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史」5月13日:宇宙背景辐射被发现,宇宙大爆炸得到证实

 qingsong9 2019-05-13

1964年5月13日,美国天文学家彭色列和威尔逊在不同波段上观测到宇宙空间的各向同性辐射,被命名为宇宙背景辐射。

这个发现,意义重大,彭色列和威尔逊因此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发现被称为上世纪60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之一。

那么,宇宙背景辐射是什么?

从我们地球上的角度举目观看,满天繁星。在无穷远处,就是宇宙的尽头。在无尽的宇宙中,始终会散射着一种辐射波,虽然很微弱,很小,但对于波长在几厘米的微波波段,这些宇宙辐射,就成为了一种背景噪音。

这种辐射波具有黑体辐射特征谱,但是在目前的宇宙环境中,物质密度极低,辐射说物质的作用概率也极低。因此,这种黑体谱应该是源于很久以前的信息。那么,很久以前发生了什么?当然是大爆炸了。

所以,宇宙背景辐射,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证据。

「科技史」5月13日:宇宙背景辐射被发现,宇宙大爆炸得到证实

欧洲航天局2009年发射的“普朗克”探测器,利用15的时间,收集的数据绘制了一张比较完美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

通过最新数据,科学家们推断,目前宇宙年龄为138.2亿年。在发生了大爆炸之后,爆炸的余波充实整个宇宙,但是由于宇宙温度太高,基本上是被高温高密度的等离子体覆盖。随着宇宙膨胀,温度开始降低,大约38万年后,温度差不多了,各种辐射波开始自由扩展,形成微波背景辐射。

于宇宙相比,无论从时间尺度还是空间尺度,人类都渺小得无地自容。宇宙本来就是一个涵盖我们的概念和实体,人类身处宇宙,去研究宇宙,肯定会存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现象。

关注科普新视界,打开新视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