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描2万多张照片,将荣誉还给老兵,他历经10年还原抗战史的真相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5-13

画图纸、四处谈项目、跑工地,他是深港两栖设计师;查资料、积累素材、走访老兵,他是研究抗战史的民间学者。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晏欢,用十年的时间研究抗战史,将本来就属于他们的荣誉归还给抗战老兵。

扫描2万多张照片,将荣誉还给老兵,他历经10年还原抗战史的真相

晏欢,1982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祖籍广西,深圳建筑师,抗日名将潘裕昆的外孙。多年来,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业余时间专注中国远征军中缅印战区抗战历史研究并积极参与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活动。

为了缅怀亲人研究抗战史

2005年,应民进中央委员会和江苏省委及中国黄埔军校网的邀请,晏欢和父母来到了当年举行侵华日军中国战区受降签字仪式的南京,参加海峡两岸抗日老战士见面会。活动规格很高,办得很隆重,与会的老战士们老泪纵横,他们感受到了一种荣耀的回归。作为抗日将领的后人,那种从所未有的荣光也照耀在晏欢和他父母身上。那一刻,他就萌发了“应该去把外公的事迹记录下来”的念头。

从2005年底开始,晏欢便和父亲晏伟权开始为写《抗日名将潘裕昆》积累素材。除了跑遍大陆各大城市,他们还去了台湾;除了翻阅大量史料,他们还亲身走访了很多健在的老兵。

通过他们的讲述,外公的抗战轨迹在晏欢脑海中愈发清晰——他不仅参加过淞沪会战、粤北战役,还作为中国驻印远征军新一军50师的师长,在缅甸战役中,参与指挥密支那争夺战取得大捷;1944年8月,中国进行军队整编后催生了新一军和新六军,1945年,外公担任新一军50师师长,在向广州湾进军途中,接到了日军投降的消息,因而转道去了广州然后去了九龙,作为首次踏上港英政府土地的中国军队,接受日军缴械……

扫描2万多张照片,将荣誉还给老兵,他历经10年还原抗战史的真相

从追忆亲人到记录整个战场

编著《抗日名将潘裕昆》花去了晏欢和父亲一年多的业余时间。其间,他们还发现有关中印缅战区的历史在国内是鲜为人知的。但实际上,这个战区是当时国际上对华物资援助的保障。1942年,为保卫当时中国唯一的对外联系通道——滇缅公路,中国组建远征军进入缅甸抗击日本侵略。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最后在英美盟军的支持下全歼日寇实现战略大反攻,同时乘胜追击,扩大了战果,中国的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开端便在于此。

在完成了外公的传记后,晏欢和父亲都认为有关中缅印战区还可以深挖下去,这段历史应该为更多人所知,于是,他们又开始写作第二本书《密支那战役全纪录》。这一次,他们把视野从追忆亲人扩大到了记录整个战场。

把“国家记忆”带回家

2010年,晏欢和一名研究抗战史的民间学者章东磐以及找的几个志愿者,一起奔赴美国国家档案馆,收集关于中缅印战区的文字和影像资料。

这一次,他们看到了一组照片:这些原版照片都是中缅印战场上的美国照相兵所拍摄,他们用镜头记录了美军与中国军队在一起训练,还有美军和中国老百姓交流以及中国城市、乡村的照片,成像质量非常好,收藏也很完好,每幅照片的摄影师、拍摄地点、被摄人物都标识得一清二楚。他们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最终一共扫描了23000多幅照片。

扫描2万多张照片,将荣誉还给老兵,他历经10年还原抗战史的真相

带回来的照片经精心挑选和编排,他们分别出版了《国家记忆》和《国家记忆2》两本书,其中《国家记忆》2010年一出炉,就被评为新浪“年度十大好书”。

《国家记忆》巡展引起轰动

在图书的基础上,《国家记忆》的展览水到渠成。他们确立了2011年5月21日,作为首次《国家记忆》展览的开幕日,地点在华侨城。

一拨又一拨人闻讯后,远道而来,希望从照片里找到自己的亲人,最后确实不少人找到了亲人。晏欢他们千里迢迢从美国把照片弄回来,就是为了让更多老兵能看见自己的身影,或者他们的后人能看见自己先辈的身影。

最后,他们将明信片、《国家记忆》的图书,还有《寻找少校》、《发现少校》的影碟所得的利润,全部委托“关爱抗战老兵网”转捐给了在世的老兵。

从2011年至今,他们又相继在云南腾冲、重庆、台北、杭州、北京办了巡展,基本每到一地,都会掀起一股集体追寻国家记忆的旋风,前来通过照片找到亲人的感人故事不断发生。

从2005年算起,晏欢在深圳研究抗战史已经10多年了。10年前,他很难想象到一个跟抗战毫无关联的城市——深圳,会在收集、保存国家记忆以及弘扬国家精神做得如此轰轰烈烈,当然这一点至今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而晏欢个人也在深圳实现了跨界——兼建筑设计师与抗战史研究的民间学者。虽然有时也会自嘲“不务正业”,但能做一些有历史意义的事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和肯定,让他很有成就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