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0后,父母当时供职于山西省某地级市的商业系统,家里就有一辆永久自行车,所以对这个问题还是挺有感触的。 可以肯定的说,在八十年代想买一辆自行车是很困难的。一是因为自行车的价格很高,一般工薪阶层得攒几年钱才能买到,和现在买私家车一样。 二是因为自行车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得有票才行,现在买车则不受限制。 自行车的价格 我家那辆自行车是花300多块钱买的。300块钱放到现在也就是一顿饭或者一双鞋子的价钱,一眨眼就花完了,但300元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80年代工人的平均工资大概是每月30块钱左右,一年下来也就不到400块钱,刚好买一辆永久自行车。而我们这里现在的平均工资不到3000元,一年下来挣3万5左右。所以当年一辆永久自行车相当于现在的3万5左右。 不过这没有抛去必要的生活开销,当时一人一年能攒个200块就很不错了,所以当时想买一辆自行车至少得节衣缩食攒两年的钱,和现在买私家车的情况差不多。 如果是双职工家庭,小两口也得紧巴巴攒一年钱才能买起一辆自行车。我父母就是这种情况。如果是农村的,想攒够一辆自行车的钱就更困难了。 买自行车还需要有票 现在买车只要有钱就能买,不过当年想买一辆自行车不是攒够钱就可以买到的,还需要有票才行。 因为当时施行的是计划经济,生产力水平不高,自行车、电视机、电冰箱等算是“稀缺商品”,由国营商场统一销售,凭票购买。 而票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以国企为例,上级每年都会分派票给企业,让企业来分配给员工。一般来讲,资历、职级高的员工会优先得到,没有得到的只能等下一年。而得到票的人如果不想买车,可以把票倒卖给其他人,从中赚一笔钱。 所以在当时买辆自行车的难度要比现在买辆车高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