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蔡文姬——阳光总在风雨后

 旧时斜阳 2019-05-13

本文参加了【诗韵中国】有奖征文活动


今天我们聊一聊蔡文姬。


   
   之所以选择了她,除了的确值得好好写一写之外,最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为了迎合咱们的女同胞。


   
   平常看我文字的人虽不多,但总有那么几个,而那么几个里面,女性比起男性还要多一些,看多了英雄难免会看到自己喜欢的人。


   
   蔡文姬就是她们喜欢的女性之一。


   
   尽管从女性的角度来看,蔡文姬的一生算不上幸福,甚至可以用悲惨两字来形容,但这丝毫不影响女性喜欢她的程度。


   
  在她们看来,这个女子的婚姻谈不上幸福,但她的一生却足够让人唏嘘感慨。


  
  许多时候,她们总会想,这个柔弱的身板,为何能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呢,为何拥有如此高的才华呢,难道就因为她经历的苦难多?


  
  很显然不是。


  
 大约时间往后退个1800年左右,在河南省开封市圉镇有个叫蔡邕的老头,因在朝廷做官的时候说了几句不该说的话被罢了官。


 
 这事儿搁在寻常老头的身上难免会沮丧,因为做了一辈子官的人大多数会发现,等到自己退了那天除了会做官外什么也不会。


 这种不适应的感觉,有时候几乎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健康。


 
 但这老头不是寻常的老头,懂得东西很多,文学、数术、天文,历史,还擅长音乐。在家里无所事事的时,还喜欢品玩古董、收藏古书。


 
 为了警惕自己不要才多累美人,特意给自己创作了《释诲》来警惕和自勉。


心情不好的时候还会写诗作赋,光一个春天就写了诗、赋、碑、诔、铭、赞,连珠、箴、吊、论议、《独断》、《劝学》、《释诲》、《叙乐》、《女训》、《篆执》,祝文、章表、书记,共104篇。


而且水准都是大师级的,追捧的人不少。


这样的老头,注定不会甘于寂寞。




所以他常常抚琴,借用琴声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寂寞,希望能上演一段凤求凰的黄昏恋。


这天,左右无事,老人拿出了一把七弦琴,手指拨弄了几下,就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忽的琴弦断了一根。


 一个长相秀气的女孩从隔壁走了出来,她说:“老头子第二根弦断了。”


 
 老人不以为意,觉得这不过是小女孩瞎猫碰上了死耗子蒙上了而已,并不能说她懂音乐。


 
 所以他继续自我陶醉。


 
 不知是琴弦太差,还是老头故意的,总之又有一根琴弦断了,小女孩丝毫不顾老头的脸面,指着他的鼻子大喊道:“喂,老头子第四根弦断了。”


 
 这下老头差异了,茫然回过头来:“你听得懂。”


 
 小女孩笑了笑,那意思在告诉他,这点小手段,太儿科了。




 
 这一幕被历史记了下来,弹琴的老头叫蔡邕,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指错的小女孩就是他的女儿蔡文姬,时年六岁。


 这次才华展露的后果是带来无穷无尽的学习,就好比咱们今天的高考学生,在蔡邕这个严厉的老师监督下,蔡文姬每天要学习很多的东西。
 


  七弦琴就不用说了,数术、天文,历史、书法一样也不少。


  
  就连她看不明白的诗、赋、碑、诔、铭、赞每日也要写上两篇。


  
  她每日很忙,也很快乐,因为她发现这些东西其实很有趣。


  
  比如说书法吧,先一本正经的八分楷书,一转眼换做了疯狂的狂草,这种严肃于疯狂的转换,让她十分的痴迷。


  
  还有音乐和诗,这两样简直就是她最佳的娱乐节目,比什么女红有趣得多,那一块块的红布,一条条的丝线,看着都头疼。


  
 有老爹这个严厉的老师在,想不出名都难。


 
 才几年的功夫,河南开封的人都知道,大学问家蔡邕的家里出了一个精通音律,而且美貌出众,气质优雅的才女。


 
 关键是这样优秀的女孩尚未婚配。


 
 这样的女子自然吸引了许多莫名而来的男子。


 
 但这事儿不好明着来,不然留给人家的印象实在太过糟糕。


 所以许多人开始走曲线救国的路线,明面上他们是来向蔡邕学习的,暗地里不用多说了。


 
 这种险恶的用心自然逃不过蔡邕的双眼,尽管这老头年纪一大把,但一双眼睛却十分的毒辣,看着那帮看着自己女儿流口水的猥琐男,老头很不客气的破口大骂。


 
 骂了几次,来的人就少了。


 
 “这帮孙子,这么点考验就打退堂鼓了,想当年我找媳妇的时候那次不是被老丈人骂得想跳楼,这才哪儿到哪儿了。”


 
  好在,还有一个人没有走。


  
  这个人非但没有走,还与蔡邕交上了朋友,二人在文学上、音乐上、历史上看法惊人的一致。


  
  虽说这个男人比自己小了22岁,但丝毫不妨碍蔡邕对他的欣赏。


  




  一次,两人喝多了,这个人高歌一曲,唱了一句什么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他一时冲动不顾年纪,不顾地位竟与对方结拜成了忘年交。


  
  通过观察,他发现这个男人本事可不小,能写诗,酒也喝得不错,毛笔字也写得好,作曲唱歌一样都不差。


  
  这些在乱世实在算不得什么,最让他看重的这个男人能白手起家打拼自己的一番事业。


  
  据说他的曹氏集团在他的领导下,一天一天的扩大,每日的营业额几乎用万来计算。


  
  和别的富二代浑浑噩噩过日子不同,他对自己的人生,家族的企业都有十分正确的规划。


  
  为此他努力的的学习经史典籍,尤爱读军事著作,且在诗歌、书法、音乐方面天赋几乎可以与名家媲美,武艺也十分高强, 单以才学而言堪称完美男人。
  
  要说缺点,只有两样。
  
  其一,相貌丑了点,身板矮了点,一把胡子也不太好看。
  
  其二,年纪大了点,据说,他家里已经有了好几个老婆,孩子也生了好几个。
  
  这样的人做女婿不合适,做个忘年交最合适不过了。
  
  这个人姓曹,单名一个操,女儿蔡文姬一直喊他为曹公。
  
  对于女儿的哪点心思,他这个做父亲的还是能洞悉一二的,模样好,人品是出众的,才华就不用说了,经过自己的调教差不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这样的秉性换做任何一个女子都想寻一个有大作为的男人为老公了。
  
  毫无疑问,曹操就是这样的人。
  
  一个乱世的英雄,治世之能臣怎么样都满足了一个少女的任何话幻想。
  
所以他总能看到一个靓丽的身影出现在他与曹操说话的地方,很多时候明明那些书法上简单问题他都能看到女儿拉着曹操问个没完没了。




他是过来人,自然知道女儿的心思。
 
 要说他不满意曹操那是假话,可再满意,自己的女儿总不能给人做没地位的小妾吧。
 
 所以他明知道女儿心意,却始终装着糊涂。
 
 其实装糊涂的何止他一人,曹操也装糊涂而且比他狠。
 
 通过观察,他发现出众的文才武略,过人打拼能力并没有给曹操带来多大的自信,模样上的不如意带来的是深深的自卑。
 
 这种自卑面对他还没什么,一旦对上文姬就表现得十分的明显了,具体的表现说话结巴,唱歌忘词、三句话说下来额头上满是汗水。
 
 丝毫不像个英雄,反而更像个懦弱的小男人。
 
 这样一个自卑的男人自然不敢有任何的行动,尽管两人天天见面,也彼此互相有好感,但谁没有说破。
 
 他们看起来就像兄妹。
 
 这一生仿佛就这样了。
 
若能一辈子这样也挺好,只可惜上苍似看不得这两个人就这么平静的过下去。

公元(189年),灵帝去世,董卓任司空,专擅朝政,听说蔡邕的名气,于是征召他。

对于董卓这种小混混他自是看不上,甚至骨子里早就断定了他将来迟早要惹出大事情的,为了避祸,他坚决不肯出山。

但他低估了一个混混的手段,掌握实权的董卓竟以杀他全家为要挟。

这一招太狠,他个人倒是不怕死,但总不能连带着家人不是,所以他独自一人去了长安。

 他没想到这一去就是永别,甚至没来得及给女儿安排婚事。
 
 董卓倒是对他不错,他的官一提再提,历任侍御史、治书御史、尚书,三天之内,遍历三台。又升任巴郡太守,被留任侍中。 
 
 仕途上的平步青云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安全感,他心里清楚董卓就是一个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殃及池鱼的可能。
 
 但董卓却丝毫不知。
 
 这个诗词歌赋一窍不通的混混开始过了灯红酒绿的日子,也不知哪天喝得醉醺醺的董卓,忽的问起了他的女儿。
 
 这让他感到十分的害怕,他几乎能想象得出女儿绝望的眼神。
 
 尽管董卓只是问了一句,但给出的信号却十分的明显。
 
 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把女儿提前嫁掉。
 

 这事儿十分的冒险,弄不好会引起了董卓的不满,再者这事儿关乎女儿一辈子的幸福,得寻个可靠的人把关才对。
 
 他思来想去,脑海里只有一个人——曹操。
 
 对,就他了。
 
 信很快就送到了曹操的手中,曹操看完信后,有没有犹豫历史没有任何的记载。
 
 只知道在信到达的第二天早上,曹操就领着一个叫卫仲道的高干子弟去了蔡家。
 
 曹操说明来意,并指着卫仲道说道:“这个人叫卫仲道是咱们这儿的世家子弟,为人有钱有才有貌,算得上一个好男人,你嫁给他不吃亏。”
 
一个十六岁的孩子还不知如何应对这一切,她心里纵然有些不愿意,但在危机面前也只能如此,况且她信任眼前的这个中年大叔。

“你看他合适么?”

 “男才女貌,应该合适吧。”
 
  “那我听你的。”蔡文姬盯着曹操的双眼说了句。
  
  曹操咬了咬牙:”这样就好。“
  
  忍着心头的痛苦,曹操开始着手操办蔡文姬的婚事,此时此刻的他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年大叔的角色。
  
  仿佛忘记了心头的那一抹伤感。




  
  尽管这一切非她所愿,但她还是把自己嫁了。她不知今后的日子里还能不能见到中年大叔那哀痛的神情。
  
  婚后的生活还算过得去,卫仲道是高干子弟不假,但为人懂得尊重女性,能容忍自己的小性子,每月的工资也都按时上交。
  
  喜欢的人未必是结婚的对象,这个道理,她很早就从书中看得通透。
  
  所以这段姻缘尽管心头有些不愿,但男人还是那个男人,生活总得继续。
  
  这样的日子没有波澜,很安稳,让她时时想起那句,愿岁月静好时光不老。
  
  要说婚后的生活有什么不如意,只有一件。
  
  那就是两人没孩子,一个女人没有为一个大家留下一男半女怨言总也少不了。
  
 这是大事,她不敢有怨言,暗中偷偷努力,总以为她们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孩子迟点要也没什么。
 
 但她忘记了,眼前的东汉并非是一片净土。
 
 皇帝的昏庸无能,导致各方势力虎视眈眈,实际掌权的董卓更是屡屡挑战人类忍受的极限。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京城各方势力秘密发动董卓讨伐战,董卓本人则被朝内大臣联合其部下设计诛杀,让本就混乱的世道弄得越发的混乱不堪。
 
 作为董卓一手提拔的蔡邕受到牵连,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丈夫自幼体弱,没多久也跟着离开了人世。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她有些措手不及,她甚至暗骂老天太狠心。
 
 但苦难并没有让她就此屈服。
 
 她宛如一朵迎风而立的梅花,经历苦难重新绽放。
 
 婆家的种种刁难,让她选择了逃离。
 
 家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避风的港口,带着人类安全的所在。
 
但也有例外。

比如蔡文姬的这次逃离。

汉朝的混乱,让北方的匈奴寻到了入住中原的机会,南匈奴王乘乱遣左贤王会同白波帅攻侵汉河内陆,他们抢钱财,抢女人,抢牛羊……

刚巧碰上的蔡文姬被人抓走了,她和许多女人一样,被人用绳索捆绑着双手,连成一串一串,被人驱赶着离开自己的国家,离开自己的家乡。

她们一路走过黄河,没入草原,直到走入大漠。

一路上身边的人病死、饿死、冻死、渴死、累死……

唯独她咬牙活了下来。

多年后想起这段经历,她热泪长流,为了那些死去的无辜同胞,她真实的将这段经历用歌词给记录了下来。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机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

(鉴于这首诗太长了,我这里就不引用了,感兴趣的书友可以去查阅一下。)

在历经数月后,她随着大军到了匈奴,巨大的未知之数让她心惊胆战。

她不是没想过自杀,可一直没机会。

她的名头太大,大得连匈奴人都听说了,他们虽没有给她任何的优待,但随行的匈奴士兵却知道,眼前的这个女人不一般。

他们开始将抓获蔡文姬的消息一级一级的上报。

通过层层上报,她的名字被送到了匈奴左贤王的面前。

这个男人在匈奴诸王侯中,地位最高,为人颇有远见,当听到蔡文姬的大名,立即接见了蔡文姬。

没有任何的言语,甚至没有任何的手续,也没问蔡文姬是否答应,左贤王就让人给两人办理了结婚证。

此后的十二年里,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生下了两个儿子。

日子虽不尽人意,但总好过四处漂泊。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可说与人无一二。左贤王是个粗俗的人,除了每日吃烤全羊外,喝羊奶外,并不喜欢聊天。

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常常想起了曹操,那个中年的大叔也不知会不会想起我。

虽说远在异国他乡,但对家乡并非一无所知,双方偶尔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人口迁移还是将家国的消息一点一点的传了过来。

她也知道了中年大叔的一切。

在这十二年里,中年大叔凭着过人的才华,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

他的威望已经超过了延续了四百年的国企的最高统治者。连南匈奴的呼厨泉单于也特地到邺城来拜贺。曹操把呼厨泉单于留在邺城,像贵宾一样招待他,让匈奴的右贤王回去替单于监理国家。

每次听到这些,她都暗暗为他感到高兴,只是人少的时候,她总会想起中年大叔那并不伟岸的身影。

也许他早就把我忘记了。

忘了么,当然没有忘记了。

 现实生动的告诉她,任何时候与一个男人而言,初恋总是来得刻骨铭心。
 
 无论岁月如何流失,在他的眼里,她依旧是那个十六岁的小女孩。
 
 这些年曹操一直在打探蔡文姬的消息,当一切尘埃落定后,年过花甲的曹操决定迎会自己的初恋。
 
 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公元(207年),曹操让人带着大批的金银珠宝去接蔡文姬。
 
 临行前他告诉使者:”一定要把人给带回来,带不回来我就亲自过去了。“
 
 左贤王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曹操的意思 。
 
 他虽然舍不得蔡文姬,但他知道凭着自己这点力量还不足以与曹操抗衡,况且自己每年还需要从对方获取各种贸易经费。
 
 经过一番取舍,他决定放蔡文姬回去 。
 
 回祖国这一直是蔡文姬内心深处最大的愿望,那是十年前,十年后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要她舍弃这一切,自然舍不得。
 
 要走也要带着孩子一起走。哪里的教育可比这儿好多了。
 
 经过一夜的思索,她做出了这个决定。
 
 但她忘记了,曹操的影响力是大,但并不是无所不能的。
 
她的要求被左贤王一口回绝.

任凭她苦苦哀求,左贤王都不答应。

两个孩子拉着她的手不断的哭泣,她咬了咬牙:”我不回去了,可以么?“

”不行!我不想得罪曹氏集团,我几个亿的贸易还指望他帮忙?”

 在金钱面前,所谓的爱情有时候一文不值。
 
 倘若她不是那个才华横溢的蔡文姬,这一生也许过得平坦许多,那么历史上也就少了一个伟大的女性。

 绝大的悲伤让蔡文姬挥笔著名诗歌《胡笳十八拍》。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雁高飞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冷冷兮意转深。
 
 带着巨大的不舍与骨肉分离的悲痛,她归汉了。
 
 经过数月的奔波,蔡文姬又见到了中年大叔了。
 
 大叔除了模样老了点外,对她一如当年。
 
 这种亲切的问候,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她重新勇气对爱情的渴望。
 
 也许,老天爷感慨她的一生太过波折,额外的给她一点奖赏。
 
 也许……




 
 总之在见到曹擦的哪一刻,蔡文姬内心深处暗暗做了决定,若是此生注定要遇到你,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天天陪着你。
 
 我相信蔡文姬的这个心思,曹操一定懂。
 
 一个拥有诗人气质的帝王,没有道理不明白一个中年女子的心。
 
 有时候我忍不住想,若蔡文姬不是那个擅长文学、音乐、书法的才女,也许曹操就收了。
 
 就品性而言曹操并不是传统上的君子,他甚至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的勇士。
 
 但蔡文姬毕竟不是普通女子,顶着在她头上的是蔡邕的女儿,天下最出色的才女。
 
 这样的女子,即便是曹操这样会挥鞭天下的英雄也不得将心中那份念想掐灭。
 
 他能做的只能给寻一个可靠能给她后半生带来幸福的男人。
 
 人才上的选拔曹操的眼光一直很准,这次也不例外。
 
 经过他多番筛选,他选中了田校尉董祀。
 
 这是一个老实巴交的男人,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董祀都配不上蔡文姬。这样的两个人本没有组成家庭的可能,完全是曹操的一厢情愿。
 
 但我们不能说曹擦是错的,从才华上看董祀是不合适的,但从一个丈夫的角度看董祀完全适合。
 
 这个木讷而胆小的男人,能给蔡文姬的唯有一样安全感。
 
 似乎什么时候,这个男人都不会舍弃,无论是贫穷,还是苦难,他似总能慢慢来。
 
 异国他乡漂泊了几十年的蔡文姬头一次感到全所未有的安全。
 
 对这个男人,她未必有爱,但至少她有情。
 
 生活的安定,让她从失去孩子的重创中走了出来,她的才情开始得到展露,多年的战乱毁坏的并非是房屋,还有数不清的文化。
 
 当年父亲收藏的4000本珍贵的古迹被付之一炬,破败的景象让人难以接受。
 
 想起父亲临死时的宏源修一本汉史,她决定在今日的日子里,做一个女强人,写书,整理古籍。
 
 就当她收拾心情,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老天爷与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丈夫董祀犯了死罪,一向注重律法的曹操下了斩首的指令。
 
 消息传来,她有些回不过神来,她不知这个陪伴了自己一年多的老实人,一旦离去,自己会不会寻到一个更能带给自己安全感的男人。
 
 她因婚姻颠沛流离了十二年,天真无邪的两个儿子,也从此再不相见,这种苦楚的生活她着实是怕了。
 
 她决定去求情,她相信那个中年大叔一定会帮她的。
 
直到这一刻她发现原来她对他的信任这么多年过去了,丝毫的没减。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刚刚收购了一家子公司的曹操正在大宴宾客,外面下着大雪。

蔡文姬披散着头发,穿着单衣,赤着脚,迎着风,走在雪地里。她来到曹丞相府门外,跪在雪地里,求曹操见她。

曹操听说蔡文姬求见,对在座的说:“蔡伯偕之女在外,你们都知道她的才名,多年来也一直想见见她,苦于没机会,今日可以随老夫一起见见她了。想拍照留念的相机准备好。"

蔡文姬跪在曹操面前,说了这些年她所受的遭遇与苦难,同时对幸福的向往与今后的打算,她希望曹操能看在昔日父亲的情分上成全她,否则她生不如死。”

哪一个雪花纷飞的早上,她明明白白的告诉了曹操,你知道么大叔,我把生活过成了诗,事到如今我别无所求,只求安安静静度过余生。

关于这场对话,史书记载。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这是一场诉苦大会,但诉得很成功。

多年的感觉那一刻在曹操心底涌起,他长叹了声说道:“我确实同情你(和董祀),但是判决的文书已经送出去了,怎么办?"

蔡文姬回答说:“您马厩里有上万匹骏马,还有数不清的猛士,为什么舍不得让人骑一匹快马(追回文书),救助一个将死之人呢?”

“也罢,这次就成全你。”

曹操立马派人追回了文书,赦免了董祀的死罪。

他不仅立即赦免了董祀,还让人给她头巾和鞋袜,让她穿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这一幕,历史被忠实的记录了下来。
 
 唯一让人遗憾的是曹操到了花甲之年,而蔡文姬也到了不惑。
 
 内心的任何情感早已变得不重要了,他们都是经历过生死的人,早就将什么都看穿了,此时此刻是爱,还是恨早已不重要了。
 
 彼此能活着,活得好,那才是最真实的意义。
 
 这次面对面的对话,两人似把一切该诉的苦,该抒发的嗔都说完了。
 
除了答应给曹操默写4000本父亲当年珍藏典籍外,两人再无任何的交际。

曹操一门心思让自己曹氏企业走上全国第一的宝座而努力,而蔡文姬则默默修史,整理古籍。

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常常思念自己的两个儿子,忍不住写下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

此后,历史留下的除了《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外,只有一个“文姬归汉”的故事。

至于这个女子今后的人生,仿佛没人再关心了。

历史没有任何的记载。

她的一生仿佛是一首用胡笳拍打出来的悲愤诗,怀着忧伤一年又一年。

伤得厉害,却也美得让人心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