层现象,从边缘到中心,颜色依次渐变为深红糖色、褐黄色、浅红糖色、青色、青白色、白色等。 和田玉在我国具有深远的的玉文化,自古以来就深受国人的喜爱,在已发现的主要玉石矿中,西昆仑玉矿发现较早,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开采历史,而东昆仑玉矿在上世纪末的1992年才被发现,距今开采二十余年;俄罗斯玉料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开采的,也有了十多年的开采历史。从昆仑山脉和田玉的开采程度来看,和田玉矿找矿难度较大,但也同时也说明东昆仑地区及俄罗斯地区和田玉矿找矿潜力还很大,找矿工作任重而道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