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以色列学者研究巴以冲突多年,感叹“自负的文明”最易衰落败亡

 昵称55301288 2019-05-13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于5月15日在北京隆重开幕。

解读中国工作室策划制作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系列节目《文明之约》,今天推出第四集:同的故事。

中东地区的巴以冲突是世界上持续至今时间最长的未解决问题之一。

这些矛盾、冲突又是缘何而起的?

根本性原因有领土之争、民族之争、宗教之争,以及大国之争。

CNBC报道巴以冲突


本期视频Sammy Smooha以色列家喻户晓的社会学家,是2008年度以色列奖(Israel Prize)社会学奖的获得者,在国际学界也享有很高声誉,是特殊民主国家类型——Ethnic Democracy理论的提出者。以色列海法大学荣休教授,曾任海法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曾在布兰迪斯大学、布朗大学、纽约大学、伦敦大学等高校任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比较民族学、民族主义、民族冲突、移民、少数族裔、比较政治、民主类型研究和以色列社会等。

多年以来,人们对中东地区的纷乱似乎已司空见惯,巴以冲突乃至犹太人与穆斯林的仇恨似乎仍停留在上世纪中叶。在巴勒斯坦很多地方,有机会进学校受教育的孩子会拿到这样的课本:“我们的祖国巴勒斯坦,东起约旦,西临埃及,北接黎巴嫩,南面是沙特。”如果要问“以色列在哪儿?”他们会说“没有以色列啊!”

Sammy Smooha教授在视频中先介绍巴以冲突的缘由领土争端以及宗教冲突两个主要方面。

正如我曾在演讲中所讲,今天,以色列文化是多元的。塑造它有很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巴勒斯坦领土冲突,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都声称拥有争议领土。这也涉及一场民族冲突,巴勒斯坦和犹太两个民族的独立运动使得两个民族在同一领土上主张自主权,这使冲突变得非常棘手。

As I said in my talk today, this culture is multidimensional. It has many components. It’s a conflict about the territory of Palestine. Jews and Palestinians both claim that the land is theirs. It is also a national conflict when we are talking about two national movements claiming a right to self determination on the same territory, which is makes the conflict very hard.

这也涵盖了宗教冲突,因为巴勒斯坦的土地或以色列的土地既被伊斯兰教同时也被犹太教所主张,两大宗教都将之视为本教圣地。

It is also religious conflict, because the land of Palestine or the land of Israel is claimed by Islam and also by Judaism both. And they see the country as the holy land for the two religions which are in conflict between each other.

近日,以色列与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武装分子之间冲突进一步加剧。巴以冲突的激化,与中东地区局势的深刻变化有着密切关系,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对美国中东政策的大幅调整。这一调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幅减少在中东地区的资源投入;二是把伊朗作为主要对手,试图建立地区反伊联盟;三是推动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改善关系;四是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更加偏向以色列,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把美国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到耶路撒冷。

面对这些问题,Sammy Smooha如是说。

但冲突必须得以解决。解决之道不能仅仅靠经济发展。如果以色列和约旦、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发生冲突,就无法实现良好的经济增长或互联互通。所以必须把政治与经济结合起来。

You have to resolve the conflict so the economy is not sufficient. You cannot do a good economic growth or connectivity between Israel and Jordan and Iraq and Syria and so forth if they are in conflict. So you have to put together politics with the economy.

亨廷顿首次提出“文明冲突论”是在1993年。1996年他出版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归纳,“文明冲突论”基本定型。导致未来冲突的根本原因是“文明的差异治,文明之间的分界线将成为未来的战线。人类在经历了君主冲突、民族国家冲突和意识形态冲突之后,将进入文明冲突的阶段。教授对文明也有很深的见解,他的观点如下:

我认为文明间应该交流互鉴,而非相互冲突。 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的意思是,实际上文明之间并非如此。因为一种文明往往觉得它们优于其他文明。

I think civilization has to interact to enrich each other and not to be in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 But in reality, it doesn't work this way. Because if you have some civilizations that feel that they are superior to others.

这样的思想创造了冲突,我们必须努力传播文明间的平等理念,以及文明间的互动共赢。任何人都不应认为本国文明更为优越。

Then it creates conflict but we have to try to disseminate this idea of equality between civilizations and contribution of one civilization to another. People have to stop thinking that they are superior to other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