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丘,可谓是个家喻户晓的卡通形象。无论你是因某张图片或是画报认知它,或是看了日本动漫《精灵宝可梦》系列才了解它,甚至是玩任天堂3DS或是Switch而爱上它。你都无法否认,自1996年皮卡丘诞生以来,它就用它短小的四肢和软萌的身体,还有浑圆又Q弹的脸蛋,以及两坨“高原红”似的电力袋,将可爱的魔力散播开来,牢牢俘获了大众的芳心。 而在前几日,和小黄人同肤色的“萌神”皮卡丘,携《大侦探皮卡丘》一片儿,勇闯了大荧幕。它这次一改曾经“光面”的旧形象,用先进的CGI,塑造出了全新的“毛面”身躯。毛绒又解压,表情无比丰富的小短腿模样,直接萌翻了一票观众,让人无暇顾及影片剧情。但在最初,《大侦探皮卡丘》其实遭受过诸多争议。 比如说当时《大侦探皮卡丘》的预告片一经放出,便遭到了众多的质疑之声。这其中有最普遍,也是质疑呼声最大的三个疑问,一个就是皮卡丘为啥找《死侍》的男主演瑞恩·雷诺兹配音?软萌外表+“小贱贱”的大叔嗓是什么鬼搭配。另一个就是皮卡丘为啥长毛?游戏和动漫里,皮卡丘明明都是“光面”的。再一个就是为啥把标配的日本男主角小智换成了一个黑人男孩? 其实这三个问题,也是我看过预告片之后的疑问点。但是当我看完了电影的正片,这一切都有了最合理的搭配解释。 第一个问题,皮卡丘为啥找《死侍》的男主演瑞恩·雷诺兹配音? 在所有人的印象当中,皮卡丘都是那个卖萌耍可爱的宠物小精灵。而这个皮卡丘,一张嘴就是沧桑的“小贱贱”声线,而且行为举止和内在灵魂,更像是给萌宠身搭配了一个话痨大叔心。直到我看了完整的电影剧情之后,才发现这只会叫“pikapika”的皮卡丘躯壳里,真的因外力而被注入了一个成人男性的灵魂,所以“小贱贱”大叔音的皮卡丘,是最正当的设定。 具体是什么故事缘由导致了这种“不匹配”呢?我决定秉承着「不剧透我们还是好朋友的原则」,做个哑巴本哑。请带着好奇心去电影院吧! 第二个问题,皮卡丘为啥长毛?游戏和动漫里,皮卡丘明明都是光面的。 说实话,即使我是皮卡丘的忠实追随者,也不曾见过这般“长毛”的皮卡丘形象,但是以官方的设计来看,皮卡丘本就应该是毛绒绒的。 皮卡丘的日文名字为“pikachu”,“pika”是其实写作日本平假名是“ぴか”,其意为“电、闪电”。而皮卡丘发出的“pikapika”之音,则写作“ぴかぴか”,是“闪闪发光、光亮”的意思。那“chu”是什么呢?它是一个拟声词,日本人模仿松鼠的叫声时,会发出“chu”的拟声。 皮卡丘的设计者西田墩子曾表示,皮卡丘的样子就是根据“リス”,也就是松鼠设计出来的。松鼠就是毛茸茸,大尾巴,脸蛋肥肥的形象。但之前的游戏和动漫因为技术和形式的问题,想要表现出皮卡丘的细化外在是很难的,所以才一直是“光面”的形象。但这次的电影采用CGI的先进技术,所以皮卡丘的毛发才得以还原展现。 第三个问题,为啥把标配的日本男主角小智换成了一个黑人男孩? 《大侦探皮卡丘》是由任天堂3DS的游戏改编的剧情,所以很多游戏玩家们在看电影时,在一些情节上,都会有种身处于游戏中的恍惚感。比如片头男主角蒂姆去用精灵球捕捉的时候,在一片草丛里,遇见了宝可梦卡拉卡拉,然后蒂姆向卡拉卡拉扔出了精灵球进行捕捉。这些较为还原的设定,能让游戏玩家们快速地入戏,可是一看到男主角蒂姆棕黑的肤色,又难免出戏。 出戏的根本原因,其实在于《大侦探皮卡丘》是由传奇影业、华纳兄弟、东宝株式会社以及The Pokemon Company共同制作,而且是以欧美制作方为主的作品,所以连宝可梦的表情动作都特别地欧美化。而种族问题是欧美影视作品中非常注重的“点”,所以这部作品中的男主角是黑人,女主角是白人,警长吉田是渡边谦饰演的亚洲日本人,这样,黑、白、黄人种皆全,比较和谐又比较“安全”。 还有人问为什么不是白人男主角、黑人女主角呢?因为剧情设定的是男主角戏份多,并且由男主角拯救了世界,所以这个当仁不让的战略性角色,就交由黑人男孩贾斯提斯·史密斯饰演。这其实就跟电影《复联4》里,美国队长把盾牌传给了黑色人种的猎鹰山姆一样,一方面猎鹰山姆更正直,另一方面,也代表了反对种族歧视。要知道在漫威漫画里,其实美队死后,是冬兵巴基成为了新一任美国队长。 说了那么多皮卡丘,那《大侦探皮卡丘》究竟如何呢? 说句实话,从看完《大侦探皮卡丘》至此刻,我其实已经完全忘记了剧情故事,只记得毛绒绒的皮卡丘,和颜色质感如同《普罗米修斯》里白巨人的超梦,以及致敬《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和《银翼杀手》的那几幕。 ![]() 我认为《大侦探皮卡丘》,其实是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如若没有这么完善逼真的CGI宝可梦特效来分散注意力的话,这部电影真的是一部催人低下头摆弄手机的作品。 我还记得在影院时,观众们观影结束,纷纷夸赞宝可梦们很可爱,特效令人啧啧称奇。但我却没有听到一个声音是在讨论剧情或是故事内容,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部电影的失败。 电影的故事剧情,以及内容和立意才是核心,CGI只是一个辅助展示内容的先进特效形式而已。所以当一部电影,仅仅被夸赞了特效,那不就变成了CGI特效的成果展示?要知道,只有内容,才是一部电影能否成为经典的决定性因素。 ![]() 真人+CGI的动画电影,其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形式了,但这是皮卡丘和宝可梦们的第一次CGI影视化,所以观众们冲着这点,纷纷将有形的钱币,置换为了神奇宝贝世界的入场券。但若后续仍有《皮卡丘2》,且一如这般内容空洞,情节单一,人物塑造又单薄的话,相信定会票房惨淡。 只有做不出内容,才会把心思动到表面的形式上。如今的观众既有脑子,又有多重的选择性,因此不止是真人+CGI动画的作品,其实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一样,只有创造出好的内容,才能成就经典。所以先进的技术,只是用于锦上添花,而毫无可能取代或凌驾于内容之上。 ◐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