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胡乱华”发生的真实历史原因是什么?

 燕山茶社 2019-05-13

“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悲惨的岁月,中国就像在那时候进入了人间炼狱。国家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生产严重破坏,道德极端沦丧,如此经历了四百年的漫长时光,一直到隋唐建立,中国人才算度过了这场浩劫,迎来了太平年代。

(五胡乱华)

那么,在中国之前的历史上,这样的情况,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为什么从西晋末年开始,突然就出现了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一、北方游牧民族的发展进入节点。

在西晋之前,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国家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对抗。这种对抗的根源,是中原国家已经产生了高度发达的文明,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形成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这一点,是北方的游牧民族极为羡慕的。而北方的游牧民族之所以不能得到这样的发展,主要还是地域所限,以及长期的互相内耗。

北方游牧民族自己不能发展出灿烂的文明,因此,便总是南下侵略抄掠中原国家。如果北方游牧民族没有形成强大的团体,中原国家也不怕这种侵略。但是,由于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内战,这就给了北方游牧民族壮大的机会,匈奴在这时候异军突起,成为北方一支强悍的力量。

不过,匈奴虽然异军突起,却也遇上了中原国家的乱世进入尾声。秦朝统一,大汉崛起。因此,汉朝与匈奴展开了百年厮杀。最后,因为汉朝的多次强势打压,匈奴衰落了。

匈奴衰落,同时也造成了北方多个游牧民族的崛起。这些游牧民族互相混战,没有消停。如果这时候,中原国家统一而强大,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国家根本构不成威胁。而且中原国家正好各个击破。可惜当时中原国家进入了东汉末年及三国乱世,无暇顾及,因此,北方游牧民族便在这时候纷纷壮大起来,形成了匈奴、鲜卑、羯、羌、氐这样的所谓“五胡”。

可以说,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的乱世,是“五胡”壮大的一个重要的节点。

(司马衷)

二、西晋统一全国后的不作为给了“五胡”进入中原的机会。

大乱后必有大治,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

在春秋战国大乱以后,就进入了秦汉的大治时期。当秦汉在进入大治后,对北方游牧民族就进行了有效的遏制。这种遏制,包括打击与和亲相结合的政策。

但是,结束三国乱世后的西晋,却并没有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进入一个大治时期。之所以不这样,根本原因还是西晋统治者不作为。

西晋之所以能够统一全国,依靠的是门阀士族的帮助。西晋统治者实现全国统一以后,为了遏制门阀士族的势力,没有进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是把权力分配给司马家族的宗室,大肆地分封司马家族的后代为诸侯王。

但是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就造成了权力的更加分散。而恰好中央的皇帝司马衷没有统治能力,由此便造成了“八王之乱”。当中原国家进入了“八王之乱”的时候,哪还有能力遏制北方游牧民族的发展呢?

更为奇葩的是,西晋统治者为了扩大自己力量,竟然“引狼入室”把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引进来,这也给了“五胡”祸乱中原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八王之乱)

三、中原国家没有采用“德化”的方式引领北方游牧民族。

中原国家之所以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中原国家之所以为北方游牧民族所向往,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中原国家采用了“德化”的方法,也就是“以德服人”。中原国家认为,江山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获得的,而是“有德者居之”。西周之所以能够替代商朝,就是西周“有德行”,这种观念已经在中原百姓中深入人心。

直到三国时期,这种观念依然是当时的主流观念。虽然大家都在抢夺天下,不过也必须打着“德”的旗号,才能服众。曹家替代刘家,也是因为“黄龙出现”,曹家有德,上天要刘家把皇位禅让给曹家。

但是,司马家族在获取皇位的过程中,却采用一味杀伐的办法。可以说,杀开了一条血路,最终获得了皇位。而司马家族在建立西晋以后,也没有很好地宣传司马家族的皇位是“上天赐予的”,司马家族是“有德行”的。而且,内部还因为争权夺利,闹得不可开交。

司马家族这样的做法,可以说给北方游牧民族提供了坏榜样。大家都明白,只要你武力强大,你就可以获取天下。这样一来,北方游牧民族便再也没有什么顾忌了,最终也就打成了一锅粥,苦了老百姓。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