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引驰:言谈的气味

 老鄧子 2019-05-13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生活的时代,在他眼中是乱世,社会经历剧烈的变动,问题纷起。人们在忍受种种痛苦的同时,自然也想有所救治。所谓百家争鸣,大抵就是这么来的。那是一个众声喧哗的年代。诸子关心的问题,各有不同。有的直接就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陈述意见,如儒家、法家之类;有的从特定的职业立场阐发救世的良方,如墨家、农家之类;有的关注乱世中自我的生存和保养,如杨朱之流;有的究心天地消息及其与人世的关联,阴阳家是也;有的考察人们言谈的逻辑,如惠施、公孙龙等等,不一而足。

庄子面对种种言论,自然有他的观察和感想。这里虽然不是对具体各家各流的批评,但于诸子思想言论的风貌气味,确实可算是非常好的总体描述。

高论大言,论说的问题既关重大,展开论述的气势也就不自觉壮大起来,如孟子自己就承认自己“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孟子骂起人来,真是很厉害,比如指责别人无父无君(“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就很有些强词夺理,言辞上给人深刻印象,胜在气势。至于喋喋不休的“小言”,体现的是细琐的“小知”,那应该是以名家为对象的,《庄子·天下》篇里面庄子批评惠施“说而不休,多而无已,犹以为寡”,便是这里说的“詹詹”,还说惠施所擅长的那套,“散于万物而不厌”,从天地大道来看,“犹一蚊一虻之劳”,正是这里所谓“间间”了。

庄子所言,虽源自他对那个时代中思想言论的观照,不过是不是也具有普遍性呢?我们耳闻目睹种种“闲闲”、“间间”、“炎炎”、“詹詹”的时候,大约多少也可以嗅出些气味吧?

陈引驰《庄子一百句》


2019级开班第一课——国学气象:纵谈儒佛道经典,探寻周易思维智慧

开班课程预告

6月1日-2日

复旦人文课程2019级国学班正式开班!

首课当然要一括国学智慧之精髓

释儒论佛谈道,一探百经之首周易

大咖课堂,学养纯正

诚邀有志于学的同好共襄盛举

1

6月1日

国学概论:我们今天怎么理解儒佛道

授课教师:陈引驰 教授

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三个精神传统是儒、道、佛。一般认为,儒家影响非常大,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主干,全世界都认为中国是儒家的中国,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三家之间的关系到底应该怎么理解?有着怎样的区别和联系?6月1日,陈引驰教授将带您一探究竟。

陈引驰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道家思想与文学、中古佛教文学、古典诗学及近现代学术史,著作有《庄学文艺观研究》《庄子精读》《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等。

2

6月2日

《周易》的思维世界

授课教师:邓志峰

《周易》一向被称作五经之首,是传统经学根本经典之一。其特殊之处,在于用卦象符号方式,建构出一套关于天人宇宙的系统理解。这一观象方式与人类其它各种对宇宙人生的理解同中有异,代表了经学传统中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在历史上,由于对《周易》的理解不同,产生了义理、象数、图书、考据等不同易学流派,既为传统思想本身发展带来活力,也为《周易》文本的阅读带来困难。6月2日,邓志峰教授带您领略《周易》之妙!

邓志峰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并分别在韩国高丽大学、台湾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担任访问学者。著有专著:《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孟子章句讲疏》(署名邓秉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周易义疏》(署名邓秉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