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古典| 莫扎特 《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一曲多用的协奏曲

 虎晟 2019-05-13

莫扎特的《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KV.314)在管乐协奏曲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世界双簧管比赛中最高阶段的固定必吹曲目之一,也是莫扎特一生谱写的唯一一部双簧管协奏曲。关于这部作品的故事还挺有趣的,它和三个男人有关。

听节目

莫扎特 《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 来自古典音乐频道 00:00 15:55

第一位,朱塞佩·费伦第。为什么他排第一,确切的说,这部作品就是莫扎特为他而作的。1775年,这位名叫朱塞佩·费伦第的青年来到萨尔茨堡,他擅长双簧管吹奏,与莫扎特一样,两人一同投靠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工作,相处的日子久了,便成了朋友。莫扎特为费伦第谱写了一部协奏曲,经过后世学者的考证,普遍认为就是这部《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

《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完成于1777年,它的首演现已无从考证,费伦第是否实际演过此曲也不清楚,但莫扎特在创作完毕后便带着曲子前往曼海姆、巴黎旅行,顺便考察各个雇主的封邑,寻找理想中的栖身之所。果然,在抵达曼海姆时,他得到一些城市音乐家的帮助与同情,结识了和这部作品相关的另外二个男人,一个叫费德烈·兰姆,一个叫费迪南·德珍

费德烈·兰姆是当地的一位双簧管演奏家,莫扎特在1778年2月14日给父亲的信中写道,“费德烈·兰姆第五次演奏了我为费伦第写的双簧管协奏曲,博得满堂喝彩……”可见这部作品在莫扎特出游的途中,就已经被兰姆给带火了,牢牢占据当年“流行音乐榜”许久。

而费迪南·德珍则是一位荷兰长笛演奏家。那这部双簧管协奏曲和长笛演奏家有什么关系呢?不急,事情是这样发展的:德珍由曼海姆宫廷乐团的长笛乐手介绍跟莫扎特认识,他乡遇知己,同为音乐人,德珍便以丰厚的酬劳——200弗洛林(银币)向莫扎特邀约作品。莫扎特欣然接受了邀约,那么,有人会好奇,200弗洛林到底值多少钱?研究显示,1785年前后,500弗洛林是中产阶级一年的收入,一个手工业者一年不过就是挣到25弗洛林而已。

有这么一笔财富降临,在曼海姆停留的这段时间里,莫扎特创作了一连串的长笛作品,然而,最终他却只拿到了不到一半的报酬——96弗洛林。这又是怎么回事?多年以后,世人从莫扎特儿子的遗物中发现了《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的手稿,在一番研究考证后得出结论:原来莫扎特为了应付着急的德珍,把这部《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直接改成了《D大调第二号长笛协奏曲》。这操作,也属无奈之举了吧。

听音乐

第一乐章是开朗的快板,小提琴与双簧管开门见山奏出第一主题,洋溢着意大利喜歌剧轻松活泼的气息。

第二乐章则是抒情优美的徐缓乐章,奏鸣曲式。弦乐以庄重的齐奏开始,双簧管奏出第一主题;紧接着双簧管与第一小提琴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出第二主题,简短的中部后继而进入再现,与开头同样庄重的音型结束乐章。

第三乐章是一首步态轻盈的回旋曲,它的第一主题之后也被运用到莫扎特1782年完成的歌剧《后宫诱逃》中。

看视频

2019年5月3日,在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开幕演出上,匈牙利小号演奏大师嘉博·博德斯基用一种少见的铜管乐器——夫吕号演奏了这部作品。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一部双簧管协奏曲,被改成长笛协奏曲,又在歌剧唱段中摇身一变成为主人公的咏叹调,莫扎特的“一菜三吃”,让我们能够体验同一素材的不同色彩和形式展现,一饱耳福。

最后听下歌剧《后宫诱逃》中的咏叹调“这是多么快乐”,曲调是不是很像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