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年前人们怎么采矿——看会泽铅锌矿

 拾叁亿人 2019-05-13

70年前人们怎么采矿——看会泽铅锌矿

70年前人们怎么采矿——看会泽铅锌矿

矿山厂是会泽铅锌矿主要氧化铅锌矿的主战场,距矿部13公里有公路相通。矿种有地下开采的脉矿和二次开采的脉矿(前人从地下采出堆积在地表的“贫矿”和“废石”)。

矿山厂的氧化矿已有五百余年的开采历史,1949年以前都是土法开采,开采范围甚广。

据地质报告书称:“自地表往下,垂深300米内部有老硐”。生产探矿揭露,垂深300米以下仍有老硐,最大的采空区顶板暴露面积达4400平方米。勘探期间查明的采空区其矿石量约为10万吨,腐槽矿石量约为13万吨,合计23.6万吨,采空率达10%。

前人开采的矿石绝大部分是富矿。根据地表遗留的炉渣推算,前人采出的金属量应在60万吨以上,约为已探明储量的三倍。

土法采矿的矿床开拓,是多条(一个槽户一条或多条)弯弯曲曲,坡度多变的,断面不到三平方米使用油灯照明的老硐。运输靠工人用笆箩背或麻袋扛。深部采矿,工人带上干粮黎明前进硐,天黑后才能出硐。老硐布置的原则是“有矿打矿,无矿打影,无矿无影打吊井”。

即老硐沿着矿体延伸,没有矿就沿矿化层打开小断面(一平方米左右)通道找矿,没有矿也没有矿化层就打垂直井或斜井找矿,有的通道小到人必须爬行才能通过,称之为“蚂蟥伸腰”。采矿工具是铁锹,尖赞和手锤。遇到矿体大、矿石富就多采,矿体小、矿石贫就少采或不采。

采空区多分布在矿体中心和富矿部位,形状极不规则,其中有的采空区充填了“贫矿”或废石,后人称为腐槽矿。土法开采使矿体的整体性受到严重破坏,上盘岩石大量位移,降低稳固性,给后来大规模开采带来极大的困难。

解放前的矿洞建设是十分简陋的,老硐支护只是在十分危险的地方才打上几根直径10厘米左右的木柱,井下通风没有任何设施,全靠空气自由扩散,因此,常有顶板垮塌或空气不足导致工人窒息死于井下的事故发生,大规模开采后,在老空区和腐槽中,常有人骨出土就是铁证。

70年前人们怎么采矿——看会泽铅锌矿

1950~1952年恢复生产时期仍沿用土法开采,1952年在滇北矿务公司开凿的维新硐内开凿斜井(称“五二”斜井,标高2402~2323米),1953年将维新硐的通风井(标高2402米)断面扩大成2×1.8平方米,作为主平窿与“五二”斜井相连构成主平窿-----盲斜井开拓系统,因主平窿是新开凿的水平坑道,故取名“新平坑”。

新平坑内敷设7公斤/米轻便钢轨,用木质矿斗的矿车人工推车运矿。当时只有一台20千瓦发电机仅够照明和修理用电,仍采用人工凿岩方法进行探矿和采矿,基层生产单位也因之取名探采坑。1956年1月经上级批准暂停生产,集中力量进行基本建设前期工作,采矿工作随之停止,转为坑内探矿。

70年前人们怎么采矿——看会泽铅锌矿

主平窿在2380米标高,断面为6.13平方米,使用7吨架线式电机车运输,矿车容积为1.07平方米,矿石运至索道起点站,用电动翻罐笼卸载,废石由竖井提升至地表,经翻罐笼卸入1.5立方米箕斗,再用斜坡卷扬提升,排于落水洞废石场。

1981年8月井下竖井卷扬机投入运行后,1989年6月废石改由2380主平窿运出,排于板板桥北东废石场,再运至麒麟厂水砂充填料制备站,作采空区充填料。同时竖井2380米标高以上的部分,用钢丝绳封闭,不再使用。

现在采矿技术已经向着大型化、机械化、信息化的方向迈进,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矿山职工的工作环境会更加安全和优美,驰宏人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