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中存在很多迷惑性肿瘤谣言,《生命时报》4月30日刊登文章,针对媒体整理出的最受关注的八个进行辟谣。
谣言一:一滴血可以测癌
癌细胞和正常细胞有99%的相似外表,无法在短期内用简单方法分辨。因此,一滴血测不了癌,基因检测、普通体检也不行。只有规范的防癌体检能够早期发现癌症。
谣言二:咖啡会致癌
咖啡致癌没有科学证据。一些人喝咖啡会刺激胃酸分泌,可能造成反流性食管炎加重,但说与癌相关有些夸张。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酗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才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谣言三:酸性体质易患癌
哪有什么“酸性体质”,人体为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几乎动员了所有的重要脏器和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人体酸碱平衡一点都不能出错。
谣言四:癌会传染
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的生物是在体外可以生存或有寄生物种,癌细胞不具备这些特点。但一些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如幽门螺杆菌)、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是会传染的。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种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可避免感染相关病毒,从而预防癌症。
谣言五: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得癌了
肿瘤标志物在急性炎症、腹泻、烟酒、药物等刺激下都可能升高,只是升高的幅度不同,它不是癌症特有的指标,只是在某些癌晚期时升高得明显而已。
谣言六:疟原虫能治癌症
“疟原虫治愈癌症”是个科学猜想,尚在研究阶段,自媒体向大众盲目宣传、夸大其词是不合适的,用“治愈”这个词更是严重误导,甚至耽误治疗。
谣言七:美国FDA上市“广谱”抗癌药,治愈率达75%
这个新药并非真正广谱,准确来说,只对某种特殊基因突变的癌细胞才能产生疗效。不仅如此,这里还偷换了概念,宣传声称的“治愈率”高,事实上是“有效率”达75%。
谣言八:糖会喂养癌细胞,癌症患者不能吃甜食
糖滋养我们身体的大部分细胞,为机体提供所必需的能量等。从癌症患者的饮食中去除糖分既不能饿死癌细胞,又剥夺了其他正常细胞宝贵的“燃料”来源。此外,不吃甜食不等于不吃糖。糖的本质是碳水化合物,除了甜食,还存在于很多日常食物中,如馒头、大米等。因此,靠“不吃甜食来饿死肿瘤细胞”是不科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