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洞因有三道石门关卡而得名,其中岩洞山脚共设两道石门,洞口为第三道关卡。此外,还有一道后洞石卡。该岩洞位于凤山县平乐瑶族乡平旺村对面的大石山峰之山腹中。 1930年底起,白色恐怖笼罩着东凤苏区。1931年2月15日,百色民团岑建英纠集黔军王海平部约4000余人兵分二路从巴轩向平乐进攻。驻守在此的红七军六十三团三营营长李天心率军民2000余坚壁清野,转入岩洞、营寨筑修工事抗击敌人,并在三门洞内开办兵工厂,修理枪械、生产子弹,以作长期抵抗准备。2月底,敌驱兵攻打三门洞,红军、赤卫军在洞外设三个石门,筑三套防线以阻击敌人。面对强敌,军民沉着应战,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敌参谋长阮筱斋亲临前沿阵地指挥作战,用轻重机枪向我军民三个据点猛烈扫射,攻破了岩洞外的三道防线,我军民被迫撤入洞内。敌人利用茅草、辣椒等点燃后将烟火熏入洞内,又在三门洞通往各处设卡,投毒各水源,洞内军民处境极其艰难,很多人不得不喝人尿等以解渴,渴死病死的人与日俱增。绝境之下,军民即决定趁夜突围,先后有1000多人从石缝中潜出。3月30日,敌人又倾巢出动,兵分两路向三门洞袭来。敌人进入洞内,没有看见一个红军、赤卫军的身影,只见一个个骨瘦如柴、体弱多病的妇女、老人和儿童。丧心病狂之敌用刺刀将100余名不能行走的老人、妇女、儿童砍死在洞内,80多人被押出洞外滚下山崖身亡,数十人下山后暴饮河水而丧命。三门洞军民在长达近一个月的艰苦斗争中,共有700多人英勇牺牲。另外300余群众被押往平祥屯遭敌人集体枪杀。 该遗址的前后洞门石砌关卡尚存,后洞山脚的油路边上立了一块简陋的石刻纪念碑。
三门洞有前洞和后洞之分,洞门前均有石砌护墙。图为前洞
![]() 三门洞后洞,当年的石砌关卡还依然存在 |
|
来自: lanshanlaohan > 《广西革命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