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在今年真可谓是红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这部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流浪地球》。我们都知道刘慈欣是科幻小说作家,那大家知道刘慈欣师承何人?世界上的科幻小说之父是谁?那就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不仅是刘慈欣,后世的几乎所有的科幻小说家都或多或少会受到凡尔纳的影响。 在我们的中考必读名著当中,有一本就是这位伟大科幻作家的作品。它就是《海底两万里》。那么我们该如何分析和掌握这本名著呢?请跟着未夫子从中考对于名著的考查维度入手来分析吧。 现如今的中考对于名著 主要有以下四个层次维度的考察 1. 文学常识 所谓文学常识,我们可以理解为作家 作品,就是名著所对应的作家和作品的相关信息。 比如《海底两万里》作家:儒勒·凡尔纳,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凡尔纳三部曲》也被人称为“海洋三部曲”,指的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 。 2. 主要情节梳理 读一本名著,甚至是一本普通读物,其实我们也是要能够去梳理文章内容和情节的,这是读懂一本书的基本要求。毋庸置疑,名著的主要情节也是中考中的重点考察内容。 如何梳理主要情节,我们需要抓住名著线索,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地点,或者是人物的情感变化。 梳理《海底两万里》的情节 我们可以通过地点来划分 建议孩子们自己画一个“鹦鹉螺号”潜水艇的行进路线图,太平洋—托雷斯海峡—印度洋—锡兰—红海—阿拉伯隧道—地中海—大西洋—南极—留卡斯群岛—维哥湾。 3.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在梳理作品主要情节之后,分析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与品质,而且需要有理有据,能够给出可以印证这些性格品质的情节和原因。 比如《海底两万里》中的尼莫船长,博学而勇敢,冷静而内心炽热,向往自由与正义,反对独裁和战争,但同时又孤傲偏激。 通过尼莫从鲨鱼口中救下采珠场工人,我们看出他的勇敢;通过他设计出了“鹦鹉螺号”潜水艇,我们分析出他的博学。 4. 作品主题 我们在充分梳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就可以去分析作品在内容背后所表现出来的主题,也就是作者想表达什么。 《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告诉人们工业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美好愿望,而且赞扬了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