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灵公郑灵公(?—前605年),姬姓,郑氏,名夷,春秋时郑国第十二任君主,郑穆公之子,故称公子夷,郑襄公之兄。前606年冬十月,郑穆公去世后继任国君,前605年夏,因为开玩笑惹恼了公子宋(字子公)而被后者所杀,执政贵戚公子归生(字子家)因为知情不报纵容弑君也被史官记载为弑君者。在位不足1年,谥灵,故称郑灵公。可见成语染指于鼎。 中文名 郑灵公 别 名 公子夷 国 籍 中国春秋时期郑国 民 族 华夏族 出生地 新郑 逝世日期 前605年 职 业 郑国第十二任君主 前 任 郑穆公 后 任 郑襄公 在位时间 前605年——前605年
1人物生平郑穆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06年)十月,郑穆公去世,公子夷即位,是为郑灵公。[1] 郑灵公元年(公元前605年)春天,楚国人向郑灵公进献一只鼋。正巧公子宋(字子公)与公子归生(字子家)将要朝见郑灵公,公子宋食指大动,对公子归生说:“之前我食指大动,必尝特殊的美食”。等到二人觐见郑灵公,看见厨师正解割大鼋,便相视而笑。郑灵公问他们是怎么回事,公子归生据实回答。鼋羹煮好后,郑灵公召来公子宋,却没有赐食鼋羹。公子宋大怒,不顾一切地将食指伸入鼎中蘸食鼋羹后拂袖而去。郑灵公暴跳如雷,声称非杀掉公子宋不可。公子宋回家后也怒气难消,又听说郑灵公要杀他,便胁迫公子归生先杀死郑灵公。[2] 后人将此事浓缩为成语“染指于鼎”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2史籍记载《左传·宣公四年》 《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3]
3家庭成员父亲郑穆公 兄弟郑襄公,郑灵公弟(一说郑灵公兄)。 公子去疾,字子良,郑襄公弟。 公子喜,字子罕,郑襄公弟。 公子騑,字子驷,郑襄公弟。 公子发,字子国,郑襄公弟。 公子嘉,字子孔,郑襄公弟。 公子偃,字子游,郑襄公弟。 公子舒,字子印,郑襄公弟。 字子丰,郑襄公弟。 字子羽,郑襄公弟。 字子然,郑襄公弟。 公子志,士子孔,郑襄公弟。[4] |