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汉字:刮目相看——说“看”

 杏坛归客 2019-05-13

刮目相看——说“

朱英贵

成语“刮目相看”又作“刮目相待”,可见其中的“看”就是对待的意思。然而对待的意思只是“看”字的引申义,它的常用义是观察、观赏、阅览,但这也还不是它的造字本义。“看”字的构字理据和造字本义隐藏在它的字形之中,上边一个变形的“手”,下边一个“目”,“手”在“目”上以便远观与遥望,这才是“看”字形体所蕴含的应有之意。本文就来谈谈这个“看”字。

一、“看”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看”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未见“看”字,可见此字问世较晚,“看”字始见于篆文。《说文》小篆字形从目,目上有手,是个会意字,即以手遮蔽眼睛周围的散光以远望的样子。《说文》中另有或体(异体)小篆字形作“𥉏”,应该是一个异体的形声字。今天的楷书“目”上部的构件乃手之变形。

《説文解字》卷四目部:“看,睎也。从手下目。𥉏,看或从倝。

许慎所解的意思大致为:“看”,就是睎(远望)的意思。它的字形采用“手”和手下的“目”会合成意。“𥉏”,是“看”的异体字,它采用“倝”作为声旁,是个形声字。

许慎的解义与解形完全正确。为什么“看”字要“从手下目”呢?其实,古人早已给出解释。徐锴在“看”字下注曰:“以手翳目而望也。

《說文》:“看,睎也。”而《說文》在“睎”字下则云:“睎,望也。”可见“看”字的造字本义就是远望或遥望,它是“瞰”字的先造字,它跟“瞰”字音义相同,可以通用。后来“瞰”字逐渐独占远望或遥望之意,“看”则转为表示近观、观赏、观察、守护等诸多细微的意思了。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凡有所望者,常以手加目上障日聚光也。

人在正常观察事物时,目光是发散的,所及之处包括眼部的正前方、上前方、左前方和右前方,由于目光发散则不易看清事物,聚集目光才能仔细观察事物,人视远物,特别是在阳光下,手平放在额前,显得较为清晰,“以手翳目而望”便是聚集目光的有效手段。目光应当聚集于正前方,为此,人们通常将手放在眼部上方,遮挡住投向眼部“上前方、左前方和右前方”的目光,这便是徐锴所言的“以手翳目而望”和朱骏声所言“凡有所望者,常以手加目上障日聚光也。”

当然,也许“看”(远望)还有更功利的目的,那就是它的异体字“𥉏”所解释的构字理据:“倝”是乾旱的“乾”的本字,久倝不雨影响收成。乾旱时,农民远望天边是否有云升起。故或体“𥉏”从“目”、从“倝”,“倝”亦声。因此“𥉏”也不可能是一个单纯的形声字,它除了“目”之外的另一个构件“倝”也可能是兼表意兼表音的,“𥉏”或许是一个会意兼形声的亦声字。

二、“看”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综上所述,“看”字的构字理据与造字本义当为远望,遥望例如:“东山看西水,水流磐石间。”(《乐府诗集·琅琊王歌辞》)再如:“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纍纍。”(《乐府诗集·紫骝马歌辞》)又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看”字由远望、遥望的基本义可以产生如下几方面的引申义,各种引申义还有各自的深层次引申义,现分别例释如下:

其一,表示以视线接触人或事物例如:“殷觊病困,看人政见半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再如:“摩捋郎鬚,看郎颜色。”(《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地驱歌乐辞》)又如:“他们看书、看报、听戏文。”(谢觉哉《不惑集·给子女的几封家信三》)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几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探望、问候的意思。例如:“梁车为邺令,其姊往看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再如:“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又如:“觉民动身到琴的家里去,觉慧走另一条路去看一个朋友。”(巴金《家》八)

二是表示观察、估量的意思。例如:“古人有言:善为政者,看人设教。”(《晋书·刑法志》)再如:“太宗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唐·吴兢《贞观政要·论仁义》)又如:“被压迫的时候,大抵有这现象,我看是不足悲观的。”(鲁迅《书信集·致萧军、萧红》)

三是表示观赏、赏玩的意思。例如:“遇晴须看月,斗健且登楼。”(唐·王建《醉后忆山中故人》诗)再如:“一秋同看月,无夜不论诗。”(南唐·李中《寄庐山白大师》诗)又如:“看琼花乐尽隋终。”(《隋唐演义》第四七回)

其二,表示对待、看待的意思。例如:“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唐·高适《咏史》)再如:“二大王平日看你甚好,我推一句儿在你身上。”(《西游记》第三四回)又如:“我们只须当他们是在论‘最古的歌谣’的起源看,便很有用。”(朱自清《歌谣的起源与发展》)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几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照料、料理、备办的意思。例如:“哥哥!我要回你酒,待我去看些按酒来。”(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摺)再如:“(老者)将唐僧请到里面,即唤老妻与儿女都来相见……又命看茶。”(《西游记》第十四回)又如:“左右看香案过来,就此拜发表文。”(清·洪升《长生殿·收京》)

二是表示诊视疾病,请医生治病例如:“你可五鼓动身,拿此请帖去请冯先生早来看痘。”(《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再如:“我这里竟拿十两银子与你,你回去做些生意,请医生看你尊翁的病。”(《儒林外史》第十五回)又如:“他住了不到半月院,不但看了腰病,还治了眼睛的结膜炎和割了两个鸡眼。”(李准《大年初一》四)

三是表示拣选、选择的意思。例如:“看日和仙药,书符救病人。”(唐·王建《赠溪翁》诗)再如:“‘老实说吧!’他愤愤不平地嚷道,‘我骑马跌跤,也要看年看月呢!同志,十来岁就骑起马的呀!’”(沙汀《记贺龙》十四)

其三,表示守护、看守的意思,读作kān例如:“牧羊……或游戏不看,则有狼犬之害。”(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羊》)再如:“贾生对鵩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唐·杜甫《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又如:“李元寻思间,一老人策杖而来。问之,乃看祠堂之人。”(《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

由此又可产生监视、看押的引申义。例如:“渐渐伺候我的人一定要多,守着我,把我当个怪物似的看着。”(曹禺《雷雨》第四幕)再如:“去!把他看起来,他要走了,唯你是问!”(梁斌《播火记》八)

其四,词义发生虚化。用于动词、形容词或某些短句之前或之后,表示某种虚化的动词意义。主要有如下几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听见、闻听的意思。用于动词、形容词或某些短句之前表示听说之意。例如:“看君话王室,感动几销忧。”(唐·杜甫《夜宿西阁晓呈元二十一曹长》诗)再如:“日月虽明,不照覆盆之下,看说此一事韩公实是冤枉。”(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摺)

二是表示提防的意思。用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前提醒对方小心、注意。例如:“那里走!看打!”(《西游记》第五一回)再如:“你身上才好些,别出来了,看着了风。”(红楼梦》第八七回)又如:“‘快吃罢,看冷了啊。’母亲还在旁边催促他。”(巴金《寒夜》二二)

三是表示试试的意思。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先试试之意。例如:“尝看,若不大涩,杬子汁至一升。”(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菹藏生菜法》)石声汉注:“‘尝看’是本书常用的一句话,即今日口语中的‘尝尝看’。”再如:“身上有何伎艺?消得五百贯钱。至甚不多,略说身上伎艺看。”(《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又如:“是桩什么事,你且讲一讲看。”(清·李渔《比目鱼·冤褫》)

根据上面对“看”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看”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看”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看”字的相关成语不是很多,其中的“看”字几乎没有存留其造字本义远望或遥望意思的,其含义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形:

其一,“看”字表示观赏、赏玩的意思。例如:

矮人看戏——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语见清·赵翼《论诗》诗:“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又见《朱子语类》卷二十七:“正如矮人看戏一般,见前面人笑,他也笑,他虽眼不曾见,想必是好笑,便随他笑。”

马上看花——指粗略行事,走马看花。语见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玉箫女再世玉杯缘》:“分明马上看花,但过眼即忘,何尝在意。”

雾里看花——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凝,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源自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走马看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源自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看朱成碧——朱:大红色;碧:翠绿色。将红的看成绿的。形容眼睛发花,视觉凝。源自南朝·梁·王僧孺《夜愁示诸宾》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

其二,“看”字表示观察、估量的意思。例如:

看风使舵——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语见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看破红尘——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源自汉·班固《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看人眉睫——睫:眼睑边缘上生的细毛。比喻看人脸色。语见《北史·崔亮传》:“弟妹饥寒,岂容独饱?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

其三,“看”字表示对待、看待的意思。例如:

白眼相看——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语见宋·杨万里《诚斋集·都下和同舍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第四卷:“尽今俗客不妨来,白眼相看勿分剖。”

打狗看主——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源自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九回:“不知原来家中大小姐这等暴躁性子,就是打狗也看主人面。”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又作刮目相待。源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冷眼静看——形容从旁冷静而仔细地观察。语见唐·徐夤《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疾危必厌神明药,心惑多嫌正直言,冷眼静看真可笑,倾怀与说却为冤。”

另眼看待——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语见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侍郎与夫人看见人物标致,更加礼仪齐备,心下喜欢,另眼看待。”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语见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不想一见大王,查问来历,我等一实对,便把我们另眼相看。”

面面相看——相视无言。形容因紧张或惊惧而束手无策之状。语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五回:“这一言不打紧,唬得贾政上下人等面面相看,喜得番役家人摩拳擦掌,就要往各处动手。”

其四,“看”字表示看守、守护的意思。例如:

看家本领——指特别擅长的技能。又作看家本事。语见茅盾《清明前后》第三幕:“为民兄,您再教它几句您的看家本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