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状元地图(上):文状元南北之争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5-13

中国古代的状元,通常分为文和武两类,通过对历年状元们籍贯的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古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巨大变迁。我们先讲文状元——

唐代:北方碾压之势

受限于史料,历代科举考试所产生的有名可考的状元人数,并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一般认为是在700人左右。

隋文帝开科举,隋炀帝设进士科,但由于历史湮没,隋炀帝时的开科情况今已不详。“状元”一词始于唐代。不过,唐代的科举考试,试卷还没有采用糊名制,不仅不糊名,考官还会根据考生的推荐人递上来的“行卷”决定录不录取。所以,想成为唐代状元,不仅要拼才华,更要拼关系。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由于唐代名门望族“五姓七望”——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无一不在北方(北方和南方之分,通常是以长江为界),唐代状元也自然以北方士子为主。相比北方,那时的南方虽然有“八王之乱”后南迁的世家大族,但论状元人数,还是被北方碾压。 

宋代:南北之势已经改变

到了宋代,南方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中心。整个北宋时期,南方籍的状元人数,已能与北方并驾齐驱。

但北方还是领先一点,个中原因,就是北宋初年的皇帝和宰相都是北方人,他们对南方士子多少还是有些偏见。最偏激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据说他的遗训之一就是“南方人不许当宰相”。

但赵匡胤对科举制度也作了两项大改革:一是废止了唐代以来的“公荐”制。考生再也不能从达官贵人处获得推荐。二是开启了殿试,进士们都成了“天子门生”。为了防止主考官在评选时作弊,后来又有了“糊名弥封”和“誊录法”。这些举措,都大大增加了进士乃至状元的含金量。

此后,状元的南北之势彻底改变。于是有了司马光、欧阳修之间“分路取人”与“凭才取人”的争议。 来自山西的司马光代表北方的观点,主张分路取人,各路(路相当于现在的省)按照举人录取名额十分之一的比例录取进士。但对于士子质量更高的南方而言,这就没法接受。所以,来自江西的欧阳修的观点是凭才取人,公平竞争,不搞“配额制”。宋英宗听取了欧阳修的意见,继续凭才取人。

南人和北人斗争的最后,就是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江西人,他的新党核心,如吕慧卿等都是南方人,而反对派旧党的核心如司马光、文彦博、富弼、韩琦等人,都是北方人。新旧党的斗争,当然是利益集团的斗争,但地域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据学者统计,现在有据可考的北宋进士有9630人,其中南方所占为9164人,北方仅有466人。到了南宋时期,北方沦为故国,状元榜渐渐也被南方人独占。然而,到了元代,南方士子的才学却无从发挥,因为元朝78年不开科举,后来虽开了科举,但其制度设计在各方面对南方人都是歧视性的,更不用说录取了。

明代:南北分卷

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南方才又占据优势。

最夸张的一次是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丁丑科春榜,该科开榜后,录取的51名进士全部为南方人。更巧的是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这便引起了落第的北方士子不满,他们联名上书,控告考官阅卷不公,偏私南方人。朱元璋为此大为震怒,命复阅试卷,增录北方籍优秀人才入仕。但让人尴尬的是,他们选出的北方考生试卷,一份合格的考卷都没有,可见北方考生水平相当一般。但朱元璋更愿意相信,是这些南方人串通一气,把北方考生最差的卷子选出来给他看。于是下令,涉事人等要么凌迟处死,要么发配戍边,受牵连者不下千人。为平息风波,当年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开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惊讶的录取名单:61名进士全部都是北方人,所以该榜又称“北榜”。因为前榜全为南方人,而后榜又全是北方人,所以,老百姓称之为“南北榜糊涂案”。

到了明仁宗洪熙二年(公元1425年),内阁大学士杨士奇制定办法,卷子照样弥封誊录,但注明“南”“北”字样,分配名额是“南六十,北四十”。 南北分卷取士遂成定制。到了宣德年间,又从南北卷中分出中卷,规定南卷取55名,北卷取35名,中卷取10名。南北分卷,显然有利于北人。但南人的优势太明显,明朝276年期间共出了89个状元,其中南方78人,北方11人。

清代延续了南方占优的这种格局,清朝共112名状元,其中,北方仅10人,即使算上满榜状元3人,也不过13人,其余的皆为南方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