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缅怀!湖北这位教授:培养出国内外60多位研究生,无愧国医名师称号

 问道学者 2019-05-13

4月27日,全国名中医陈如泉教授追思会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隆重举行,大会主题为'缅怀大师,传承创新'。湖北中医药大学校党委书记阮力艰代表校党委、行政及全体师生向陈如泉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与缅怀追思之情。

缅怀!湖北这位教授:培养出国内外60多位研究生,无愧国医名师称号

陈如泉教授,生于1938年10月,1964年8月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他是首届全国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原副院长。他是一位治学严谨、经验丰富、技术精湛、成果丰硕、全国知名,颇受患者好评的甲状腺病方面专家。

衷中参西 病证结合 无愧全国名医

陈如泉教授认为,中医和西医的共性都是研究人体,都是探索人类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都是为了防病治病、保障人体健康,临床实践表明两者是可以结合的。在他看来中医要发展,就要善于吸取当今先进的科学知识,尤其是现代医学知识,走多学科结合、中西医结合之路,创建新医学。

缅怀!湖北这位教授:培养出国内外60多位研究生,无愧国医名师称号

陈如泉教授主编了《中西医结合方法学》教材,开设了相关课程。依据中医基本病机理论,以中医证型为主,抓住主要证候,以基本病变特征为线索,结合疾病的合并症,进行病证结合治疗;并在西医辨病诊断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疾病发病机理,结合实验室检查与疾病分期,形成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具体思路。陈如泉教授提出的这些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方法,对临床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药并重 济世寿民 堪称杏林楷模

中医药学特别强调整体观念,陈如泉教授认为,医必知药,药为医用,对'医'和'药'的片面理解和强调,或导致中医界'重药轻医'甚或'废医存药'思想的滋生和蔓延,或出现医生'用药不识药'的尴尬局面,不仅制约了'医'的发展,使'药'的作用发挥也受到了影响。

缅怀!湖北这位教授:培养出国内外60多位研究生,无愧国医名师称号

陈如泉教授打着夹板给病人问诊

陈如泉教授历任湖北中医学院中草药研究室副主任、方药教研室副主任、中医系主任、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精通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方法学等课程教学。曾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四届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多次被聘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连续被聘任为湖北省第一、二届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兼任中药组组长,对中药新药开发与产业链构建等领域十分熟悉。

勤求博采 教书育人 终成一代宗师

陈如泉教授的一生,可谓是学习的一生。他常说勤能补拙,天道酬勤。他为人谦和,乐于交流,无论是医学名流,或是晚生后学,凡有学术问题求教,他都循循善诱,广开思路,直至满意而归。他治学态度十分严谨,对所提的问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某一问题稍有所疑,必查考资料,引经据典,博采旁征,令人心悦诚服。

缅怀!湖北这位教授:培养出国内外60多位研究生,无愧国医名师称号

陈如泉教授带教学生

陈如泉教授执教数十载,主持创办了中医护理、中医五官等多个专业,曾任内科学重点学科负责人,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陈如泉教授常说,要领悟中国传统文化,要有科学的头脑,要具备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要兼习西医基础知识,要不断提升中医临床水平,要掌握外语计算机等工具。中医药院校应该在这六个方面下苦功夫,中医的发展才有保障。

陈如泉教授先后指导国内外博士、硕士研究生60余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6人,优秀临床人才6人,教改班带徒10余人等。他不仅关心青年教师临床、教学能力的提升,还不断地鼓励他们从事科研,并身体力行地教导和引领年轻老师的专业发展。

缅怀!湖北这位教授:培养出国内外60多位研究生,无愧国医名师称号

陈如泉教授精研医术、勤于创新的精神,大医精诚、仁爱为民的情怀,诲教不倦、传道授业的品格,是湖北中医药大学仁心仁术的旗帜、精研笃行的方向、立德树人的榜样,更是示范引领的动力,激励着湖中医人砥砺奋进,争创一流,努力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