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著名的文人墨客,或自我标榜喻风流,或强作豁达抒豪放,或借酒消愁聊自慰,或以酒助兴展壮志......诗与酒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自古以来,酒都是文人诗词题材里的宠儿。 据近人逯钦立先生的统计数字:“陶渊明现存诗文142篇,凡说到饮酒的有56篇,占其全部作品的百分之四十,其中年代可考的有40余篇”。方匀提到:“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饮酒者有八百首。”郭沫若亦直言:“李白诗现存1005首,涉及酒的有170首,约占总数的18%;杜甫诗现存1400首,涉及酒的有300首,约占总数的21%。”而在《唐诗三百首》选本中,明确提到酒的诗篇有46首,占了总数的159%。 ![]() 在我国历史上,酒诗鼎盛时期是唐代,而唐代写酒诗最多的人,应首推李白,其次是杜甫和白居易。 唐朝诗人都喜嗜酒,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刻画李自“斗酒诗百篇”,被称为“传神之笔”。 我国的酒诗,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七月》中就出现了“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更有些流芳千古的佳句也来源于酒诗之中。 ![]() 曹操在《短歌行》中写:”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陶渊明在《杂诗 · 其一》中写:“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王维在《凉州词》中写:“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李白在《客中作》里写:“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 李贺在《将进酒》中写:“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 白居易在《对酒示行简》中写:“今旦一尊酒,欢畅何怡怡。”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李白在《将进酒》中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写:“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这些文字有很多是诗人在不得志或者失意之时,解酒消愁,将情感伴着酒吞进胸中,化作文字; 很多是诗人在壮志未酬、感慨万分之下,用酒裹挟着豪情,谱写出激昂愤慨的磅礴大作; 有很多是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爱人、将浓浓的相思之情附和于酒,轻轻诉说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婉约哀词。 那些有感而发的佳作,在今天的我们看来,都是如此的情真意切。描写酒的诗词佳句数不胜数,未来将分为几篇文章,略作梳理,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