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之.两年记

 我大智的若愚呢 2019-05-13

两年前,我辞去纽约的工作空降上海创建工作室。没有缓冲,没有挂靠,从零开始。这意味着学历和履历没法像求职那样直接变现,只能靠实力一步一步往前走。

校训有云'行胜于言',工作室就叫“行之”吧。

2018年工作室搬到了陕西南路,对面是巴金故居。看着弄堂里的被子裤衩,仿佛也更接地气了一些。

这个时代提出了很多崭新的命题,但建筑学科似乎被圈内描述得陈腐封闭。好像学建筑的都要完蛋了——不转行都不好意思给人打招呼。

但我心目中的建筑绝不是陈腐封闭的。

建筑既不是舞台表演昙花一现,也不是手机触屏上的平面内容,更不是虚幻的交易,建筑设计在实实在在的塑造“日常存在”的三维空间。甚至该这么说:和生活空间相关的,都是建筑的范畴,它是各个领域和学科的接口。只要怀有塑造生活空间的意愿,嫌弃无聊,向往有趣 —— 不论是上海的弄堂里还是拉格朗日点上 —— 建筑设计都有无限的可能性。

前些年的高速城市化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千篇一律的城市,道路(而不是街道),电池盒子一样的楼房 —— 这些其实只是抗通胀的对冲基金。市场这么聪明,行业上总结出各种套路和技法,既高效又省事儿,不仅把建筑搞得无趣,也把生活变得乏味。不过好在,这些套路逐渐吃不开了,生活需要多样性的回归。独立建筑实践,是热爱生活最直接的方式。

我们目前的项目主要有三类:有一些是其他人不愿啃的骨头 —— 或经典套路失效,或限制太大而不知所措的;另外一些是不确定,需要自行命题的;还有一些是需要和多媒体交互,机械,数字技术相融合的。也正因如此,我们得琢磨来龙去脉,反思约定俗成,尝试另辟蹊径。

在开业之前,我敬仰出众,鄙视平庸的依据是,有精彩的设计想法。后来我意识到,好的事务所必须具备两种才能:首先是设计的核心天赋和实力;更重要的是足够长的血槽:被各种琐碎的事物损耗之后,仍留有旺盛精力投入设计本身。

“去做有趣的事情”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种能力。

Bjarke以前常说,建筑就好像要把100项任务全部完成,一项不达标就会导致变质 -- 换言之只要阻挠了其中任一项,你就失败了。就一个项目而言,没有迭代的机会。捣乱因素有很多,有很多是不可控的。这意味着付出不一定有回报。当然还有更多的烂事儿使你陷入失望和恐(饥)慌:例如内耗导致前功尽弃;关键时刻被放鸽子釜底抽薪;起初豪言壮语,最后不了了之甚至拖欠款项等等。

不要因为这些境遇(仅仅)变得更会骂街,要更冷静,别让挫折感吞噬创造力。

令人欣慰的是,总体上大家的品味其实越来越好,用不着迎合假想出来的“低俗审美”。也许他们一时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直到你呈现在他面前的东西好到足够说服他。影响设计的因素很多,而自己的认可也许是最重要的—— 自己都觉得没劲的东西,怎么说服别人去接受呢?

虽然设计不是项目成功的全部,但好的设计确实有煽动性的,能极大增加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好几个项目是以设计力挽狂澜一锤定音。越来越多的人也明白了,随便做做的玩意儿,也多半成不了。

我们的绝大部分业主和合作方都非常棒,非常感激他们我们也有幸遇到了几位伯乐,在合作过程中增进了解,相互碰撞,共同挖掘设计的价值。

在实际的工作中,时间和效率最重要。只有目标清晰,方法得当,配合紧密,才能节省出更多的精力放在设计本身。低效的加班是没有用的,浪费时间就是自杀。

浪费时间的方式包括:纠结犹豫(你没有分辨好坏的能力么),无效的多方案比较(如果全是垃圾,怎么选都是垃圾),理解错误(跑题了怎么做也是不对的),低级错误(返工花双倍的时间,相当于死两次),误差积累(早晚得重新来过,不如一开始就精确一点),不会做(一天做不出来,冥思苦想一星期也没用,不会就得先学)。

最后,我要感谢团队不论时间长短,职位如何,每个人都工作在设计的第一线,遵循我定制的严苛的工作方法(包括对使用软件的操作流程)。工作的过程高强度,高效率,要学习的新东西很多。大家一边被我虐,一边一起创造有意思的东西,和工作室一同成长。

一眨眼两年过去了,虽然充满艰险,但总体是激动人心的。就像在海里游着,当然得时刻面对鲨鱼和风暴,但毕竟你也拥有海洋的广阔

2018.12.19


除了还处于保密阶段的,两年来几多欢喜几多愁的项目,都一起发了吧:


湖南中铁U型磁极双塔

-- 超高层地标也可以是云轨车站枢纽 --

Team:熊星,李昌锦,陈希雅,张典,张蕾

合作方:HD湖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超高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有更大的意义把建筑做成规划,云轨系统接入区域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90米半径的裙房链接塔楼,形成车站,商业,跨越湘江防洪堤的景观通廊(实体模型) 整合周边资源的城市基础设施。

云轨车身和站台也一道设计了

上海松江SHD 901影视基地改造规划

-- 物尽其用,形式决定功能的逆规划 --

Team:熊星,毛颖,孙天元,覃明鑫

电影是一场梦,建筑却是真实

UK Railway Footbridge 竞赛

-- Railways are like city fingers, why don't we put a ring on it --

Team:熊星,陈希雅,张典,张蕾,林亦萱

技术顾问:华怀宇      

应力计算与无障碍运输系

实体模型

地下的万花筒美术馆

-- 深圳华侨城迳口社区改造竞赛一等奖--

Team:熊星,于越,王骞,黄文轩

把天空折叠起来

张家界剧场与酒店综合体提案

-- 如果所有客房全部面向水景,会变成什么样--

Team:熊星,曾皓,王骞,于越,景姗姗,陈尘悦,刘思腾

当你想把800多间客房全朝一侧水景,而楼层又不能太高,就会变成一道波浪

旋涡与瀑布之剧场

张家界规划/美术/图书/科技/文化综合馆提案

-- 既然是五个馆,那就做个“5”--

Team:熊星,于越,景姗姗,陈尘悦,董加惠

技术顾问:熊毅

串联广场院落,拱桥形成连廊,雨天不撑伞可以走到所有场馆

重力场下曲率控制,屋顶曲面模拟吊脚楼起翘,瓦片tessellation

广西钦州国际中学校

-- 对称有什么不好-

Team:熊星,孙天元,孔培宇,刘思腾,曾浩州,林伟乔,唐萌,于雅馨,张典,张蕾,安一辰

配合单位:广西大学建筑设计院

技术顾问:华怀宇,韦凯琳,杨熹

施工中

杭州 ADM 装置1.0 - 水之

-- 把3000米画布悬挂成山,却投射水影 --

已完工

在地面投影出飘动水纹

杭州 ADM 装置2.0-海市蜃楼

-- 工厂里悬浮的海浪幻影--

Team:熊星, 张蕾

已完工

上海静安寺 Look at Pixels Pop Up空间

-- 像素平面拉伸出第三维 --

Team:熊星, 孙天元

已完工

以及最初期N个白驹过隙的项目:

-- 最艰难的就是开始了吧 --

Early Team & Helpers:陈尘悦,梁越存,俞秋晨,杨聪婷,艾智靖,马成文,常瀚文,高佳玉,王天君,龚照森,覃明鑫

Team worked on confidential Projects: 雷昇,黄文轩,董加惠,林亦萱,唐萌,李昌锦,林伟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