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我的22岁

 zopoba395 2019-05-13

​​作者:愤怒的紫罗兰

如我重新回到22岁,我认为成功的人生是由在我们舒适区之外的很多次周期构成的。不管年龄与过往经历,我们都有能力被启发,被鼓舞,获得能量,并重新开始。

22岁这个年龄拥有强大的抱负、自信与精力,但你心中可能只有一个模糊的目标——去做一些“很棒的事情”。

“很棒的事情”从不容易,也总是存在于你的舒适区之外。真正的生活开始于你的舒适区之外。

突破你的舒适区不是一件随意的事,它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当我回顾过往,我注意到对于我的每一次重大转折或者里程碑,都存在一个清晰的周期:

第一步:好奇

某些事情让你兴致勃勃、印象深刻,甚至害怕,即使感到不自量力,你仍然想要了解更多。

这是好奇的阶段,这时你注意到某件事非常特别,你开始产生了兴趣。

第二步:接近

你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例如做更多研究、参加活动、写信、业余尝试相关工作。

这是雏形阶段,通过学习相关话语体系,从物理层面或精神上,你与目标更加接近。通过参加相关活动、订阅新闻邮件、阅读你能找到的所有背景资料、向该领域内的人学习,你开始了解这件事是怎么运作的。

第三步:观察

你参与其中并开始了解其中的做法。

这是一个初步了解,相当于实习阶段。你可能需要加班到很晚,经常做些改报告、去机场接人等杂事。

这个过程中,你结识了一些内行,观察到谁最有效率,思考怎么做才是好的。有时,相比之后深入细节的那个阶段,你能在此时看到更多的全景。这一阶段,你需要做任何能够增加自己价值的事。

第四步:参与其中

你开始看到全局并注意到机遇。你找到了一个导师,开始分享你的想法。

一旦你发现了某些变化,开始注意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机会,是时候大声说出来了:去自愿承担一项更大的项目、去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观点、去指出他人忽视的事情。

不过需要注意,你提出想法不是为了博取注意力和名声,而是要具有真正的价值,对这个机构、任务有切实的推动作用。

第五步:远景

你的贡献开始变得举足轻重。你了解非常深入之后,早期的敬畏之情很可能会被失望或幻灭所替代。你会发现各种问题,例如效率低下、模式失效、政策限制等问题。

没有一个机构、团队是完美的,它们都由人类组成。但是每一件事都能被改善,如果你想要有所作为,那这些问题就是你的使命和任务。

第六步:影响

当你明白某件事的局限和缺陷时,你有几种选择:放弃并接受现状继续前行努力由内产生影响努力由外产生影响1)放弃并接受现状——别这样

有时,公司或产业面临的问题是如此严重,以至于你完全失去了热情。曾经的吸引力一去不复返,原有的兴奋悸动也被失望和挫败取代。这时候,有人会选择停止担忧,将精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心甘情愿只成为轮子上的一个小齿轮,忘记了原先的蓝图和使命。不要这么做。

我感受到这种挫败是在我25岁的时候,那时我在一个研究所工作,因为缓慢的研究进程和学术界的层级问题,我变得沮丧。好像所有我认真计划的事情都被打破了,这对我影响很大。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谓的“长大”就是这样:“或许我应该去适应这一切,继续我朝九晚五的工作,并且忘掉之前的蓝图和计划。”这样想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你需要认识到这逐渐减少的热情其实是在说,是时候可以向前走了。

2)继续前行

当你感到热情不断衰减,那就回到第一步。找到下一个能给你启发、敬畏的事物。开始蹒跚学步般靠近它,再次开始一个新周期吧。

那时,每次开会我都不知道大家讨论的是什么,会议中总是充斥着一长串缩略词,为了弄明白我在会议中逐字逐句记下的笔记,会后我不得不一一在Google中搜索它们的意思。这是我最卑微但却最重要的经历之一,它引导我获得了一份全职工作并最终开始下一段冒险。

3)由内产生影响

一些开明的机构欢迎由内产生的变化与发展,如果你认为自己了解现存的问题,那么你应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然而另一些机构并没有足够的弹性容许从内发生改进,这就是“创新者的窘境”。

在事业单位工作时,我注意到信息传递到有很多低效的地方,我想出一个改进方案,但当我将想法告诉那些我认为能起作用的人时,却没有人愿意真正做点什么。没有一个方案能从基础结构上支持改革。

4)由外产生影响

有时,改变某种产业或机构的唯一方式是从外部切入,事实证明这是可行的。

“很棒的事情”一直在你的舒适区外等着你。

如果我重新回到22岁,我认为成功的人生是由在我们舒适区之外的很多次周期构成

的。不管年龄与过往经历,我们都有能力被启发,被鼓舞,获得能量,并重新开始。

有没有某件事,在你的舒适区之外让你害怕不安?

那就是你一直在寻找的目标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