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哲学指出:在物质界与心智次元界之意有许多亚次元。比如太阳世界,月亮世界,还有无数的次地带。肉眼见到的太阳与月亮,只是精微次元的日月能源的反映。吠陀哲学是印度最古老的哲学,没有人知道这些教诲出自何处,不过它们都主张个人的灵魂是从灵界沿着日月之光来到物质世界的。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太阳和月亮在占星学中会这么重要的原因,而且一个人本命盘里的所有元素都跟太阳、月亮的星座及相位息息相关。假设灵魂真的是神圣力量的核心单位,那么其本身应当是完整而圆满的,但是当灵魂转世到二次元世界之后,便有了所谓的好坏、日夜与男女的两极对立。 灵魂似乎是根据日月的位置而呈现出两极性的,比如意识与无意识、积极与消极、男性与女性等等。在理论情况下,女人确实跟她们的月亮特质,男人则跟他们的太阳特质相应。这些只是一些原型,确有一些男人(譬如巨蟹座、金牛座与双鱼座被强化的人)比较能表达月亮的特质;有许多女人(譬如白羊座、水瓶座、与天蝎座被强化的人)则比较能自在地表现出太阳的力量和独立性。 女性心理是事物结合与松懈的力量,而男性通常是表现为逻辑与客观性,或者可以说是观念导向的,而女性则偏向于感觉导向。但是就灵魂而言,情况刚好相反:在内心里男性更偏向于感觉,女性则偏向于思考。因此一个可能令男人彻底绝望的情境,女人却可以在其中找到慰藉和希望。基于这个理由,男人比女人更容易轻生自杀。 女性意识具有一种月亮特质,它发出的光是一种温和的光,能够将事物融合成一片而不造成分界。它不会像烈日那样暴露出事物残酷无情的界分性,而能够以欺人的微光将远近的事物都融为一体,也能神奇的将渺小的事物转化成巨大的东西,把高的转换成低的,为所有的色彩罩上一层朦胧的蓝光,并且将夜晚的景致调和成一种无可猜疑的整体性。 人际关系会引领我们进入精神世界、或是理智与灵性的中间地带——它既能包容这两者,又不会让它们丧失自己的特质。外在情境迫使女人追求各种男性特质,这样她才不会停留在老旧的、纯属本能反应的阴性特质里。因此男性也将被迫发展出他的阴性面向,开启他对心灵的认识。 |
|
来自: 文化学者 > 《星座星宿占星古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