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家属如果能学会利用艾灸、拔火罐进行治疗的方法,通过活血化瘀、温热除寒、祛邪扶正、疏通人体经络调治疾病,还可以节省治疗的费用,极大地方便患者。艾灸和拔罐既可以作为治疗,又能保健,病人可以坚持进行。 ![]() 艾灸艾灸治疗常用的穴位在上肢可选用肩髑穴、外关穴、曲池穴,下肢可选用环跳、丘墟、足三里等穴,除这些以外,四肢和腰部的痛点也可以作为艾灸的部位。在皮肤的疤痕处不宜使用艾灸。 ![]() 常用的艾灸治疗方法主要有四种: 温和灸或雀啄灸 选取好穴位后,每个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 隔姜灸 用如黄豆大小的艾炷,在每个穴为上灸3~6壮,每日灸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 无瘢痕灸 用如麦粒大小的艾炷在每个穴灸3~6壮,每日灸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 斗瘢痕灸 艾炷可如黄豆小,或是如麦粒大,每个穴10~20壮,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患者和其家属在瘢痕灸时要小心操作,注意安全,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对身体造成烫伤等伤害。 拔罐患者可以自己进行或是由家属帮助治疗,常见的拔罐方法有: ![]() 拔火罐 拔火罐可以选取大椎穴为主穴,腕关节和指关节有病变的患者可取肩僎和外关为辅穴,踝关节、踱趾关节病变患者取委中、承山、跗阳穴为辅穴。 在选取的穴位上可以用闪火法进行拔罐,停留15~20分钟。在起罐后,如果穴位处出现青紫的颜色,可以加拔血海穴,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穴位处的颜色浅而淡,可以加拔足三里,有调补气血的作用。每日1次,隔日进行,在10次之后应休息2天。 刺络拔罐 刺络拔罐需要用针先叩刺皮肤,可以购买市面上的梅花针或是自制梅花针,用其叩刺脊柱两旁的皮肤,力道需轻,使皮肤潮红但不流血为宜,再拔火罐。每周可以进行2次,10次以后患者休息2天。 拔药罐 药罐中的中药可以自制,配方为:白酒500毫升,内浸当归、川乌、桑寄生、五加皮各15克,红花30克。拔罐前先把中药汁涂在疼痛的部位上,再拔火罐,留罐时间为15~20分钟。每日进行1次,10次以后患者要休息2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